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往往导致农村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失败。因此,厘清导致悖离的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271户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中农户支付行为与支付意愿悖离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解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健康状况、农户年家庭人均纯收入、筹资额度高低的认知、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对环境改善效果的认知、社会网络6个因素对农户支付意愿与支付行为的悖离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筹资额度高低的认知属于表层直接因素,农户健康状况、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对环境改善效果的认知属于中层间接因素,社会网络和村人口密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一些农村居民具有生活垃圾分类意愿,行为却与之悖离,阻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进程。基于外部性理论,从制度约束与社会规范两个维度,构建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悖离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并利用太湖流域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分析个体感知与邻里关系的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1)制度约束、社会规范均可以降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可能性,但制度约束的效果优于社会规范。2)从影响路径看,个体感知并未发挥中介作用,而邻里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异质性分析发现制度约束与社会规范对不同年龄、学历的农村居民影响不同。文中研究为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立足豫、鄂、皖三省1026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探讨环境新闻报道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影响.研究表明:环境新闻报道显著提升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且农民环境新闻关注频率增加可进一步强化环境新闻报道影响效应;环境新闻报道驱动农村居民垃圾分类主要通过增加农民社会舆论压力、塑造农民环保价值观以及提升农民环...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卫生环境面临的紧迫问题。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概况及垃圾堆肥的现状,并通过对我国垃圾成分及垃圾收集方式变化的分析,说明垃圾堆肥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放牧区作为研究区域,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模型计算和实验分析的方法对其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处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放牧区生活垃圾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清运、回收、填埋体系,依托社区为中心的生活垃圾清运模式运行效果较好,形成了依托环保志愿者-商店-回收企业的资源回收体系,处置方式为简易土地填埋。其存在的问题为垃圾填埋场没有做卫生化处理,以及部分社区存在生活垃圾清运费用紧张、车辆短缺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准环境"和拓扑心理行为概念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在我国8个试点城市启动,但目前很多城市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居民作为生活垃圾产生者和垃圾分类的主要执行者,其垃圾分类行为决定着垃圾分类收集政策的效果。本研究从居民角度出发,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将垃圾分类设施便利性、人口统计特征包含在内,系统分析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发现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影响因素中,社区因素、道德责任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推动作用较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环境价值观、宣传教育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较弱。因此,建议把激励城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重点放在改善社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上,提高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经济性和便利性,同时,强化城市居民环境道德责任感,注重引导,提高垃圾分类的服务质量,促进垃圾分类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渐受到重视,而农户参与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理论必然性。文中利用中国山东、安徽和重庆三个地区的430个微观数据和运用广义定序Logit模型,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反映农户在生活垃圾治理中的供给意愿。研究结论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农户对污染行为评价和政策认知是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存在异质性,低、中、高三档次支付水平概率预测分别为25. 02%、58. 44%、16. 54%,且渝、皖、鲁的农户支付意愿呈现自西向东递增的样态。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因人而异,将女性视为关键群体;要坚持因势利导,创新宣传渠道和形式;要坚持因地制宜,设计差别化的收费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城市垃圾问题是制约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难题之一。为使我国城市垃圾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垃圾管理的现状和差距 ,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我国不同地区垃圾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管理、从源头控制实现垃圾减量化管理及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体制等 7个方面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聚焦贫困地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研究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渔洞水库汇水区465个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WTP)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在448位受访者中,有404位愿意为生活垃圾治理付费。样本农户支付意愿为36.257元/年/户,而调研地大部分村庄实际收费标准远高于此。这说明现阶段在贫困地区建立垃圾治理农户付费制度已具备相当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但收费标准应与农户收入水平相适应,稳妥推进为宜。2)农户支付意愿受到个人、家庭及认知特征的影响,女性比例、家中有村干部、收入水平、必要性认知、对村干部信任程度对农户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年龄、家庭外出务工比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家庭外出务工比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大,是影响贫困地区农户支付意愿的根本原因。3)农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劳动力外流和农村社会"原子化"对贫困地区农户支付意愿产生不利影响。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在贫困地区实施垃圾治理农户付费制度,收费标准不仅应与农户收入水平相适应,更应该实现差别化,而非整个村庄"一刀切"。