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不同激素和不同浓度对黄金叶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ABT3号生根粉对黄金叶扦插生根影响效果均较好,其次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的效果较差,甚至达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果沙棘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赤霉素、ABT6号生根粉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大果沙棘插条,进行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果沙棘扦插育苗过程中,吲哚丁酸150 mg.kg-1不仅对大果沙棘的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新梢生长发育作用非常显著;吲哚丁酸50 mg.kg-1对大果沙棘的根系生长作用显著;吲哚乙酸50mg.kg-1对扦插苗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3.
中间锦鸡儿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间锦鸡儿为材料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在珍珠岩和粗沙2种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奈乙酸(NAA)、ABT1#、ABT2#生根粉进行处理。试验表明:粗沙硬枝扦插较为理想,平均生根率较珍珠岩提高14.1%;不同激素种类对中间锦鸡儿硬枝插穗生根情况影响极显著,珍珠岩基质上扦插,以ABT1#100 ppm和200 ppm生根效果最佳;粗沙基质上扦插,处理浓度以IBA 1000 ppm、ABT1#500 ppm、ABT2#500 ppm对中间锦鸡儿硬枝扦插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外源激素及浓度、插穗部位对南蛇藤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蛇藤属于皮部生根兼有愈伤组织生根的综合生根类型;在供试的2种外源激素中,萘乙酸(NAA)总体效果好于生根粉(ABT1);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均能促进插穗生根,以2000mg/LNAA和200mg/LNAA两组效果较好;插条部位对南蛇藤插穗生根能力有较大影响,基部和中部枝条的扦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山樱花采用无处理扦插,不同材料扦插和不同基质、激素对插条进行处理后再扦插的繁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福建山樱花无处理扦插且采用全封闭式管理,与ABT生根粉处理后成活率相当;不同材料的扦插,随插条粗度的增加,发根数量增多;不同基质及不同浓度NAA处理的扦插,基质的物理性状及营养对生根效果影响极大;不同处理液处理的扦插,中等浓度的La2(SO4)3和IBA对提高成活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用萘乙酸处理的硬枝扦插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红豆树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豆树嫩枝及硬枝插条为材料,采用ABT类生根粉为生长调节剂进行红豆树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嫩枝扦插枝条生根效果优于硬枝扦插,带顶芽主枝插穗生根效果最佳;同时ABT类生根粉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红豆树插条的植物生根,以ABT6100 mg·L-1处理15 min,红豆树的扦插效果及各形态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插穗生根,缩短插条繁殖生根的时间,在扦插前要对插穗进行一定的处理。目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药剂处理和催根处理。 一、化学药剂处理 在扦插前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物质处理插穗,已在果树和林木的扦插繁殖上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作为促进插穗生根剂常用的有:萘乙酸、萘乙酸钠、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ABT生根粉等。在生产上用得最多的是萘乙酸和萘乙酸钠及ABT生根粉。吲哚丁酸促进生根的效果虽然很好,由于价格昂贵,目前还只限于在小面积试验地上应用。吲哚乙酸对促进生根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生根粉对胡杨硬枝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数显控温仪调控地温度条件下,ABT1号和ABT2号生根粉不同浓度处理对胡杨硬枝扦插的生根效果影响是显著的,尤其可以显著提高生根率,且在400 mg/kg的浓度处理2 h的生根率最高。2种生根粉处理对成活率影响显著,且ABT1号处理的平均成活率最高,达到42.1%。  相似文献   

9.
以萘乙酸(NAA)和ABT1号生根粉作为生根剂,进行油樟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500 mg/L萘乙酸(NAA)成活率最高,其成活率达到95.42%;1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6.92%。因此,在油樟嫩枝扦插时,建议采用ABT1号生根粉浓度为100 mg/L,萘乙酸(NAA)浓度为500 m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分别按0、50、150mg/L和450mg/L的浓度设置正交试验,共配置13种处理液,并以清水为对照。对白榆无性系盐山1号硬枝扦插生根率、生根条数、生根平均长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处理对白榆插穗的生根率和生根量均产生影响,根据极差分析得出萘乙酸在提高生根率中起主导作用,吲哚丁酸在提高扦插生根根数量上起主导作用,吲哚乙酸主要作用在刺激生根过程中根长生长上。白榆无性系盐山1号硬枝扦插生根的较合适激素配比为A_3B_2C_2或A_3B_2C_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阜新地区常用的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中绥12号、中荷64号等6个杨树品种开展气孔方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群众杨的气孔密度大于其他品种,气孔长度和宽度小于其他品种,且差异显著;从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角度,群众杨和小钻杨抗水分胁迫的能力优于其他品种。最终得出,在6个品种中,群众杨和小钻杨的抗旱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油松纯林进行混交改造试验,比较了混交林在改善林间气候、调节林木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改造成混交林后可以加大林木生长、提高林间单株蓄积量,降低林间温度、提高林间相对湿度;以油松+紫穗槐混交林树高最大,达8.78 m;平均胸径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混交林最大,达12.26 cm;单株平均蓄积量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最大,为0.045 2 m^3;改造成混交林后,相对湿度有所提高,温度下降,以油松+小叶锦鸡儿的降温效果最明显,比纯林下降了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遮光处理下女贞叶色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女贞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低,颜色多为金黄色;弱光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叶片的颜色多为黄绿或者绿。较低的光照条件对女贞叶色的变化不利。我国北方地区栽植女贞时要保证较强的光照,避免在高大的树木或者建筑物周围栽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辽西干旱地区油松造林适合的穴植方式,试验设计了单株、双株和3株3种不同的穴植方式,比较了其造林的效果及成本,结果表明:造林当年,3种穴植方式造林成活率差别不大,造林2~3年后,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以3株穴植的保存率最高,达87.2%,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造林成本也以3株穴植的最低,为3750元·hm^-2。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是改善地表植被状况和提高土壤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试验以油松种子和容器苗为材料,采用直播和容器苗造林进行试验,开展土壤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造林方式改善土壤植被效果显著,林木生长以容器造林效果最好。对土壤理化性质方面,造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升,2种造林方式除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外,其他处理没有差异。直播造林的水分保持效果显著高于容器造林。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枣栽植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了600、750、900、1050、1200株hm^-2等5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比较了大枣林间土壤中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的栽植密度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的含量。因此,从改善辽西地区的土壤结构的角度,可以适当降低大枣的栽植密度,以600~9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辽宁省阜新市林木良种生产使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市林木良种生产使用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为该市如何做好林木良种生产使用工作提出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阜新地区通过利用不同繁育条件和不同生根粉处理研究其对大果沙棘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栽植的沙棘插穗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高于露天栽植;生根粉2号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优于生根粉6号和生根粉1号。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草原近年来植物生态以及分布型结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科尔沁56个沙地样地,分别对植物进行系统以及水分生态型等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地面芽植物气候区域,该区域属于中旱生生境条件,且其内部的植物分布状况十分的复杂,在这56个样地中,共调查记录了121种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科属分布十分繁杂,以禾本科类型的植物居多。  相似文献   

20.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影响树生长的主要因子和本身的生物特性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著,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它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总结出规律性东西。对阜新地区杨树发展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