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21,(2):85-87
通过对河西走廊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得出结论:在土壤深度为0~60 cm的范围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大体呈现增加趋势,土壤含水量大小关系为临泽样地民勤样地金塔样地。共调查得植物9科25属26种,其中民勤有9科19属20种,临泽6科14属14种,金塔4属4种。灌木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临泽样地民勤样地金塔样地,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民勤样地临泽样地金塔样地。人工梭梭林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小陇山林区16种珍稀濒危树种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陇山林区为总体,采用线路、典型样地及访问调查的方法,并采用定量化和权重分配法,对该16种珍稀濒危树种在小陇山层面上的物种“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本区的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为该林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设立2个样地,分别选取该区域木荷、红楠2个典型群系,基于连续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其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群落动态等。结果表明:象头山1号样地共计有木本植物48科85属134种,2号样地共计有39科64属101种,样地间优势物种差异明显;1号样地物种多样性高于2号样地;样地在2014—2020年间,植物株数、样地总蓄积量均有明显增加,且1号样地优势植物为木荷,2号样地由红楠转变为华润楠。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小陇山林区生境破碎化对物种多样性影响,以"麦积、仙人崖、石门、曲溪"4个片断林区的蝴蝶为研究对象,通过蝶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来判断人为干扰对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片断林区共观察和采集到蝶类12 567个,隶属10科、92属、197种。其中,蛱蝶科蝴蝶属和种最丰富,粉蝶科蝴蝶个体数量最多,而环蝶科、蚬蝶科和喙蝶科蝴蝶属、种和数量均最低。片段林区中人为干扰强的旅游区优势种群为常见种,人为干扰少的核心区和一般人为干扰的缓冲区常见种的优势现象不明显,但特有蝶类的属、种和个体数量比旅游区高。片断林区中,人为干扰少的核心区和一般人为干扰的缓冲区的蝶类属、种和数量的多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高于人为干扰强的旅游区,旅游区物种多样性最低。而且,蝴蝶属和个体数量的多度与人为干扰程度均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人为干扰导致的甘肃小陇山林区生境破碎化可明显降低该区蝴蝶物种多样性,而且存在特有蝶类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台湾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浙江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1 hm2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的调查,并对样地所在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落各层次的代表种类明显,木本植物中以台湾水青冈为优势种和建群种,草本植物中以苔草属和鳞毛蕨属为优势种.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小,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②样地植物物种丰富,在垂直结构中,以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均最高,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宁夏地区几种灌木、半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植物种共77种,隶属18科51属,区系组成相对简单,多为抗旱或抗盐类植物。油蒿种群重要值最大,在9个样地中,分布于7个样地,重要值居于前两位,是我国干旱区优良固沙半灌木。调查区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普遍偏低,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反比。  相似文献   

7.
湖北木林子保护区大样地的木本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大样地(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多样性特征,阐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索物种多样性维持、群落动态、环境异质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调控机制等奠定基础。[方法]参照CTFS大样地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于2014年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建立15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样地内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分析其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15 hm~2大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228种84 189株,分属于112属61科,其中以1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130种11 863株,分属于71属44科;以3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67种1721株,分属于40属29科;以1 cm为起测径级和以1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在0~3 hm~2范围内物种数随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快速增加,在6 hm~2时包含的物种数均超过了总物种数的80%,以3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在0~0.2 hm~2范围内物种数随取样面积的增大而快速增加,在8 hm~2时包含的物种数超过了总物种数的80%;样地内个体数量超过1 000的物种有18种,占样地所有物种数的7.89%,但个体数量之和占样地总个体数量的70.63%;样地上层乔木以小叶青冈和多脉青冈为主,中、下层的翅柃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最大;样地内稀有种比例极高,有116种,占物种总数的50.88%,但个体数量仅占总个体数量的0.14%;群落物种组成中最主要的科为壳斗科和山茶科;样地中共有萌生木本植物137种18 880株,分属于76属42科,分别占样地总物种、个体数量、属及科数的60.1%,22.4%,62.8%和65.6%,其中,以10 cm为起测径级的萌生木本植物有64种,分属于43属26科,共计1 073株,以30 cm为起测径级的木本植物17种,分属于15属和9科,共计46株。[结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木本植物种类丰富,主要由壳斗科和山茶科组成,稀有种及萌生物种所占比例高。该样地大量萌生物种的出现可能与保护区建立以前的人为干扰及区域特殊生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探究水库库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规律,该文以广东新丰江库区海拔170~1 031 m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物种组成和α多样性、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物种82科151属23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68科131属213种,蕨类植物11科17属19种。(2)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灌木层除了Margalef指数随海拔上升而逐渐增加外,其他多样性指数呈现出高、低海拔较高,中海拔低的U型变化趋势;草本层除Pielou指数先降低后升高外,其他3种指数在不同海拔间均无明显差异。(3)除了S?rensen指数在样地Ⅰ~Ⅱ中为0.46,3种相异性指数在其他样地间均大于0.5,表明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4)S?rensen指数和Jaccard指数的物种周转组分均在95%以上,表明在海拔梯度上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由周转控制。综上认为,海拔上升引起的水热差异是影响植物多样性和物种...  相似文献   

