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潘俊波 《林业科技情报》2019,(2):138-139,141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剖析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产生原因,提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以便帮助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大学生顺利就业,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情感、就业意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和就业适应性。因此,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地方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经验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国家不断推行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大环境下,各高校根据学校特点,采取了相应的就业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该文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梳理和总结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10个方面,并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和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就读学校的"牌子"和学生自身的素质,还取决于已就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因为已就业大学生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所在工作单位对该校大学生的评价.大学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除了取决于学校的培养,还在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和行为水平,因此帮助大学生消除就业困惑,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方研  陆卿  肖强  董一芃 《绿色科技》2014,(8):316-31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据此,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完全依靠市场很难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还得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大学生就业质量整体不高的背景下,由政府来完善就业市场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从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不完善的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完善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及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及高校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启示:首先要将价值观的塑造融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其次,应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相结合的途径:首先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其次应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三,利用高校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就业创业的实践教育;第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我国当前整体的经济形势、教育状况以及庞大的就业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化程度、国家的政策制度、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等都是大学生就业缺一不可的要素,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了政府、高校和个人,都需要积极采取对策,通过市场化运作、变革现有的陈旧教育体制、提升就业力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林业大学切实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探索和改革,使其更好地发挥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成才观的建立、就业观念的更新、择业技能的增强、就业率的提高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和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就读学校的“牌子”和学生自身的素质,还取决于已就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因为已就业大学生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所在工作单位对该校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高校和学生关注的重点.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并不乐观,大学生对农村就业存在认识误区,即对自身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不恰当的专业意识、对农村的了解片面.同时,城乡差异和政策制度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首先要加强实践教育和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对农村“认得清”;其次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的力度,使大学生“下得去”;第三要加大支持和扶植的力度,使大学生“干得好”;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大学生“留得住”.  相似文献   

12.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9):269-271
指出了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针对服务意识缺失的弊端,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拓展大学生职业指导途径和方法、加强现代化信息服务建设、建立高质量的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四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在就业创业方面获得校友资源的情况、对校友在就业创业方面提供资源的需求情况、在校期间参加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的情况及其对活动的评价、对校友资源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所发挥作用的评价以及校友与学校的联系情况、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的评价、参加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的意愿及提供资源的情况、对校友资源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所发挥作用的评价等进行调研,得到以下调研结果: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工作经验、没有足够的社会关系、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欠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校友资源对提升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有帮助,但是在校期间获得校友资源较少;同时,有96.4%的校友表示愿意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资源,且认为校友资源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效性有帮助,但是仅有21.4%的校友表示现阶段与母校联系较多,而大多数校友认为学校与校友的沟通联系有待加强。基于调研结果,就如何更好地依托校友资源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效性提出了以下建议:提高对校友资源的重视程度,做好校友资源的维护与管理;注重更新和完善校友信息,提高校友资源的使用效率;探索多样化的校友资源使用模式,促使更多校友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建立校友资源共享机制,形成母校─校友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实践体系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阐述就业实践产生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实践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观念因素、组织和管理因素、基地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就业实践体系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其次要从人员配备、资金筹措、基础条件等方面做好人、财、物的基本条件准备。最后,在对就业实践活动的分类和就业实践体系建设预期达到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就业实践体系应包括意识养成平台、制度引领平台、基础保障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法和专家法构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林业大学150名大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对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专业能力和其他能力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24个二级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性别、专业、生源地、政治面貌、学生身份、社会实践等不同维度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分别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和高校的角度提出提升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夯实基础知识与加强专业技能、主动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等,高校要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16.
金洪英  纪媞 《林产工业》2019,46(6):I0010-I0010
近年来,很多高校相继开展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有一大批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然而,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加之当今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低、主动性差,、还有很大提升潜力。为此,由理阳阳著写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 年4 月版)一书,在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全面探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压力更大。该文从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社会背景出发,探讨了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影响到了正常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导致他们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缓解就业压力是现代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引起大学生就业压力源的剖析.探索缓解就业压力心理干预的有效途径,并提出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新时代对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先生提出的“创新”“品质”“三吃”“自力更生”等思想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普遍较低,存在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融合度不够、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不科学、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广亚教育思想提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做好就业指导 让学生顺利走出职业迷茫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逐年加剧的就业压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由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连续性和渗透性不足,所以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多流于形式。因此,高校应调动各方力量,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指引大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抓手,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帮助学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转变学习理念,重塑成才标准,以使大学生准确了解自我、及早进行职业定位;要积极实践,及时进行目标调整,将职业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能力素养和知识结构,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积累和提升;要坚持不懈,充分进行就业示范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