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粮食管理局于1994年1月28~31日在曲靖市召开第二届优质稻米评选会,经专家组参照农业部部颁优质米标准,对参评的58个品种的内在品质,外观品质,加工和食味品质逐项评审,共评选出优质米品种31个。其中,优质籼稻品种9个(文稻16-8,德农203,文稻1号,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20日,福建省农业厅在福州举办了福建省第八届优质稻品种品质现场鉴评会,邀请了中科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员等11位专家组成鉴评委员会对参评品种品质进行现场鉴评。福建省农业厅陈明旺副厅长、福建省农科院余文权副院长和科研处魏辉处长参加了鉴评活动。本次参评品种分优质稻"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两种类型。"推广品种"类型共24个品种参评,主  相似文献   

3.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水稻育种组采用一条自创的优质稻品种选育方法育成的千粒重达30g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本文跟踪分析了5年中不同地方种植的佳辐占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佳辐占的早、晚季稻米大部分品质指标基本符合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并表现出很好的品质性状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7,(1):5-11
对2000—2015年四川省审定的和农业部审定的由四川育种单位选育的共405个杂交籼稻品种以及2009—2015年四川省27个水稻主推品种的稻米品质年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历年审定品种主要米质性状的年度平均值看,垩白度缓慢降低,整精米率和胶稠度波动提高,直链淀粉含量保持在较为优质的水平,这4项指标的优质达标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垩白粒率年度间变化大,无明显改良趋势。稻米综合品质年度间波动大,总体上波动上升,但历年优质稻品种比率均偏低,平均仅为15.56%。四川省水稻主推品种的各项主要米质指标均达到较优水平,但主推品种中优质稻的比率也只有55.56%,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的评价吉林省优质稻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对28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22个品种在田间生长发育上表现良好,产量表现超过600 kg/667 m2的有吉粳803、平粳7号、吉粳107,接近600 kg/667 m2的有平粳8号、吉粳504号、九稻62。其中一些中早熟品种的产量都在500~550 kg/667 m2。糙米率均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稻标准。米粒长宽比全部达到国家1~3级优质稻标准。整精米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标准的有17个品种,占77.3%。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达到了国家1~2级优质稻标准的有20个品种,占90.1%。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米》2019,(3):32-32
正4月12—13日,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指导下,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暨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全国共有62个优质籼稻品种和41个粳稻品种参评。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任鉴评专家组组长,陈温福院士为粳稻组组  相似文献   

7.
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分析及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个盘锦稻区主栽品种为试材,选用日本优质粳稻品种作为对照,测定其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揭示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现状,并通过对比日本优质粳稻及部颁优质米标准,探讨本地区优质米改良方向。结果表明:与日本品种相比,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加工品质优于日本品种;垩白性状劣于日本品种;营养食味品质不如日本品种;对应于优质米标准,盘锦稻区品质改良应主要集中于垩白性状及营养食味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8.
缺乏高品质品种是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征集了全国26个高档优质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从产量、关键品质指标、食味、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试图选出在本地区适应性良好的高档优质稻品种。结果表明,有14个品种综合表现优异,关键品质指标达到国标1级优质稻标准、食味分85分以上;参试品种整体平均产量为519.7 kg/667 m2;部分品种抗逆性表现良好,但占总数约50%左右的品种在抗倒伏性和在高温下的品质表现较差,部分品种对主要病害的耐性较弱。由此可见,我国已培育一批在江汉平原适应性良好的高品质水稻品种,有望在采取配套技术条件下达到水稻生产的品质和产量“双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评价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品种稻米品质现状,选取32个代表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水稻品种,对品质特性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剖析了各项品质的指标对品质的贡献率及综合评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在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水稻品种综合品质达到部颁优质米二、三级标准的水稻品种所占比例较大,而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的稻米综合品质评价情况相比其他积温带更为优良;外观品质垩白率、垩白粒率和营养品质等相关指标表现较好,但加工品质中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差。  相似文献   

10.
食用稻品质评价标准在增强我国人民稻米品质意识、促进我国稻米品质改良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优质食用稻品质评价标准的发展及其在水稻品质改良中的实际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不同时期优质食用稻的品质评价标准,并结合我国稻米优质率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优质稻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赣香优85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自主选育的早熟优质恢复系东南恢858和外引的不育系赣香A配组育成的中早熟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介绍了赣香优858的选育经过、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6—2017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潢优30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潢优308具有很好的丰产性,高产稳产性好,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及适应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可在福建全省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作早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嘉糯2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嘉农wx2A作母本、嘉糯恢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等特点。就嘉糯2优2号品种的选育流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高产技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北方粳稻在南繁北育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以辽宁省主栽品种辽粳9号、辽星1号、辽星21和杂交粳稻骨干亲本C62、C418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各品种在沈阳、海南三亚及海南乐东种植时稻米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及垩白度产地间差异不显著,而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粒长及长宽比等不同产地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水稻在不同生态区种植,品质指标可表现出较大变异性,且品种间变化趋势不同。在水稻南繁北育过程中,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可在不同生态区进行协同选择,而其他米质指标应以北方当地育种区域的性状为主进行考察筛选。  相似文献   

15.
脂质过氧化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发育及其与环境互作过程中,而脂肪氧化酶是催化脂质过氧化的关键酶,也是一种多功能酶,催化多种生理反应。综述了植物脂肪氧化酶的生理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嘉优99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纳科农作物育种研究所等以优质三系不育系嘉浙A为母本与优质恢复系嘉恢99配组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2011年参加南平市中稻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优点,主要介绍了嘉优99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优质杂交稻绿香313在福建西北山区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香313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与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主要介绍了绿香313在闽西北山区作烟后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长丰A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佳禾系统优质株系Y27/福伊B"育成的保持系与福伊A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达到99.98%,柱头外露率达82.88%,其中双边外露率为18.58%。叶鞘、稃尖、柱头紫色,籽粒细长,米质优,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9.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先后通过福建省、国家、广东省和云南省品种审定,分别被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品种。相继成为福建省和全国主导品种,并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宜优673品种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泰丰优209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引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泰丰A与自选恢复系福恢2098配组而成,具有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泰丰优2098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