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严克伍 《绿色科技》2013,(11):211-212
指出了浅层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其主要治理方法为削坡,挖去滑动的土体,然后采用浆砌片石或挂网喷浆等方法进行护坡,但是这已经不能与人们的环保要求相适应,因此,采用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是浅层滑坡治理的发展方向。以某高速公路连接线K0滑坡为例,探讨了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为今后浅层滑坡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护坡植物在快速恢复遭受破坏的边坡生态环境以及美化公路环境方面的作用日渐为人们所重视。为了发现一些更适合于边坡植被恢复的植物种类,我们对湘南地区护坡植物的种类、生物量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路域植物的优势种和生长状况,发掘了一些可用于路域防护的优良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3.
神延铁路风沙路基植物护坡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延铁路风沙路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干旱多风,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严重,采用生物工程护坡既可以保护和加固路基的稳定性,又能达到铁路两侧绿化和美化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选用柠条、紫穗槐等灌木树种护坡,成活率高,长势好,见效快,投入成本低,为今后在同类条件下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护坡景观综合效益研究滞后于高速公路建设,制约高速公路生态可持续建设和发展,造成高速公路护坡生态破坏,景观退化,养护与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对河南省郑—卢高速公路护坡景观的施工类型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高速公路景观生态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郑—卢高速护坡综合评价等级总体偏低;2生态效益在综合评价中所占比重最大,是护坡景观构建的关键;3护坡景观模式生态效益CEI综合评价中分级挂网喷播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洲国家湿地公园南茅运河地质基础,采用生态柔性护坡技术,打造现代生态健康河流。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使用高抗拉强度的生态袋,配合正三角工形工程固定扣、粘剂、锚杆等特有的加固法,形成牢固的坡体护坡结构;特点是构造成的边坡造型美观、结构稳定,流水不流土,能够对植物生长提供优良条件。  相似文献   

6.
选取赤通高速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进行的生态防护,对其护坡效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护坡效果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建植护坡植物群落的覆盖度、种类组成、群落多样性和建植当年相比,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增加。该技术在赤通高速边坡生态防护的应用中是成功的,具有施工效率较高、生态恢复效果好、护坡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柳桩护坡造林技术要点及应用模式。通过在哈同高速沿线沙质边坡及土质边坡上应用,结果固坡护坡效果良好。通过与工程护坡比较,其护坡成本是工程护坡的1/5,尤其是在沙质边坡其固坡护坡功能强大,景观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滏阳河衡水市区段综合整治工程的现状及生态护坡类型在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详细地论述了框格护坡、连锁块护坡、生态砖(六角空心形)护坡,各种护坡类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三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年(2004~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坡岸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
湿地岸坡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岸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周期性淹水过渡带、永久性浅水部分和部分旱地,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岸坡及其恢复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较为薄弱。文中介绍了湿地岸坡的生态功能及其稳定性分析, 以及湿地岸坡恢复的技术方法, 包括木桩护坡、块石护坡、生态砖和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植物护坡、生物工程护坡、基材护坡和种植基护坡等方法; 探讨了湿地岸坡恢复的措施及今后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干道,合理的植物配置对于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在设计中采用植草砖代替草坪,与行道树采用树池内点植树木相结合的新模式,着重从设计原则、设计内容、树种选择、设计方案等几方面进行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以电话铜缆为接入手段的xDSL技术、以五类双绞线为接入技术、及以无线为物理媒质的接入技术等几方面,阐述了宽带的主要接入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兴安岭林区公路山体挖方路段及两侧高填方路段在春、夏季出现砂石路冒水、翻浆,油路网裂、软弹病害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害不是土质不良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水对路基的浸渗,致使路基土跑水,加速原有路基土风化,从而使路基路面结构强度下降而引起的。应在公路设计中,施工中提出特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就高等级公路施工,针对沥青混凝土热拌站建设的规模、面积,提出详细的要求:主要是机械设备最少配备数量、匹配方式和最小吨位要求,阐明通过合理的机械设备配备能有效地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哈尔滨市二环快速干道前进路-友谊路段立交桥设计,论述了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的应用以及本工程在处理使用功能与拆迁等方面矛盾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透过千年古树现象,提醒人们重视公路环保,尤其注重环保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讨论了反病毒的方法,以及反病毒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林区道路修建的有关信息 ,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林区道路路线方案设计流程 ,在此基础上 ,应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林区道路路线方案优化的层次结构模型 ,对影响林区道路选线的多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提出了基于GIS技术林区道路选线方案优化流程。该方法将对林区道路的修建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结合省道S301尼玛至洞措段的设计,对藏北草原公路设计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设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路线方案的选择、路基路面的设计、公路绿化、取土弃土、自采料场等和环境保护的综合设计以及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立地、遗传、密度3大因素控制的原则,营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着重采取了选用良好的造林地、优良种源、合理整地、适当密植与培育容器苗造林5项主要技术措施,并在造林后3~4年内进行及时合理的幼林抚育。从幼龄林生长量测试结果表明:与国家速生丰产林专业标准相比较,1~5年生高生长量超标达31.8%~60.0%4~5年生胸径生长量超标达21.1%~24.0%,5年生材积生长量超标达368.0%,达到了预期的速丰林幼林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