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生长条件土壤、湿度、温度和蜜环菌是天麻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1.土壤:必须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强、保温保温、pH值5.5~6.5之间的偏酸性土壤,而对肥力要求不严格。2.湿度:天麻生长期湿度宜控制在40%~50%,越冬期在30%左右。湿度小了天麻生长缓慢,湿度大了易烂麻,培养料中含水量多少、湿度大小以手握团不出水,撒手落地能散开为宜。3.温度:天麻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27℃、18~25℃是天麻蜜环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最低点是8~10℃,天麻开始生长。最高点是27~30℃,天麻生长缓慢。超过…  相似文献   

2.
连续两个夏季,在位于中北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浙江省富阳市和临安县的桃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内布置采茶试验,并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园比纯茶园光强减弱10~60klx,气温降低0.3~2.1℃,空气湿度提高1%~5%,风速减小0.1~0.3m·s-1。间作园内采茶工的衣服温度降低0.5~1.5℃,并以着白色衣料者降低最多;劳动者的实感温度降低0.3~0.8℃,在1d中感到“极度不舒适”的时间减少2.5h;不舒适指数减少1~3,人体感到“很不舒适”的时间减少1h。由于在间作园林下劳动感到舒适,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22.6%~29.5%。  相似文献   

3.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3.3μm×2.6~5.4μm;厚垣孢子直径7.7~10.2μm。菌落生长适温为25~30℃,最适温度28℃;pH范围5~9,最适微酸至中性;碳源以蔗糖和葡萄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地表和5,10,15,20,25cm土壤温度对1年生华北落叶松苗高、叶长、地径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试验地条件下,地表温度在20℃~35℃,5cm~25cm土壤温度在15℃~20℃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苗高和叶的生长。②有利于苗木地径和根系生长的土壤温度在15℃~20℃之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的威尔柏(0.5%、1%、5%、10%),对营造1~4a的华北落叶松幼树不加任何保护措施进行喷施,观测其药害情况,结果表明:在不保护幼树的条件下,喷施威尔柏使华北落叶松幼树产生药害,幼树死亡率达20.3%~100%,当年新梢生长量为0~14.8cm,低于对照(2.5~15.3cm)。  相似文献   

6.
茶油水化脱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6种茶油水化脱胶工艺效果及该工艺对茶油品质的影响,并对中温水化脱胶工艺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常规水化脱胶和湿法脱胶工艺能满足茶油的脱胶要求,对酸价、过氧化值和碘价的影响较小,并有较高的工艺得率;中温水化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化温度为60℃.加水量占茶油质量的30%,水化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7.
红松插穗的条件与生根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红松穗条类型和着生部位、采条时期、插条粗细和长度、母树年龄等与生根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枝插穗比一般枝插条的生根率提高39.3%;节间的插穗生根率比节上、节下提高17%~60%;北方最佳的扦插时间为5月1日之前;5年生红松插穗适宜的规格是粗细为0.4cm~0.6cm,长短为3cm~5cm.  相似文献   

8.
辽西低山丘陵荒坡营造水保林工程整地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成活率与质量,进行了工程整地措施试验。认为,造林前一年采取工程整地措施.能拦截坡面径充、拦蓄泥土、积存枯草(枝)落叶。较荒坡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层厚0~15cm为4.2%~7.5%,15~30cm为4.6%~8.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3%~1.37%;全氮增加 0.016%~0.031%,全磷提高0.006%~0.014%;阳离子代换量高5.30~ 8.24mg/100g土。土壤机械组成较荒坡粗沙比例降低,粘粒比例增高,物理性沙粒比例减少,物理性粘粒比例升高。给树木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提高10%~25%,树木径粗增加0.10~0.28cm,树高增加15.3%~92.1%,树木长势显著好于荒坡造林。  相似文献   