9.
延安市河道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晖  刘冲  王小德 《绿色科技》2014,(4):41-44,49
对延安市河道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市河道植物共有15科30属39种。在所调查的5个样地中,Simpson指数分别为0.5224、0.4249、0.6863、O.8910和0.8104,说明了枣园、卷烟厂和西沟桥3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而马家湾和火车站2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3623、1.7384、2.3536、2.9585和2.8970,均在范围附近,说明调查的样地群落多样性为一般常见情况,并没有体现较大的成分和结构的多样性。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3513、0.5254、0.7525、0.8625和0.8086,说明枣园和卷烟厂的样地物种分布比例结构的差异较大,而其余3个样地的物种分布比例结构的差异不是很明显。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5805、1564、1031、2069和2941,说明调查样地以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种类居多,草本植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比较符合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植被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0.
树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调查数据的数目与群落中种的分布比例直接影响多样性计算结果,且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对稀少种并不敏感;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具有多样性随物种丰富度增大而增大的一般属性,不受调查株数和样地大小的影响,对稀少种敏感,且该指数能够正确表达出具有相同物种数量群落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大小,是一种良好的测度树种多样性的指数。  相似文献   

11.
外生菌根菌剂对白皮松幼苗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皮松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长期以来由于苗期生长缓慢,阻碍了它们的推广。本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7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其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白皮松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菌剂处理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2)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N、P、K及叶绿素的含量;(3)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白皮松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及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接种白皮松生长对煤矸石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外生菌根真菌铆钉菇菌菌丝在煤矸石提取液中的生长模式,并对接种和未接种的白皮松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生长和存活作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菌在85%煤矸石提取液中生长良好。虽然煤矸石环境抑制了菌丝的发展,降低了苗木的接种率,但对于接种后的幼苗,其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未接种幼苗。其中,接种幼苗干质量和侧根数,显著多于未接种幼苗。纯煤矸石的环境中真菌和植物都很难生存和发展,但与少量的黄土(15%)混合后,各项生长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个结果说明,为了保证煤矸石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成功,有必要在矸石中混合一定土壤以保证生物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采集白皮松3个新变异类型(盆仙白皮松、瑞王白皮松、9号树)、北京良种基地母树、北京市挂牌古树等共48个样品,应用SSR技术,对上述样品分别进行鉴定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同一个变异类型的无性系与其原变异枝之间在所有位点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其无性系及其原变异枝属于相同的基因型,"瑞王白皮松"和其母株(古树152)非变异枝间在SSR—Y5位点上存在差异,"瑞王白皮松"与"盆仙白皮松"在SSR—Y2位点上存在差异。"9号树"在Y2、Y5 2个位点上与"盆仙白皮松"、"瑞王白皮松"不同,而与其母树群体莽山良种基地的母树相同。可以通过上述位点的检测来鉴定3个不同的变异类型。"盆仙白皮松"、"瑞王白皮松"和"9号树"、古树群组、莽山群组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 1、0.011 4、0.081 3、0.063 8。"瑞王白皮松"与"盆仙白皮松"间、"瑞王白皮松"与古树间存在遗传上的差异。参试样品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信息指数(I)、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多样性指数(Nei’s)的平均值分别为1.230、0.302、0.221、0.189、0.197。多样性水平略高于白皮松人工群体而与白皮松天然群体接近,说明参试样品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具有选择利用的遗传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14.
覆盖基质及播种时间对白皮松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相同的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方式、苗期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研究不同覆盖基质及播种时间对白皮松出苗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皮松播种育苗选用腐殖质土作为覆盖基质出苗率最高,达93%;感病率最低,仅为6.5%;高生长量最大,达5.6cm。2)在吕梁山南端白皮松播种时间为5月5日前后较为适宜,出苗整齐,出苗率高。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公园内不同类型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类型绿地,各林地内的细菌浓度、霉菌浓度和放线菌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白皮松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种等位酶对白皮松4个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在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0个基因位点,15个等位基因,其中6个位点为多态位点;群体总体水平多态位点比率P=60%,平均有效基因数A=1.92,平均期望杂合度He=0.106,种群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 8.南漳白皮松群落平均等位基因数A=1.9,平均有...  相似文献   

17.
黑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黑松进行了育苗和多点造林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黑松苗期在小陇山林区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油松,苗期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1 cm ,平均苗高16.30 cm.多点造林试验表明,黑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气候、立地条件,抗鼠害能力比油松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油松高,幼林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8年生黑松林分平均胸径3.20 cm,平均高2.98 m.引种获得成功,丰富了小陇山林区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19.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陇山白皮松群落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小陇山林区白皮松群落中8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依次为:白皮松、黄栌、狼牙刺、侧柏、秦岭海桐、野花椒、灰木紫宛、栓皮栎;白皮松种群为优势种群,黄栌、狼牙刺则为次优势种群,其余为常见种群或偶见种群;群落具有单优势种群并兼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在0~0.16(Lih)和0~0.14(Lhi)之间波动,各种群对生境资源的分享充分,各物种间竞争较小,群落相对稳定。生态位相似比例在0.5以上的种对有12对,占42.9%。各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大,群落内的生境相对单一;白皮松种群与生态位宽度值高的种群对生境需求的相似性较大,而与生态位较窄的种群相似程度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揭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对不同人工林的响应特征和响应机制,评估不同人工林对地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辽西北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样地采用"S"型布点采样,采集0~10 cm表层土壤并进行混合,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软件,获取并分析辽西北风沙区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并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能显著增加土壤pH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的含量,降低土壤的C/N。该区人工林土壤优势真菌门类群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优势真菌属类群为Guehomyces、被抱霉属及青霉菌属。NMDS和heatmap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差异显著,都可划分为两个聚类,其中,樟子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较大,而杨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与针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较大。土壤pH、速效磷、DOC和C/N是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和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的主要因子。[结论]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特性及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杨树人工林显著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土壤真菌多样性。因此,在辽西北风沙区种植杨树较针叶树能更好地改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