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5项林分因子对红松分杈的影响及其成因。其中,林分类型、红松径级、红松成数对红松分析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林分密度、林分年龄对红松分杈也有一定影响。但分析认为林分类型、林分密度和红松成数是影响红松分杈的直接因素;林分年龄、红松径级对红松分杈无直接因果关系,这是通过他形成的林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而影响红松分杈的。降低红松分杈率必须严格实行栽针保阔,保留适宜的林分高密度和红阔比例,降低红松分杈率,同时,可以提高林分质量,构建健康稳定的阔叶红松林。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结构稳定,且14a生混交林分中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已超过红松纯林的蓄积量,表明混交林好于纯林。林地土壤因子调查的结果是混交林内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及总孔浊度均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3.
关于红松林树干分杈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林树干分杈不仅在天然林中非常普遍,而且在人工林中,亦日益严重。近年来,由于小兴安岭等地,成片红松林分杈严重,干形弯曲,失去其经营价值,损失严重,因而引起重视。为了弄清红松林木的分杈规律及分杈原因,作者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地区,对天然和人工红松林进行了反复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一、环境条件对红松树干分杈的影响 (一) 坡向与红松树干分杈的关系 1.红松天然林  相似文献   

4.
红松分杈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红松(Pinus koraiensis)分杈现象出现在原始林的上层林冠中是不足为奇的,但分杈现象出现在20多年生的人工林中,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天然林分杈部位一般都在主干10—20米高处,而人工林的分杈部位多在主干5—7米处。因此,红松人工林的分杈对出材率的影响是很大的。据我们1984年对伊春林区的部分红松人工林林分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29年生的红松人工林的分杈率平均为20%左右,最高达到95%以上,尚未分杈或分杈率仅在5%以下的林分是为数不多的,红松分杈现象十分普遍。对红松分杈原因,近年来林学界曾提出了  相似文献   

5.
黄华  徐存宝 《林业科技》1995,20(3):19-22
天然红松林树干分杈规律的研究黄华,徐存宝,刘滨凡,李含国,刘金项,金淑芳,宋影(黑龙江省林科院)红松树干分杈的原因在林学界已讨论了多年,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大多数是在寻找破坏红松主稍及其顶芽的环境因素。现存的天然红松林控制树干分杈性状表现型的,究竟是遗...  相似文献   

6.
提高红松人工林种子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红松人工林结实与生长、分杈的关系,采取不同的修箭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种子产量。从而总结出提高红松人工林种子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红松分杈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红松的生态特征,从顶部分叶、顶芽、叶枕、摩顶伤害等方面探讨了红松分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红松杈干现象是培育人工红松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本文通过对人工红松分杈树干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分杈虽会导致材质下降,但却能增加立木材积和林分蓄积。在人工红松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过程中应增加一定比例的分杈样木,以便更精确地反映林分状况。  相似文献   

9.
<正> 红松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但在东北林区红松林木树干分杈现象比较严重,据在五营、带岭一带调查,原始林中分杈木约占90%,而且基本上是多岐分杈;红松人工林中分杈木也占9-90%(见表1)。立木分杈对红松之干形、材种出材率以及培育大径材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弄清红松分杈原因,找出解决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红松分杈的原因,不少林业工作者曾做过探索。多数人认为是结实、虫害、气候或环境条件影响所致,亦有称之为“树冠更替”的。通过五年的研究,作者认为分杈并不是红松生长的正常现象,而是不利的环境因子作用于它的具有特殊形态的顶芽和顶梢的结果。现浅撰成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结构与碳密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壮  张彦东 《林业研究》2010,21(2):177-182
研究了东北东部张广才岭西坡东北林业大学老山人工林实验站于1966年春栽植的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包括: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红松蒙古柞(Quercus mongolica)混交林,红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碳密度和储碳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碳库是由土壤L层、F层、H层和B层分室构成,每个分室具有储碳功能和潜力。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得知,不同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类型、不同土层分室、不同坡位种类均对Soc质量分数,Soc密度有显著影响,红松蒙古柞混交林Soc密度最高为278.63 Mg·hm-2,以分室比较属B层分室碳密度最高,为212.28 Mg·hm-2,以坡位比较坡下Soc密度最高,为394.1 8 Mg·hm-2,同时揭示了Soc质量分数,Soc密度与各分室有机质含量,分室的土壤垂直深度有明显的规律。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温带湿润地区地带性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林混交的生态系统土壤有较高的碳储能力,为防止气候转暖,实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图3表8参12。  相似文献   