9.
1 偏关县的自然条件与林业发展偏关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位于东径111°21′2″~112°0′48″,北纬39°12′56″~39°39′88″。土地总面积16.86万hm2,西北部为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中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为土石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十年九旱,风沙危害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0.6%,侵蚀模数13500t~18000t/km2,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0.5%。全县东高西低,海拔874.7m~1855.2m,属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均气温5℃~8℃,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末期,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体系建成以来,比60年代平均年风速降低14.9396;年平均气温上升42.4%,平均增加0.9℃;年平均≥10℃积温上升2.1%,平均增加50.9℃;无霜期增加7.4%,延长9.5天;年平均蒸发量减少3.7%,绝对值减少45.3mm;年平均降水增加6.1%,绝对值增加32.9mm;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2%。林网内垂直高度1~5m范围内,水平20H范围内平均降低风速30.2%;当气温低时,林带能提高温度,当气温高时,林带又能降低温度,调温幅度大约可在2℃左右;林网内地温明显增高,比对照平均增高6%以上;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0%左右,蒸发量减少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带电磁过滤装置的机油专用滤油机是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直流磁场,作用于具有较大导磁系数物,从机油中除去铁、铜等金属氧化物及其他杂质的一种装置。机油中的铁、铜等金属会被带磁的多层不锈钢网吸附住,达到过滤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对机油中含有的铁、铜等金属进行有效分离的滤油机。  相似文献   

12.
为给定向高产栽培管理及确定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发育阶段白檀果实进行油脂组分分析和组织结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白檀果实油从花后第10天开始呈"S"型积累,最大含油率可达36.6%;白檀果实油脂肪酸主要成分是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最低含量为20%,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不断增长,最高含量可达79%;白檀果实油脂积累的主要场所是中果皮、胚乳和胚3个部位,以油体和油细胞的形式贮藏,其中,胚乳是果实中最主要的油脂积累部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的起因及危害,介绍了污染物分析及测定的方法,论述了油液污染控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压榨法获取油茶籽油,通常都会伴有大量的残渣。试验采用直接加热法和加水加热法对压榨油茶籽油进行处理,通过比较2种方法对压榨油茶籽油中油和渣分离的效果。试验得出,采用加水加热法山茶油的含水率虽有所增大,但其色泽较浅,酸价及过氧化值有所降低,油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油茶家系子代测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在广西三门江林场建立的来自广西各地的175个油茶家系测定林进行了果油率、株产油量等方面的测定,统计分析表明,家系间的果油率、株产油量、公顷产油量均有较大差异,尤其是株产油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新的油茶优良家系选育主要标准,初步选择出立农106、立农2等8个家系为优良家系,入选率为4.6%;入选家系的果油率、株产油量、公顷产油量3个性状与参试家系比较,选择增益分别达到15.3%、50.6%、87.8%,选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植物精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植物精油的概念及理化性质,对植物精油的生理作用、提取纯化手段、多领域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归纳,提出了植物精油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7.
热榨苦杏仁油脂及精油提取最佳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苦杏仁综合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热榨法压榨苦杏仁油脂的最佳温度,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杏仁精油的工艺.结果表明:热榨法提取苦杏仁油脂的最佳温度为80℃;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提取过油脂的杏仁粒径30目,水解pH值5,水料比5倍,水解温度40℃,蒸馏时间60 min,水解时间2 h;在最佳条件下精油得率7.96‰,其中精油中苯甲醛含量为91.43%.  相似文献   

18.
茶籽油原油中含有水分、胶质等物质,易使其氧化,破坏油脂结构,导致酸值、过氧化值升高,影响食用安全以及精炼得率.通过研究找出茶籽油原油除去水分、胶质并加入氮气保护的储藏方法,有效防止其油脂氧化变性,保证了茶籽油品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茉莉花香气、茉莉花精油和净油成分的差异,指导茉莉花产品加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组成主要是酯类和萜类,共同成分有10个,这些成分应是构成茉莉花香气的基础。精油中重组分含量相对较低(4.84%),其香气较纯正;净油中,头香成分含量相对较低,重组分含量偏高(23.79%),导致香气不够纯正。茉莉花精油和净油加工生产时,为保证香气纯正,须防止乙酸苯甲酯和芳樟醇等成分流失。  相似文献   

20.
将长瓣短柱茶种子油及其它木本食油经酶解处理后,以适当比例加入MEM2培养液和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测定各油组细胞膜过氧化脂质水平,细胞培养传代数,细胞生长速度变化,细胞贴壁能力和细胞外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长瓣短柱茶种子油具与橄榄油相当的延缓细胞衰老效果,其第46代细胞的细胞膜过氧化脂质的积累显著低于普通油茶油,长瓣短柱茶油非皂化成分,三油酸甘油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