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是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发展数量、提高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是规模猪场的头等大事.现将提高规模猪场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达到母猪多产仔以及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一个猪场断奶仔猪年产量,决定着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养猪生产中,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达到母猪多产仔以及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减少哺乳仔猪死亡、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可为保育阶段提供更多数量的生长育成猪,进而生产出较多的肥育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哺乳仔猪饲养的好坏,对一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尤其要注意其中一些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会直接影响仔猪以后生产水平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提高仔猪成活率是一个多方面技术的综合,包括合理的布局、圈舍建造、附属设施的配备、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和通风条件)、生产管理、饲养技术管理、兽医卫生防疫等.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反应出一个猪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场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在规模化猪场得到广泛重视.但由于仔猪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其消化、代谢、免疫等各项机能尚不完善,在许多技术条件较差的猪场,实行早期断奶后存在仔猪采食量减少、拉稀、生长停滞或负增长、死亡率高等问题.而干湿二槽饲养法是近年来仔猪饲养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能够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猪场仔猪早期断奶工作的顺利实施,对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养猪生产综合效益有很大帮助.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7.
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反映了猪场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养殖场户应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来进行正确的护理和保健,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场的仔猪成活率关系着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和我国的生猪养殖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围绕仔猪在从产房到育肥舍的饲养期间猪场疫病防控容易忽视的要点,对产房饲养期、 保育期、 育肥期等3个不同时期的弱仔猪处理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为规模猪场提高弱仔猪的生产效能、 优化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仔猪生产,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仔猪断奶后发生腹泻又是仔猪生产的一个难题,腹泻发生率和发生的严重程度对于猪场的经济效益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究其原因,有环境、仔猪自身机能状况及饲料与饲养等方面.现就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营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母猪年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是一项综合繁殖指标.目前,生产水平高的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25~29.7头断奶仔猪已成为可能,生产水平低的猪场年仅提供16头,有36%~46%的生产潜力尚未发挥出来.每头母猪年提供的仔猪数越多,分摊的母猪成本就越低.因此,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已成为规模化猪场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迅猛发展,优良品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引种后的良种母猪生产性能却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普遍存在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配种难、产仔少,死胎弱胎多、疾病多等问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许多猪场在生产过程中步入了引种-维持-退化-引种的怪圈中.如何发挥引进的良种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当前许多猪场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提高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猪的繁殖性能主要包括产仔数、初生重、泌乳力和断奶窝重.猪场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母猪繁殖率的高低.一个年产万头的良种猪场,每年补充的后备母猪约有150头左右,因此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尤其重要.以一个有1,000头母猪数的猪场为例,如果每头母猪年提供22头断奶仔猪,则该场的断奶仔猪数为22,000头,但如果每头母猪只育成16头断奶仔猪,则该场的断奶仔猪数为16,000头.2个猪场相差6,000头断奶仔猪,如果1头断奶仔猪600元计,则前一个猪场比后一个猪场一年中多收入360万元.因此,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是猪场盈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仔猪成活率是反映猪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仔猪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场该项指标亦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猪场60日龄仔猪成活率通常不到80%,而现在规模猪场60日龄仔猪成活率一般达90%以上。提高仔猪成活率是一个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涉及云南省陆良县5个规模化猪场的152份发生仔猪腹泻病的病料,检测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圆环病毒(PC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结果表明: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大肠杆菌和PCV,5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1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PCV和PED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PC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和PEDV.综上所述,引起云南省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可确定为PCV和大肠杆菌,同时部分猪场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PEDV的混合感染,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猪场业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仔猪有许多和成年猪、生长猪生理特点上的不同之处,所以不能用饲养成年猪的方法饲养仔猪.从猪场经营的角度看,仔猪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从个体发育角度看,仔猪阶段的生长性能对以后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哺乳仔猪阶段要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和快速增重.  相似文献   

15.
初生仔猪是否健康是规模养猪生产中的首要环节,如何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减少初生仔猪死亡率、弱仔率是增加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为帮助规模猪场尽可能减少初生仔猪死亡率所造成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将初生仔猪死亡的原因和防治对策简介如下,供参考。1初生仔猪死亡原因分析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猪价格的节节攀升,极大的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在规模化猪场中产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产房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保证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生长及提升猪场的养殖效益.本文着重对猪场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猪场想要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科学有效的养殖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猪场的养殖管理措施首先要从母猪和仔猪入手。母猪的生产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猪场的生产规模,良好的母猪生产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猪场猪只数量以及质量。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有健康的仔猪才能有健康的肥猪出栏,母猪和仔猪在猪只养殖过程中都非常重要。本文对生猪养殖场中仔猪和母猪的养殖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猪场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概况 泰兴某野猪场常发生断奶仔猪拉稀现象,久治无效,引起多数仔猪死亡,耐过后的仔猪生长表现非常缓慢.该猪场有大小杂交野猪1 000多头,每批生产200~300头小猪,仔猪断奶以后(日龄40多天)开始拉稀,病猪排黄色稀粪,该猪场曾用庆大霉素治疗.仔猪曾使用仔猪水肿副伤寒苗免疫.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是猪场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重视仔猪的饲养管理和防治才能够提高猪场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一.仔猪饲养管理(过三关)1.抓好出生关。仔猪出生关是仔猪成活率的关键,而温度是第一要素在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内24℃,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养猪业逐步复苏,生猪行情一路走高,有了国家的政策扶持,目前养猪业空前火爆,人们养猪的热情高涨.规模猪场作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主要养殖群体,责任重大,养殖效益可观.猪场对仔猪进行集约化管理,一旦出现仔猪腹泻,要及时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控和应对,避免大规模发生仔猪腹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仔猪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