11.
红松产于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其种子具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自然状态下,红松结实量变幅很大,分丰收年、平年、欠收年。通过从生产实践中获取红松结实量和球果大小与种子品质的关系,掌握红松球果结实规律,为获得红松优质良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红松胡桃楸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4 a生红松胡桃楸混交林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红松、胡桃楸的径阶和株树均呈正态分布,能够形成稳定的林分结构;14 a生混交林分的林木总蓄积量为72.06 m3.hm-2,是同龄红松纯林蓄积量的3.6倍;混交林内的土壤容重小于红松纯林,且通气性、透水性及总孔隙度均大于纯林,混交林内的土壤物理性状优于红松纯林。  相似文献   

13.
以红松为主的阔叶红松林区,除木材外,还有多种资源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开发非木产品,其中,红松种子就是本林区的特色产品。如在已营造的大面积红松人工林中,在光照、立地条件适宜的林分中,选划为人工红松经济林,通过透光抚育、集约经营、分户管护经营,以培育红松种子为主,兼顾培育木材,经营周期短、显效快、效益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东部林区红松分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松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乡土珍贵树种、它以优质的材质和独特的价值而驰名于中外。 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其分布区内具有其它针叶树种没有的独特冠形——分杈引起的多干。不论是天然红松林或人工红松林,在一定的年龄,一定树高范围内,主枝枯死被两旁的侧枝代替或侧枝与主枝并生而形成杈干。这种现象对红松的木材工艺价值有不良的影响,因为分杈后的枝干细而尖削,不能形成大材,影响其有效的利用。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夏季温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600mm~800mm之间,≥10℃积温为2600℃,其原始的林分为红松阔叶混交林,虽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科学培育人工红松,人为控制分杈,培育红松大径用材林。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100株原始红松林内树高小于14m的红松解析木,分析了林下红松生长类型,林下红松生长与上层结构因子的关系,林下红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林下红松生长可划分为恒定型、下降型和上升型。被自然淘汰的林下红松皆属于恒定型和下降型。林下红松的生长受上层林冠结构因子的制约,没有合适的结构条件,林下红松很难存活。研究得出了天然林冠下红松被压木能够上升到上层林冠所需胸径、树高、树冠面积、边材宽、冠长/树高等形态学指标的最低极限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辽宁省草河口地区3080年生5个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个体结实量,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了各林龄红松优树结实量个体间、年度间差异以及林龄间差异。结果表明:红松的结实量受年度影响较大,有丰年、欠年和平年之分。红松结实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红松人工林林木分杈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人工林林木分杈较早而且普遍,个别林分分权木达到98.8%,降低了材种的出材率和木材质量,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由于红松人工林出现了较多的分杈木,使有些同志对人工培育红松的前途产生了怀疑。因此,探讨红松分权的原因,进而找出防治分杈的措施则有重大意义。我们结合红松人工林调查研究,以草河口地区为主,并在辽宁东部山区,采用标准地法(面积为0.10—0.25公顷)调查了林木分权现象。现将调查结果加以整理,供有关同志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红松分杈现象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海龙  张金虎  王龙 《森林工程》2015,(2):46-50,56
为了解掌握红松分杈现象研究现状,以便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综述红松分杈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杈与密度关系、分杈及树体调控与结实关系、红松分杈在其培育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国早期研究是把分杈作为一种影响木材培育的不良现象而进行的,研究集中在分杈原因与预防措施方面,近年来才关注分杈对生长及结实的影响、分杈与林分密度的关系,个别研究深入到分杈的生理机制,并有人工截顶促杈研究;韩国对种子园母树截顶促杈的研究比较系统。这些研究结果有一些可以直接应用于红松种子园、坚果专用林和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建立上,未来应加强从发育生物学、营养生理学、生殖生物学和系统人工调控技术等角度进行深入系统的长期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杈干与分杈、红松开花结实连续性、授粉与结果枝间比例关系的研究 ,提出了生理性杈干早、果位中上位、果位排列与果枝近 3a基径比例等为红松球果优树性状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