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施氮水平和追氮时间对玉米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追氮时间对玉米高水肥品种东单60子粒产量构成因素及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能增加玉米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子粒产量影响较大,施氮可增产3.5%~34.2%,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422kg·hm-2的处理,产量达最高;不同追氮时间对玉米千粒重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蛋白质、氨基酸和油脂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施氮增产10.5%~22.9%。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最佳施氮(N)量为180.3 kg·ha-1。不同施氮水平较不施氮均能明显增加高油玉米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增加7.1%~13.3%(平均10.6%)、22.1%~39.1%(平均29.9%)和25.0%~40.7%(平均35.0%),其中施氮175 kg·ha-1时蛋白质含量最高(10.75%),施氮125 k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间作豌豆在不同施氮量与田间结构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表明,玉米间作豌豆具有显著增产优势。3∶4间作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2∶4间作模式,传统施氮水平的85%可作为试区玉米间作豌豆高产和节约施氮的参考施氮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玉米氮肥用量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对氮肥施用量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朝阳地区玉米施氮增产10.2%~23.2%,增收173~2 312元/hm2,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30 kg/hm2,昌图地区玉米施氮增产21.3%~53.2%,增收2 539~6 132元/hm2,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45 kg/hm2;施氮可促进玉米对氮、磷、钾素的吸收,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氮肥的利用率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朝阳地区氮肥的利用率为12.6%~35.2%,昌图地区的氮肥利用率为22.2%~44.6%。  相似文献   

5.
在宁夏引黄灌区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施氮模式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模式之间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氮处理施氮量减少14.3%,玉米可增产3.7%~4.9%,节本增效1 226.1~1 586.1元/hm~2。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较常规施肥可节约氮28.6%,玉米增产0.8%~8.1%,但经济效益降低了967.8~3 667.8元/hm~2。控释肥配施较常规施肥可节约氮54.3%,前两年玉米减产0.1%~0.7%,第三年增产3.9%,节本增效413.2~1 673.2元/hm~2。氮肥的养分吸收量、养分收获指数和肥料偏生产力常规施肥最低,控释肥配施最高,分别为198.8~269.6 kg/hm~2、0.70~0.83、57.8~79.3 kg/kg。综上所述,减氮、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控释肥配施均可维持较高的玉米产量,提高氮肥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相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较普通尿素的均有所增加,其中氮水平为75%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100%的处理次之,50%的最小,其增产达5.7%~28.9%。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与对照不施氮处理差异显著。N肥利用率与N肥农学效率则表现为75%>50%>100%,且控释尿素处理有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的趋势,其中75%控释尿素处理的N肥利用率及N肥农学效率分别高达24.1%和17.4kg/kg。土壤剖面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控释尿素在夏玉米的2个氮素利用关键期(大喇叭口和抽雄)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说明控释尿素在夏玉米氮素关键期能维持较高的水平以满足作物对于N素的需求,其中以75%控释尿素处理表现最好。本试验条件下,控释尿素75%的施氮水平是提高夏玉米产量、降低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合理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高产玉米品种营养性状与基因型表达的关系,为诊断玉米营养遗传性状基因型及培育高产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设计品种与氮、磷不同组合施肥的小区试验,进行了不同玉米品种耐肥性试验,并采用典型品种进行了氮、磷单施与配施的营养遗传性状试验;同时选择4个玉米品种的父母本在氮、磷单施和配施为试验地土壤最大施肥量下培育的12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氮、磷单施各195 kg/hm2和氮磷配施为试验地土壤最大施肥量的组合处理上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玉米品种最大施氮量介于35.0~601.5 kg/hm2,作物品种和土壤各自存在一个由自身特性决定的最大施肥量,作物品种最大施肥量是品种耐肥性的量度;登海605玉米产量氮磷配施较氮、磷单施分别增产17%和20%;京科665和金满囤玉米产量单施磷较单施氮和氮磷配施增产均在26.8%~39.2%,作物品种施肥比例是由内在性状养分利用效率决定的外在土壤施肥特性。父母本氮磷配施杂交制种的玉米品种,氮磷配施种植比氮、磷单施种植增产,如鑫源596氮磷配施种植分别较氮、磷单施种植增产9.4%和11.2%,较单施氮杂交制种氮磷配施种植增产39.5%;强盛2号父母本单施磷杂交制种的品种单施氮种植的产量反而比氮磷配施下增产17%,但氮磷配施制种品种的产量也以氮磷配施下种植最高。玉米品种高产性状可能是父母本在特定施肥结构下某些基因杂交响应的表达结果。玉米品种耐肥性和养分利用效率可能受品种最大施肥量和施肥结构影响下的营养遗传性状表现基因所制约,施肥则是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转化的基因激活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区试验方法,设4个不同处理,研究了夏玉米简化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从玉米增产效果来看,玉米专用肥一次性底施>等养分量BB肥>常规施肥>尿素表施。以玉米专用肥一次性底施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20.6%,达极显著水平,比BB肥增产14.84%,达显著水平,比尿素表施增产27.61%,达显著水平。从施肥方法来看,表施尿素增产最差,不宜提倡。