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爷爷的最爱     
泽宇 《花木盆景》2008,(7):74-74
爷爷最爱盆景。我问爸爸、妈妈和奶奶:爷爷为什么那么爱盆景?爸爸说:爷爷爱艺术,盆景是画,盆景是诗,它能唤起爷爷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花木盆景》2013,(11):19-19
目前的中国盆景界,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喜欢大盆景。为什么喜欢大盆景?首先谈谈我理解的盆景的概念。盆景无非就是把植物栽在容器里,融入人的主观思想,而供人观赏的一棵植物。我认为,只要它美丽、漂亮,无论大小都是一棵好盆景。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7,(3):78-79
我很喜欢造型现场栏目的文章,每期必读。这个栏目的指导性很强,它能让我非常直观、明了地知道怎样制作盆景。它的解说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盆景创作的全过程。读每篇文章,就如同我一次次身如其境地站在盆景制作现场,一边看他们制作盆景,一边听他们讲解,每次都获益匪浅。希望贵刊能增大这个栏目的版面,多刊登一些制作和改作盆景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盆景爱好者,平时喜欢摆弄盆景,也喜欢阅读《花木盆景》杂志及一些盆景书籍。我读书刊,主要是想从中学些盆景的制作技艺和养护方法,希望能直接指导我的实践,而对于盆景的理论与历史则兴趣不大。去年五月号上,“盆景教室”栏目开始连载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我国盆景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难忘的印象     
肖遣 《花木盆景》2007,(3):26-27
我喜欢盆景。去年我到美国写生作画,每到一个城市,一定要逛街和到野外散步。一是为了找景写生,二是想看看哪里有盆景。  相似文献   

6.
夏绿     
《花木盆景》2014,(3):28-32
我自幼受家父王恒亮先生的熏染,非常喜欢盆景这门艺术。2013年秋天,父亲在众多弟子的帮助下,免费举办了首批全国盆景艺术培训班,得到了全国各地盆景爱好者的广泛响应。父亲门下有很多女徒弟、女学员。他认为女同志心细,有很好的学盆景的潜能,并希望有更多的女同胞喜爱盆景,学习盆景。作为父亲唯一的女儿,我认为父亲正在进行的盆景教育事业神圣而伟大。为了帮助父亲圆他的盆景教育梦,为了我喜爱的盆景艺术,我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开始接触盆景,起初对松树盆景并不是太喜欢,我们南京的盆景老前辈都是用控肥、控水来控制针叶的长短,但效果不是太好,针叶又细又黄,毫无精神,有时没控好,还影响树的成活。大约在2000年,我在朋友家看到一本台湾的盆景书籍,上面有黑松短针的方法,也不太祥细,只讲了剪的方法和时间。我就照着做了,但效果不好,松针长短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     
我很喜欢造型现场栏目的文章,每期必读。这个栏目的指导性很强,它能让我非常直观、明了地知道怎样制作盆景。它的解说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盆景创作的全过程。读每篇文章,就如同我一次次身如其境地站在盆景制作现场,一边看他们制作盆景,一边听他们讲解,每次都获益匪浅。希望贵刊能增大这个栏目的版面,多刊登一些制作和改作盆景的文章。刘绍芳  相似文献   

9.
周晔 《花木盆景》2014,(3):99-99
上世纪80年代,郑州互助路有个自发的花卉市场,闲暇之时喜欢在这里逛,开始接触到了盆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我购买了相关书籍和期刊杂志,其中《花木盆景》杂志以内容丰富翔实、实用性强吸引着我,不少盆景造型技法和盆景植物方面的知识都是从这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0.
剪是玩盆景的基本功之一。有的盆景爱好者,总喜欢从市场上购买有模有样的盆景侍养,但一两年后感到所购盆景跟原来比变了一个样,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原来那种美的风景荡然无存,但又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这主要是缺少剪功。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喜欢和花花草草、盆景打交道,经常购买一些花卉类的书籍以及期刊杂志,其中的《花木盆景》杂志以内容新颖,贴近生活吸引着我,很多新品喊躲践造MM雄《花木盆景》杂志上看到的,当时是双月刊,往彳‘是刚刚看‘这一期,就盼望着下一期的到来,并在旧书摊上购买以前缺失的杂志。后来,虽然数次搬家,但我一直没有丢弃《花木盆景》杂志,直到今天它依然静静的立在我的书柜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悬崖式盆景,尤其是主干飘垂长度超过盆底的大悬崖式盆景。大悬崖式盆景树相雄伟、灵动,干身变化强劲,充满力度美,突出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十余年来,不觉创作了此类盆景近八十盆,特与同好交流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特约记者王戈斤)6月23日,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王选民先生在浙江台州市路桥区作盆景艺术演讲。来自台州各县、市、区的盆景爱好者冒着高温来听大师讲课。上午的讲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盆景坚持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三条原则:一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操,以自我娱乐为主;二是树木以本地自繁自育的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瓜子黄杨为主;三是住在三楼,空间有限,既可有一定的数量,又可确保盆架的安全,规格以小型为主。近六年来,通过学习交流和动手学做,我深深地爱上了盆景艺术,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养炼了身体,结识了盆友,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主要体会有三个字:  相似文献   

15.
雅趣自随心     
正喜欢盆景也有些年头了,我玩盆景不太在意品种的名贵与否,也不去追求所谓的"大老粗"。个人觉得盆景有"宜静观,须孤赏"的要求,细推内理,实在是由于她的美有高度的浓缩性,盆景之妙在于小中见大,因此我园中的盆景以中小型盆景居多。盆景讲究景、盆、几架三位一体,这也是中国古雅文化的体现,目前的盆景的盆钵大体上都是以紫砂盆为主,但我觉得使用一些非常规的盆钵应该也会很有趣。这些年农村的城镇化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  相似文献   

16.
谭红女     
《花木盆景》2014,(11):7-7
1951年出生于惠州市花园围谭屋,家中前花园假山旁双干的绣球茶,每年冬天开满红色的花朵,小孩爬上去摘来当毽子踢;后花园的一棵橘子树,春节前摘上几箩分给街坊邻居。这一切已经不存在了,但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对绿色的渴求、对盆栽的喜爱从未磨灭。我喜欢山、喜欢水、喜欢书法、画画、根艺,更喜欢盆景,经常梦想着有一个盆景园。  相似文献   

17.
石榴果实色泽艳丽美观,干形扭曲、苍劲古朴,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材。观花观果是石榴盆景最独特的审美特征,若措施得当,石榴盆景可花果同茂,堪称一绝。然而若措施不当,石榴经常会因各种原因落果,从而影响到石榴盆景的观赏效果。据笔者多年培育、观察,加强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可明显提高坐果率,极大增强石榴盆景的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盆景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盆景爱好者的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王子昊便是其中一员,他从小就对盆景怀着一种朦胧的情感,高中毕业后喜欢上了小品盆景,并爱上了小品盆景创作,经常在国内小品盆景专业论坛盆景乐园网站上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  相似文献   

20.
我栽培盆景好几年了,常听老师傅们讲:栽培盆景,要求树桩老而怪。而又老又怪的盆桩,在市场上价格较昂贵,作为工薪阶层,购买力有限,因而我只能求次,去寻找一些被人遗弃的树根,或扦插一些速成的树苗,通过培养,逐渐做成盆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