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一种传染病。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成马传贫弱毒疫苗后,农业部已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扩大试验。据此,我们从1977年至1981年分三个阶段对东北三省的××个单位的6,383匹马、骡、驴注射了马传贫疫苗,最早的已连续注射了5年,累计注射9,281匹次,并观察了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马传染性贫血虽然对人类健康没有威胁,但其对马类动物的威胁性很大,尤其是急性马传染性贫血,致死率很高。马传染性贫血的传染途径很多,昆虫叮咬所导致的皮肤感染、病马的排泄物等、使用带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针头或其他设备都会导致马传染性贫血的传播。其中,昆虫叮咬所导致的皮肤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马传染性贫血最易暴发在夏秋季节,所以,在这两个季节里要格外重视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澄江县从1979—2016年对马传染性贫血病进行4次抽样检测,1992年经省级考核验收达到稳定控制标准,2016年达到农业部颁布的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的标准要求。总结主要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对马匹危害较大,无法治疗的慢性传染病。近十几年来,我省采取以注射马传染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为主要预防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患本病的马匹和注射本疫苗的马匹,均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只依现行的免疫扩散试验(ID)等法检查,对二者无法区别。这是注疫苗以来,现地在马传贫病的诊断上的  相似文献   

5.
马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马感染病毒后引发的疾病,但目前关于该病原的相关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所以目前马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的分类及其特性尚未清楚。马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迅速等特点。自然感染条件下,该病毒可感染牛和马,但是马的易感性高于牛的易感性。该种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6d。临床中患病马可视黏膜发炎,流卡他性鼻液,出现咳嗽症状,有的病例会伴发胃肠炎。关于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在发病初期选择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减轻病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文对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了综合的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牛马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农村部10月17日发布第76号公告(马传染性贫血),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马传染性贫血消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医发﹝2015﹞26号)文件中《马传染性贫血消灭工作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规定,我部考核组于2018年9月16-21日对云南省的马传染性贫血防控工作进行了达标考核。云南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马传染性贫血防控工作,防治措施有力,提供材料齐全,数据翔实可靠。经考核,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香格里拉市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统计了马匹引进情况,总结了香格里拉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8.
马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不同种类病毒引起马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总称。本病发生于很多国家,由于各国分离的病毒不同,因而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德国的波那病(Borna Dis-ease),北美的西部马传染性脑脊髓炎(Wester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WEE)和东部马传染性脑脊髓炎(Eastern Equine Encephalomyelitis,EEE),南美的委内瑞拉马传染性脑脊髓炎(Venezuelan EquineEncephalomyelitis,VEE),前苏联的苏联马传染性脑  相似文献   

9.
在马的饲养过程中,通常有以下3种疾病在临床诊断上容易混淆,分别是马传染性脑脊髓炎、马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霉玉米中毒。马传染性脑脊髓炎又称肝脑病是由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2):1377-1377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继续发生马传染性贫血和马传染性子宫炎 英国2006年12月1日向OIE报告了马传染性贫血和马传染性子宫炎的最新情况。此次马传染性贫血疫情始于2006年8月25日,于2006年9月1日确认,自上一次后续报告(2006年11月24日)截止2006年12月1日未发现新的病例。此次不是终了报告。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防治动物疫病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加强国家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办法》《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的通知》,农业部指定了我所为国家马传染性贫血参考实验室和国家马鼻疽参考实验室。马传染性贫血和马鼻疽是影响马属动物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是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受农业部委托,我所马传染病与慢病毒病研究创新团队(马病团队)长期对国内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进行流行病学检测。该团队曾成功研制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应用的慢病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帮助国家控制和净化了马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12.
高步先 《当代畜牧》2006,(10):18-18
<正>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并处理了军队和地方多起马传染性贫血病疫情,确诊病马56匹,其中既有集中暴发,也有零星散发,病马包括军马、民马和赛马。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在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发生和临床表现与过去有所不同,从而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控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仅就马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控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山东省马属动物主要病毒疫病流行现状,采集青岛市2个马场以及济南、聊城和德州等驴养殖密集地市4个驴场的血清和全血样品各694份,分别进行马传染性贫血、H3N8亚型马流感血清抗体检测和非洲马瘟病原检测。结果显示:马传染性贫血、非洲马瘟检测全部为阴性,H3N8亚型马流感群体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00%(6/6)和81.38%(520/639)。结果表明:马传染性贫血和非洲马瘟在这些养殖场点已得到很好的预防,但鉴于国外严峻的疫情形势,需要继续加强监测,防止病原传入;H3N8亚型马流感流行较为普遍,感染率较高,需要重点加强防控。本调查为山东省马属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法国发生马传染性贫血 2008年7月17日,法国向OIE报告了马传染性贫血疫情。疫情始于2008年7月1日,于当天确诊。病原是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区位于阿尔代什省Saint Etiennede Boulogne地区Pradal的养殖场,易感动物是马,共有疑似马2匹,为私人所有的小马,均为病例,已销毁。  相似文献   

15.
由于鸡胚免疫系统并不活跃,家禽在出雏前获得人工主动免疫一直使人们难以相信。在美国,随着蛋内注射的采用,鸡胚免疫已成为现实。本文就近十年来(1982~1992)国内外对鸡马立克氏病(M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及 ND IB、MD IBD 疫苗鸡胚免疫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评估云南省文山州马传染性贫血防控效果,文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2016年,采用查阅历史档案资料、实地入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文山州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文山州从1978年起全面开展马传染性贫血监测净化工作,并根据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特点,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扑杀净化、无害化处理等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成功阻止了马传染性贫血在文山州的传播、扩散与流行。近几年来,经过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未发现当地存在马传染性贫血的证据,证实文山州已消灭该病。成功经验为:一是流行病学调查全面、细致;二是采样工作科学,做到了重点采样与随机抽样的有机结合;三是实验室检测使用标准方法、可靠试剂;四是阳性畜的扑杀与无害化处理及时、彻底;五是严格控制马属动物移动。  相似文献   

17.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EIA),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马、驴、骡)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无烧期间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该病可人畜互传,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据报道,2003年农业部对青海省马传染性贫血防治工  相似文献   

18.
1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病毒的持续感染和临床反复发作,主要呈现以发热为主的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由反录病毒科慢病毒雌科巾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的马、骡、驴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东莞市马传染性贫血病流行情况,在2006-2013年在东莞市辖区的5个马场采集1746匹次马血清,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为检测1746匹次马血清,马传染性贫血病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东莞市马的监测、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措施落实到位,消灭了马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