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垃圾处置社会成本核算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基本的成本信息,纠正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认识的偏差,是实施垃圾减量化、加强成本监管的重要依据。基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环节,文中界定了生活垃圾处置的社会成本,并提出了基于市场价格的成本核算方法,估算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全社会成本。结果表明:(1)2012年,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社会成本达1530.7元/吨;(2)收集成本所占比例高达59.1%,远超过中间转运(13.3%)和末端处置(27.6%)成本;(3)土地成本占比达21.4%,垃圾处置占用的土地资源不容忽视。基于此,提出优化生活垃圾处置成本结构、降低成本;探索生活垃圾减量化手段;建立生活垃圾成本核算制度,定期核算并公开成本信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管理社会成本是社会在生活垃圾管理各环节承担的可识别的以市场价核算的成本。这一成本是考察现有管理系统是否经济的重要指标,但我国城市政府没有专项核算,管理过程犹如黑箱。本研究对生活垃圾管理社会成本进行界定,从公共角度出发,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税收减免、健康损失,并在收集、清运、转运、处理、处置、排放几个环节选取案例计算。研究表明,1)各环节社会成本为:分类收集404.6元/t,混合收集204.9元/t,清运305.5元/t,转运129.5元/t,堆肥121.6元/t,焚烧294.7元/t,填埋封场前157.2元/t,填埋封场后6.3元/t,健康损失898.6元/t。2)强制垃圾分类能降低全过程社会成本。建议城市管理部门:一是建立生活垃圾管理社会成本核算准则并准确统计各环节成本项目;二是通过强制源头分类、计量收费、鼓励自主回收、负责厨余与可回收物回收等方式,提高收集与清运管理水平,减少流入转运、处理、处置环节垃圾量,有效降低生活垃圾管理社会成本及其他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众视角,研究影响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因素及影响程度。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获得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环境保护需求、法律制度保障等因素影响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权利的追求、公众的利益追求、个人修养这些内部因素,环境保护需求、法律制度保障、环保组织推动这些外部因素对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推动作用要小。而社会监督力量和信息技术发展对公众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推动作用则表现不明显。研究可为城市市政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将污染者付费原则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收费的依据,存在对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误用;由于忽略了生活垃圾管理的公共服务属性,建立在外部性内部化的定价方法存在偏差。文中追根溯源,从内涵、目的、应用领域及演变视角,辨析了污染者付费的适用性和使用者收费作为生活垃圾计量收费依据的合理性;并从公共政策视角,分析了最优费率与政策收益、政策成本的关系,提出了计量收费政策费率确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巴东县位于三峡库区,近几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是农业化学投人品急剧增加,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的污染严重。本文结合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指标,阐述巴东县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溶解的或不能溶解固体物的污染。如农田中的农膜、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养殖场畜、禽、鱼粪便,农业及农药废弃物与农村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农村某些非特定的地域,或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以阜新为例,分析我国资源型小城市的垃圾处理和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适合资源型城镇的垃圾收集方式并结合原有垃圾管理体制根据垃圾综合管理的原理,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为目标,在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负担性、社会可接受性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于资源型小城市的垃圾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建立一种长效机制,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活动中去,对于切实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中选取南疆三地州1077户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农村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政府支持、是否有补贴、补贴满足成本、财务透明度、农户对公共基础设施需求的满足程度、参与管护对提高管护效率是否重要、政策认知等8个变量会对参与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外出务农占比、基础设施完好程度、补贴发放时间等4个变量对参与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并不会对参与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郧县高岭村从2004年以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已经形成了清洁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方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了资源,培植了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环境情感(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为中介变量、道德认同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宣传教育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机理模型,分析了环境情绪(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及道德认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389位普通居民的问卷调查,并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及bootstrap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宣传教育正向影响环境情感(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及垃圾分类意愿。2)环境情感(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在宣传教育和垃圾分类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3)道德认同调节了以上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评估不同群体间及同一群体内流域生态补偿的偏好差异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确保政策实施效果.文中基于选择实验法对石羊河流域的900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城镇居民428户,农村居民472户.利用混合Logit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模拟,实证分析了不同群体间及同一群体内生态补偿意愿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居民对自然景观比例、森林覆盖率和草地覆盖率具有较高的生态补偿意愿;2)对所有生态环境属性而言,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都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支付意愿最高的属性是森林覆盖率;农村居民支付意愿最高的属性是自然景观比例;3)石羊河流域城镇居民对最佳改善方案的补偿剩余为769.42元/户,农村居民的补偿剩余为504.72元/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