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意大利杨树良种选育的程序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意大利杨树育种学家当前主要工作是放在黑杨派树木的遗传改良,积极选育适宜在中、北部平原地区生长的欧美杨无性系。同时适当搞些适宜在丘陵和山地生长的、用黑杨派与青杨派的派间杂交及青杨派、白杨派派内杂交而创造的新无性系。G.雅科梅蒂教授曾在1929年杂交出一批欧美杨杂种。二次世界大战后,皮卡罗(piccarolo) 教授从这批杂种苗中选育出世界著名的I-214、I-262、I-455、I-488等欧美杨新无性系而代替原来的I-154。其中以I-214最为优良,并且迅速被世界有关国家引种。目前,意大利杨树人工林为15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2.5%,其中I-214栽植最多,占意大利杨树人工林的72%。I-214具有抗黑  相似文献   

2.
一、意大利杨树品种I-214的起源及其发展 杨树是最早进行树木良种选育的对象,其中以黑杨派的育种工作进行得最有成效。黑杨派主要有两个种,一是原产北美的美洲黑杨及其变种,一是原产欧亚大陆的欧洲黑杨及其变种。由于这两类杨树常常栽种在一起,容易相互杂交,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各种优良性状的杂种,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各国广泛栽培的健杨、晚花杨,马里兰德杨,格尔力杨等等。过去,分类学者定名为加拿大杨,后来,世界杨树委员会建议将这类杨树的所有杂种统称为欧美杨。健杨、晚花杨、马里兰德杨、格尔力杨都是属于欧美杨的无性系,我国近年来栽培较广的沙兰杨、波兰P-15A、德杨(科伦-158)也都是属于欧美杨的无性系。 欧美杨栽培品种的选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未经选育的加拿大杨,由于长达200多年的无性繁殖,目前已经衰退;第二阶段在二十世纪后,从一些自然杂种实生苗中,选出了上述欧美杨各无性系,主要在三十年代后,开始逐渐推广;第三阶段为最近20-30年来进一步严格选育和栽培鉴定的一系列欧美标新品种,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 I-214。 I-214目前是欧美杨中最优秀的代表种,闻名世界各国。它生长极其迅速,树干通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杨柳科中杨属的总称。根据形态特征,人们将杨树分为胡杨、白杨、黑杨、青杨、大叶杨等五派。七十年代初,我国从意大利引来黑杨派中的几个无性系,它们是:欧美杨214、欧美杨45、欧美杨72、美洲黑杨63、美洲黑杨  相似文献   

4.
中国杨树资源与杂交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杨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包含五大派50余种。该文在分析我国杨树资源的基础上,对我国50余年杨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杂交能够获得显著杂种优势;从育种目标看,有速生、抗寒、抗旱、抗病虫、窄冠、生根等多个目标;从育种方法看,以常规人工杂交为主,将常规人工杂交与物理辐射、化学诱导等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创造出生产潜力较大的三倍体新品种。选育的杨树良种已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最后对我国杨树资源保护、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创制与利用的发展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引进黑杨派黑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扇舟蛾、杨树水泡溃疡病和破腹病等3种发生病虫中,以破腹病危害最为严重;综合发病情况以欧美杨较美洲黑杨为重;就破腹病而言,其抗病力美洲黑杨无性系较多地受遗控制,欧美杨则受环境影响较大,美洲黑杨的抗病能力与无性系的抗寒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分别把美洲黑杨、欧美杨无性系分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等4类。文中还  相似文献   

6.
杨树是中原地区速生用材、生态树种之一。它分五大派即黑杨派、白杨派、青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目前生产上栽培的主要是黑杨派和白杨派。欧美107杨、108杨和中林46杨等属黑杨派;箭杆(本地)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等属白杨派。黑杨派、白杨派作纸浆原料行否?回答是都行。但二者哪派作纸浆材料更好呢?据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欧美杨(黑杨派)、三倍体毛白杨、(白杨派)木材制作纸浆其木材投入数量、化学品使用量、纸浆数量质量效益无明显差异。因为影响纸浆生产成本、数量、质量的直接因素是木材材性。而木材材  相似文献   

7.
黑杨派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病虫发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引进黑杨派黑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扇舟蛾、杨树水泡溃疡病和破腹病等3种发生病虫中,以破腹病危害最为严重;综合发病情况以欧美杨较美洲黑杨为重;就破腹病而言,其抗病力美洲黑杨无性系较多地受遗控制,欧美杨则受环境影响较大,美洲黑杨的抗病能力与无性系的抗寒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分别把美洲黑杨、欧美杨无性系分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等4类。文中还对破腹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杨树分为五派:黑杨派(包括欧美杨、美洲黑杨,无性繁殖容易成活)、白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胡杨派。意杨是指从意大利引进的美洲黑杨:落叶大乔木,树冠长卵  相似文献   

