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共管的餐部社会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部社会环境对社区共管的实施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本以社区共管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总结了社区共管的特点,并在分析外部社会环境的利与弊后,提出了改善共管的外部环境应从政策调整,减免税收,损害补偿和建立相互信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参与式方法在环境意识教育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教育活动是保护区周边社区管理计划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环境意识教育活动,以期达到提高社区群众/各利益群体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参与意识。云南省林业学校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环境意识教育活动中应用了参与式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编制了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了北京各城区的典型社区,论述了北京市社区软实力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中年人特殊的心理状态对社区环境评价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宠物引发的社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区林业在过去的30多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社区林业开始传入我国,10多年来在一些省区得到了较好的实践。本简略地回顾了林业发展理论的演变和社区林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社区林业在中国的发展形势。作认为,社区林业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森林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长春市南湖街道社区绿化工程设计中,从营造富有特色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重点解决了人与环境的融合、居住环境自然化及整体环境文化品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地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 ,促进周边社区的发展 ,在全球环境基金资助下 ,陕西省开展了环境教育活动。对项目保护区制订了社区教育规划 ,向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群宣传环境保护知识 ,增强环境保护技能 ,转变不重视环境教育的旧观念 ,促进和发展社区与保护区的和谐关系 ,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周边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 社区环境教育的目的社区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区群众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帮助保护区和周边地区人群获得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促进发展保护区管理机构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关系 ,…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社区公园的环境质量,以杭州市为例,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研究,调查分析了社区公园中游人的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实质,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从而规避由其行为造成的环境破坏,最终达到优化社区公园环境的目的,为将来社区公园建设和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西双版纳州林业局等单位组成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区发展调研项目组,调查了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以轮歇地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情况,“天保”工程实施后对社区经济及环境的影响,村民的反映,并对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农村评估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等嘎片区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的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等嘎片区调查分析,制定社区环境行动计划,概述了等嘎一队及班岭二队的基本情况,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拟定社区发展项目,成立森林共管委员会,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制定森林共管规章制度4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尼拉新闻在线(The Manila Bulletin Online)2006年3月14日讯: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负责人Angelo Reyes命令暂时不取消当地政府部门与群众监督管理林地的社区林管理协议。社区林管理协议给予了社区为维持生计而可持续性地开发森林资源的权利,并贯彻实施森林保护计划。  相似文献   

11.
马尼拉新闻在线(The Manila Bulletin Online)2006年3月14日讯: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负责人Angelo Reyes命令暂时不取消当地政府部门与群众监督管理林地的社区林管理协议。社区林管理协议给予了社区为维持生计而可持续性地开发森林资源的权利,并贯彻实施森林保护计划。  相似文献   

12.
《林业与社会》2002,(6):11-11
2002年1月30日,尼泊尔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全国研讨会来回顾国家的社区林业方针政策。林业部门和社区林业部门主持召开了本次会议,目的是使这些方针对普通老百姓和使用者群体来说更简单明了、简便易行,同时修订还将妇女群体和社区森林经营中其他的社会力量也包括在内。森林和土壤保持部部长在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强调:社区林业计划除了在消除贫困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以外,在保护国家环境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社区计划覆盖了全国近2/3的人口,它不仅提高了基层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保护了国家的土地免于侵蚀。但也有官员认…  相似文献   

13.
社区共管的外部社会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部社会环境对社区共管的实施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社区共管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总结了社区共管的特点;并在分析外部社会环境的利与弊后,提出了改善共管的外部环境应从政策调整、减免税疏、损害补偿和建立相互信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19日,在印尼巴利岛召开了土地所有权改革政策研讨会,来自60个国家的代表约7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学家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法令,承认社区财产权。授予当地社区森林管理权有助于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和阻止森林破坏。  相似文献   

15.
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遗憾的是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面临着来自周边社区不断增加的压力,社区居民需要使用自然资源,而且常常是过度地利用,直接影响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致使我国养老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所以一个适合我国既有社区养老和适老性的改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我国我国既有社区的环境,在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策略,规划既有社区适老性改造的新模式。从既有社区的居住环境、硬件设施和老年人口比例的现状出发,为社区适老化的发展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社区生态系统内外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物质技术等各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建立一套居住型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到本溪南芬区细河社区,对社区客观环境建设水平和居民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客观环境评价社区可持续综合指数为0.4355,处于Ⅲ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居民满意度评价中社区可持续综合指数为0.4255,处于Ⅲ级水平,说明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等,须作相应改善;无论是各子系统还是总系统,居住满意度均低于客观建设情况;该指标体系能反映社区整体可持续性,并可以用在类似社区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8.
社区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社区生态环境教育,转变社区牧民思想观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UNDP—GEF青海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在示范点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组织编写并出版发行了《家住三江源》生态环境教育读本、制定了村级垃圾管理制度、开展了垃圾分类教育培训以及环保教育进课堂等活动。文章主要介绍了项目在示范点社区开展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及取得的成效与经验等,并结合项目实践对未来开展可持续环境教育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周边社区发展,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在全球环境基金资助下,开展了环境教育.为加大自然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增强全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省林业厅为项目保护区制定了社区教育规划,向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群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以增强其环境保护技能,转变不重视环境教育的旧观念,促进和发展社区与保护区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周边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社区背景 (一)社区人口压力大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是造成保护与发展矛盾冲突的最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使得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人类在拓展自身生存空间的同时,生态环境所受到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