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阜新地区主要杨树品种抗寒抗病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阜新地区保存面积较大的6个杨树品种的抗寒和抗病虫性(病害主要调查溃疡病和冠瘿病,虫害主要是杨干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抗寒能力,6个杨树品种只有冻害轻微,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2)抗病虫能力,中荷64和中绥12抗病虫性最强,溃疡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小钻杨和群众杨的冠瘿病很严重,其他品种未发现;黑林1号杨干象危害非常严重,达到了毁林的程度,小钻杨、群众杨、哲林4号发现杨干象虫株,但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和材质。  相似文献   

2.
辽西风沙干旱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合风沙干旱区的群众杨,彰武小钻杨和小青杨进行对比试验,经过9年的观察得出了群众杨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量,均明显大于彰武小钻杨和小青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6个杨树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3种不同浓度盐分处理下的生根性状。结果表明:不同盐分、不同处理浓度对6个品种的平均根数、最长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轻度盐碱对辽胡1号杨生根数量有促进作用,对群众杨和辽胡1号杨的根长生长有促进作用;3种盐分中NaHCO_3对各品种的生根数量和最长根影响最大;6个品种中辽胡1号杨、群众杨和新疆杨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沙地杨树对比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不同杨树品种在樟子松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得出,彰武小钻杨和银中杨生长量比较大,6a生彰武小钻杨树高达5.4m,胸径7.4cm。银中杨树高稍大于彰武小钻杨,而胸径稍小于彰武小钻杨。小美旱杨较低,黑林-1较差,6a生幼树,在沙丘中部比沙丘下部平缓沙地降低,树高为1.5m,胸径2.6cm。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对云斑白条天牛有不同抗性的杨树品种中挥发物的化学成分 ,通过GC MS DS分析 ,鉴定了 6 8个成分 ,南抗 1号A 34 17杨中挥发物成分最多 ,2 71杨最少 ,Ⅰ 6 9杨与 2 97杨居中。研究发现不同抗性的杨树的烷烃含量及提取物含有的挥发物成分的数量与抗性一致。另外 ,南抗 1号A 34 17杨、2 97杨和Ⅰ 6 9杨中松柏醇的含量远远高于 2 71杨 ,具有高抗性能的南抗 1号A 34 17杨中有机酸、醛、酮、酯等成分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对总离子流较强的 2 4个成分进行了数理统计中的聚类分析 ,仅从数理统计的角度看 ,Ⅰ 6 9杨和 2 71杨首先聚为一类 ,其次将南抗 1号A 34 17杨和 2 97杨聚为一类 ,最后将南抗 1号A 34 17杨和Ⅰ 6 9杨又聚为一类 ,这与南抗 1号A 34 17杨抗性最强 ,2 97杨次之 ,Ⅰ 6 9杨为中抗 ,2 71杨为感虫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择适合沙地生长的优良杨树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章古台沙地对群众杨、银中杨、黑林1号杨和彰武小钻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连续14年监测胸径、树高的生长量.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银中杨、彰武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杨,分别为18.0、16.6、16.5、15.9 cm;树高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银中杨、群众...  相似文献   

7.
杨树无性系幼苗光合作用和PV水分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比较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杨树2个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和多种水分参数等,探讨其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2个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减慢.净光合速率降低,昭林杨6号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欧美杨64号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大。胁迫初期,2个无性系光合作用受气孔限制,胁迫后期及复水后的恢复期,光合作用受非气孔限制。胁迫时杨树呼吸速率降低,尤其是昭林杨6号,以保持碳平衡。胁迫时2个无性系的ψs^100、ψs^0、ROWC^0均降低,ψs^100与ψs^0差值增大,表明杨树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维持压力势,对水分胁迫作出适应性反应,与欧美杨64号相比昭林杨6号这种能力更强,表明其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沿海、沿江和里下河地区10个市(县),对35杨等8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了区域化试验。通过对7年生树干解析数据分析表明,品种间和试点间的产量水平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35杨与7号杨各试点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品种(α=0.01),苏杨18号产量显著高于72杨(α=0.05);位于长江圩区的江宁试点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点(α=0.05),金湖林场试点产量显著低于其余试点(α=0.05)。通过区域产量多重比较(邓肯法)结果得出各品种适栽地区:35杨在江苏各栽培区均速生高产,生长稳定性高,可在江苏全省广泛应用;苏杨7号丰产性显著优于69杨与72杨,在沿海轻度盐碱地和沿江平原地区适应性强,可在类似地推广;74杨和17号杨平均丰产性低于72杨和69杨,但74杨平均造林成活率高,在徐州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而17号杨分枝角度小,树干通直,高生长优势明显,是营建农田防护林和公路绿化的优良品种,因此可以控制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树品种介绍(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选用杨树优良品种的原则本期介绍的I - 6 9杨、I - 6 3杨、I- 72杨、I - 2 14杨和沙兰杨 ,70~ 80年代 ,在我国的杨树生产中曾广为栽培 ,起过重要作用 ,深受群众喜爱 ,效益显著 ,在不少地方至今仍是主要的栽培品种。但是 ,有些地区在杨树品种的选用上受“喜新厌旧”倾向的影响 ,一味追求新品种 ,把上述优良品种列为淘汰品种 ,有的地方将I - 6 9杨和I - 72杨混合育苗和造林 ,称之为什么“6 972杨”。这些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应该纠正 ,要按照正确的原则选用杨树优良品种 (详见本刊 2 0 0 2年 11期 )。2 杨树品种2 .1 I - 6 9杨…  相似文献   