9.
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属于杨属黑杨派(Aigeiros Section),黑杨派具有早期速生、材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为提供杨树育种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获得丰富的遗传变异杨树新品种,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杨树育种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应内蒙古西部气候条件的欧洲黑杨新种质材料,对引进的118个欧洲黑杨品种种质资源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进行区域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树高和胸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其中N108、N105、N110、N88、N31、N11、N115、N10、N64、N45、N1、N48、N46等52个品种的综合评比超过对照种欧美杨107号(Populus xeuramericana clone)、108、2001和84K杨的平均值。多数品种对干旱、严寒的适应能力及抗旱抗寒生产力强于对照品种107杨和108号。各品种间树高、胸径、抗寒和抗病虫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品种间的选择是十分有效的。这些品种在抗冻、抗旱、耐瘠薄、抗病虫、速生、材性方面均好于当地推广主栽品种,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并作为优良的基因资源创造改良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黑杨派无性系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杨木生产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特别是欧美杨无性系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表现出早期速生、无性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于无性系育种。经长期引种实践和栽植历史证明,其适生于我国大部分平原地区,成为  相似文献   

11.
杨树病毒病的花叶类型,国外都先后报导在细齿杨(P.xeuramericana serotinaHart),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Marsh)上发生。近来随着美洲黑杨无性系优良速生品系,如哈佛 Harvard(I-63/51),勒克斯 Lux(I-69/55),翁达 Onda(I-72/51)等的繁殖推广,病毒病就显得甚为突出,当前欧洲杨树育种,首先把抗病毒因素作为目标,此种明显“花叶”除表现在黑杨派杨树上外,也在青杨派杨树上发生,在欧美杨无性系上甚为常见。无性系中尤以“哈佛”(I-63/51)最感病,降低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在世界各国的杨树育种中,欧美杨育种占有重要位置。这是因为欧美杨具有速生、优质、易繁殖、适应性广等优良性质,因而适应了现阶段对杨树速生丰产的客观需要。到目前为止,我国栽培的欧美杨品种如沙兰杨、I—214杨、P15A杨、172/58杨、加杨、健杨等,全部是从欧洲引进的。1979年以来,中林所用人工杂交方法培养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外来杨属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天然分布和从国外引进的杨属(PopulusL.)种质资源。总结了中国天然分布的杨属种质资源的派别、种类、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在中国杨属5派中,以青杨派(Tacamahaca)种类最多,白杨派(Populus,以前称Leuce)分布最为广泛,黑杨派(Aigeiros)最具经济价值。将中国杨属树种引种历史划分为解放前的零星引种时期、50年代至80年代的以引进国外培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为主时期和90年代后注重种质资源引进时期三个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引种特点和引进的种质资源。在过去50年种,中国天然分布的白杨派和引进的黑杨派(Aigeiros)种质资源在中国的杨树栽培和育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我国 5 0余年杨属派内和派间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 ,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 ,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 ,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 ,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杂交能够获得显著杂种优势 ;从育种目标看 ,有速生、抗寒、抗旱、抗病虫、窄冠、生根等 ;从育种方法看 ,以常规人工杂交为主 ,将常规人工杂交与物理辐射、化学诱导等技术有机结合 ,能够创造出生产潜力较大的三倍体新品种。选育的杨树良种已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 ,对目前我国杨树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褚兰镇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东北部,处在江苏、安徽两省的接合部。根据埇桥区二类清查的数据,杨树及侧柏是该镇的主要树种,其中杨树栽植面积为18820亩,占全镇有林地面积的48.4%,杨树的活立木蓄积量为10.4803万m^3,占全镇活立木蓄积量的87.5%。目前,全镇杨树的主要品种有欧美杨107号、I-69杨、I-72杨等。欧美杨107号属黑杨派欧美杨杂交品种,树体通直、树冠窄、侧枝细,具有抗风能力较强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6.
黑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北方、中原和长江中下游,杨树是栽培最广泛的树种.尤其是黑杨派树种,具有早期生长快,木材产量高,无性繁殖容易,造林成活率高,其木材适宜作纸浆和各种板材,在人工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杨树人工林中,黑杨派的种植面积占90%以上.我国黑杨派种植的比例更高.黑杨派杨树品种无性繁殖力强,皮部易生根,一般都采用插条育苗.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优质种苗,必须进行科学育苗.  相似文献   

17.
黑杨派基因库内无性系生长特性的遗传分析解荷锋,于中奎,陈一山,张绮纹,徐红关键词黑杨派,基因库,生长特性,遗传变异黑杨派杨树在杨属栽培种中速生性能及经济价值最高[1],其中尤以美洲黑杨为佳。我国从长江流域到黑龙江以南,广大平原地区都适宜生长[2]。为...  相似文献   

18.
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即欧美杨214、72、45,美洲黑杨63、69,欧洲黑杨加龙杨,是意大利卡萨尔杨树研究所五十年代选育出的优良杨树新品种。1976年12月从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引进我县。经过几年的育苗试验、定植栽培试验,表现很好。现将引种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相似文献   

19.
杨树命名方法和主要杨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参考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杨树委员会确定的有关杨树命名的规定,阐述了杨树的命名方法:杨树分5个派,其中白杨派又分为2个亚派(或组),种、自然变种、栽培变种、亚种及其主要杨树拉丁名的标准写法。还简介了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和黑杨派与青杨派间杂种,种的产地、分布和各自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马常耕 《林业科学》1995,31(1):60-68
在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资源并回顾了40年来的杂交育种成就后,把我国杨树杂交育种过程划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解决了北方杨树栽培的品种化问题,第二个时期在一定程序上用自己选育的无性系改变了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用引入无性系造林的现状。但由于两个时期是一个世代的短期育种活动,方法和程序上缺少改进,都把由种间杂种F1中选择无性系作为重点,加之基因资源有限,都存在推广无性系亲缘相近潜育的危险性,缺乏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