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3.
4.
5.
大棚栽培对‘翠冠’梨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翠冠’梨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大棚栽培对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对‘翠冠’梨的光合特性无显著影响,同一时间测定与对照的净光合速率(Pn)差异系不同叶龄差异造成。叶片光响应曲线与对照基本一致,光饱和点均为800μmol/(m2.s)左右。大棚促成栽培期间,Pn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Pn与叶温(Tleaf)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RH)呈显著负相关。保温与降湿是大棚梨栽培促成期间环境调控的2个重要方面,提高和延长树体整体光合能力是大棚梨栽培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翠冠梨不同栽培模式的处理,研究大棚和套袋栽培以及套袋果实除袋后对梨果实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和套袋栽培都降低了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紊的含量;与露地栽培相比.大棚栽培果实中果糖、淀粉、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1.6%、185.5%、26.2%和35.3%;套袋栽培单果重减少4.2%~7.9%,营养成分也有下降的趋势;套袋果实除袋后果皮色素和果锈明显增加,果实硬度减少15.6%.大棚栽培对果实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套袋果实除袋后果实商品性大幅下降,没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棚小气候环境对翠冠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针对翠冠梨大棚小气候环境栽培条件下梨树温度、湿度环境因子对梨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翠冠梨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翠冠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套袋前的准备、套袋、套袋后果园管理、适期采收等内容,对广大种植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翠冠梨是我国南方早熟梨发展的主要品种,早期栽培技术对于翠冠梨的栽培、果实的优质具有关键的作用。该文主要介绍翠冠梨的建园、大棚管理及早期栽培管理技术,以为翠冠梨的栽培、推广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早生新水和翠冠为试材。对大棚栽培梨发育中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糖、有机酸、淀粉、Vc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月1日前果实以增加果糖和葡萄糖为主,大棚比露地增加快。早生新水和翠冠果实果糖或葡萄糖含量大棚比露地提早18d达到峰值,后期蔗糖含量迅速增加,成熟时同品种蔗糖含量露地明显比大棚高。果实总糖含量成熟时以果糖和蔗糖为主,翠冠含糖量大棚比露地低,早生新水大棚比露地高。有机酸含量大棚果实比露地低。淀粉含量大棚果实比露地低,积累高峰比露地早。成熟时大棚早生新水淀粉含量比露地低,而翠冠则高。V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成熟时早生新水Vc含量大棚与露地相比差异显著。大棚早生新水和翠冠成熟时前者果实硬度比露地的低,后者比露地的高;可溶性固形物大棚早生新水比露地的高,翠冠比露地的低。大棚栽培促进梨果实品质的提高,但与其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温室番茄不同留果穗数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留果穗数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度、各器官光合产物分配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留4穗果B3处理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日积累量最多5.385g,比留2穗果B1处理、留3穗果B2处理、留5穗果B4处理分别增加1.214,1.249,0.698g;果实干物质积累速度、光合产物分配率均最高,分别为3.667g·(p·d)-1和68.9%。B3处理产量也最高,每公顷产量可达58150.1kg,分别比B1,B2,B4处理增加18348.4,8693.7,11105.2kg。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设施菜地CO_2、CH_4和N_2O 3种温室气体排放对种植年限的响应趋势及影响因素,在北京大兴选取管理措施相同的种植5 a(5Y)、10 a(10Y)、15 a(15Y)、20 a(20Y)的4个日光温室和棚间露天菜地(CK)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等因子变化。结果表明:设施菜地3种温室气体对种植年限的响应有所差异,CO_2、N_2O排放通量与排放总量均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与CK相比,种植年限显著增加CO_2、N_2O排放通量和总量(P0.05),且N_2O排放通量受种植年限的影响更明显;种植年限对CH_4排放通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显著。种植年限显著增加了设施菜地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GWP)和排放强度(GHGI)(P0.05),且N_2O对GWP贡献率也呈现出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SOC)和NO_3~--N含量、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及土壤pH是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设施菜地长期种植通过增加土壤SOC、NO_3~--N含量,提高NAG、NRA酶活性及降低土壤pH而促进了设施土壤CO_2、N_2O排放。研究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菜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总量、GWP、GHGI均逐渐增加,因而采取合理措施,适度降低土壤NO_3~--N含量和提高土壤pH,有助于长期种植设施土壤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14.
蔬菜温室长期种植下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有机种植长期定位试验,比较了有机种植(ORG)、无公害种植(LOW)和常规种植(CON)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中Cu、Zn、Pb、Cd、Cr、As、Ni 7种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过15 a的种植,与2002年的初始值相比,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均有明显的累积。其中土壤中Cd累积较为明显,分别提高了312.50%、175.00%、100.00%,有机和无公害种植模式下土壤Cd含量超过了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其他重金属含量虽也有一定程度累积,但均未超标。以初始值为参考,评价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重金属累积指数表现为ORGLOWCON,有机种植存在较高的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以温室蔬菜产地标准值为参比值,可以看出经过15 a的长期定位试验,各个重金属元素均未造成生态系统的风险,3种种植模式的综合生态风险也都属轻微生态危害程度,但相比较而言,3种种植模式生态风险指数表现为ORGLOWCON,因此应加强有机农场有机肥质量监控,以确保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翠冠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梨的品质,对适合桐乡实际的果袋类型和套袋时间进行了研究.绿皮组中小林袋的效果较好,套内袋时间宜早,建议在疏果后及时进行,外袋套袋时间应在内袋破裂之前完成.黄皮组中,在盛花后30d采用双层袋对梨果进行套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