10.
对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中绥12号、中荷64号6个杨树品种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指标和自然整枝能力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中荷64号生长指标表现最佳,中绥12号次之,且差异显著;自然整枝能力哲林4号最佳,中荷64号和中绥12号稍差。中荷64是阜新地区被调查杨树品种中速生性最佳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辽西干旱地区油松造林适合的穴植方式,试验设计了单株、双株和3株3种不同的穴植方式,比较了其造林的效果及成本,结果表明:造林当年,3种穴植方式造林成活率差别不大,造林2~3年后,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以3株穴植的保存率最高,达87.2%,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造林成本也以3株穴植的最低,为3750元·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油松纯林进行混交改造试验,比较了混交林在改善林间气候、调节林木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改造成混交林后可以加大林木生长、提高林间单株蓄积量,降低林间温度、提高林间相对湿度;以油松+紫穗槐混交林树高最大,达8.78 m;平均胸径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混交林最大,达12.26 cm;单株平均蓄积量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最大,为0.045 2 m^3;改造成混交林后,相对湿度有所提高,温度下降,以油松+小叶锦鸡儿的降温效果最明显,比纯林下降了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遮光处理下女贞叶色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女贞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低,颜色多为金黄色;弱光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叶片的颜色多为黄绿或者绿。较低的光照条件对女贞叶色的变化不利。我国北方地区栽植女贞时要保证较强的光照,避免在高大的树木或者建筑物周围栽植。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是改善地表植被状况和提高土壤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试验以油松种子和容器苗为材料,采用直播和容器苗造林进行试验,开展土壤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造林方式改善土壤植被效果显著,林木生长以容器造林效果最好。对土壤理化性质方面,造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升,2种造林方式除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外,其他处理没有差异。直播造林的水分保持效果显著高于容器造林。  相似文献   

15.
刘杰 《防护林科技》2019,(4):26-27,59
为了探索出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树莓硬枝扦插中推广应用的植物生长激素类型及其浓度,开展了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树莓硬枝扦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素的种类、浓度可不同程度地促使红树莓硬枝扦插的生根,诱导其根部的生长,提高扦插成活率;从生根情况分析,赤霉素以较低浓度效果较好,吲哚乙酸、ABT生根粉以中等浓度的效果为佳,萘乙酸以较高浓度的效果为佳;从成活率角度分析,赤霉素、萘乙酸以中等浓度的处理效果更好,吲哚乙酸50~200 mg·kg-1的效果均比较好,生根率均超过了70%,萘乙酸、ABT生根粉以中等浓度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枣栽植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了600、750、900、1050、1200株hm^-2等5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比较了大枣林间土壤中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的栽植密度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的含量。因此,从改善辽西地区的土壤结构的角度,可以适当降低大枣的栽植密度,以600~9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辽宁省阜新市林木良种生产使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市林木良种生产使用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为该市如何做好林木良种生产使用工作提出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阜新地区通过利用不同繁育条件和不同生根粉处理研究其对大果沙棘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栽植的沙棘插穗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高于露天栽植;生根粉2号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优于生根粉6号和生根粉1号。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草原近年来植物生态以及分布型结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科尔沁56个沙地样地,分别对植物进行系统以及水分生态型等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地面芽植物气候区域,该区域属于中旱生生境条件,且其内部的植物分布状况十分的复杂,在这56个样地中,共调查记录了121种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科属分布十分繁杂,以禾本科类型的植物居多。  相似文献   

20.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影响树生长的主要因子和本身的生物特性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著,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它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总结出规律性东西。对阜新地区杨树发展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