玉米专用肥一次性底施增产效果最好,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春玉米品种东农250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积累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不同施氮水平色氨酸的含量均随籽粒的成熟而不断下降;不同的施氮水平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以公顷施纯氮200kg增产效果显著,且成本比施氮300kg·hm-2处理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不断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特设置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纯N为300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高值8 279.5 kg/hm2,比其他处理增产6.0%~46.9%,增效8.9%~32.5%,与其他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滨海玉米种植推荐施氮量为纯N 3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处理对夏玉米生长及其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103.5,151.8,200.1,248.4 kg/hm2)对夏玉米产量及其不同生长期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籽粒产量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且增产效果明显(增产3.7%~10.6%),以施氮248.4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从土壤硝态氮的含量来看,不同施氮处理表层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且随施氮量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40~9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对较低且波动较小,在大喇叭口期达到最低值;各生长期表层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大体上施氮处理均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能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表明在玉米生长发育期合理施氮是提高籽粒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氮肥供应期与玉米生长期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玉米叶片及籽粒中氮、磷,钾吸收影响。主要试验结论如下:氮作为植物的必需元素,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施氮处理,前期施氮叶片中氮含量较高,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后期叶片中的含氮量下降,而籽粒中含氮量升高,氮随玉米的生长发育开始从叶片向籽粒中转移。不同时期施氮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很大,方差分析F=9.6830**;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处理5(十二叶)时期施氮肥产量最高,分别比其它处理(4、1、6、7、2、3)增产5.65%、7.42%、8.50%.8.65%.4.14%、5.09%。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效果,在延津县砂质潮土上开展了氮(0、90、180、270kg/hm2)、磷(0、90kg/hm2)、钾(0、90kg/hm2)的配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较对照增加2.43%~17.44%。氮肥处理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较对照增产6.89%、8.76%、12.57%;配施P 90kg/hm2或K 90kg/hm2后,与单施氮肥增产趋势一致,且以配施磷肥增产效果较好,较对照增产7.36%~13.58%;氮磷钾配施处理效果最好,玉米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其增产幅度分别比相应单质氮、氮磷配施和氮钾配施增产4.87%~8.03%、3.86%~4.56%和7.10%~8.21%。其关键在于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强,百粒重增加。其中玉米茎粗较对照增加0.04~0.45cm,有效穗长增加0.10~1.82cm,百粒重提高2~10g。对土壤耕层养分分析表明,氮磷配施对砂质潮土培肥具有积极效果。与播种前比,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0.16~0.92g/kg,相应氮磷钾配施处理分别增加水解氮7.2~21.7mg/kg、有效磷0.73~0.94 mg/kg、有效钾0.1~1.3 mg/kg,仅氮磷配施处理有效钾降低明显,分别减少0.2~2.8mg/kg。说明科学施肥不仅能够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利于土壤培肥。考虑综合效益和肥料成本,建议采用N270P90K90配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分析华北地区在氮肥施用条件下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玉米的产量效应,旨在明确不同条件下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优化华北地区玉米综合管理措施,发挥氮肥增产效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运用了Meta分析方法将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有关氮肥施用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数据库包括中英文论文62篇,可进行分析的试验数据583对。【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P<0.001;lnR++=0.331 6),平均增产率达到39.32%。影响华北地区氮肥效应的最关键因素为施氮量,其次为种植制度、氮肥种类和灌溉方式。若土壤基础肥力较高应减少氮肥投入;华北地区玉米平均施氮量在161 kg N/hm2左右时增产效应达到最大;采用轮作制度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增产率,其中粮棉轮作下增产率最高,为82.74%,高出玉米连作56.77%;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增产率可达到79.48%;滴灌措施下平均增产率达到42.90%,比传统灌溉高出18.8%。【结论】施氮量和种植制度是施氮对玉米增产效应的重要解释变量。应综合考虑土壤肥力条件,采取...  相似文献   

15.
中、低产田土壤肥力较低,在磷、钾基本满足水稻高产的情况下,施氮及硼、锌对水稻有效穗、株高、穗长、实粒数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高、中、低3个施氮水平(505.35,450.36和401.85 kg·hm-2)情况下,施硼肥比不施硼锌肥分别增产11.7%,13.64%和12.87%,施锌肥比不施硼锌肥分别增产6.45%,8.68%和8.33%,施硼锌肥比不施硼锌肥区分别增产13.00%,15.29%和10.42%。甬优12等品种施氮量多,其产量就高,氮肥肥效最高为施硼锌肥,高氮比低氮增产8.96%,中氮比低氮增产5.28%,其次为施硼,第三为施锌,最低为不施硼锌肥。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46-1650
在驻马店地力为中低水平的砂姜黑土上进行玉米小麦田间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区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只施用磷钾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玉米增产幅度为19.4%~41.8%,小麦增产幅度为35.4%~50.1%;小麦玉米2个试验点控释肥一次性基施处理产量达到最高,玉米达到8 803.5,9 137.0 kg/hm~2,与等氮量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91.5,289.5 kg/hm~2,小麦达到7 736.0,7 816.5 kg/hm~2,与等氮量处理相比提高了50.0,53.0 kg/hm~2,且控释肥处理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玉米产量显著提高,说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可降低20%的施氮量,而小麦产量下降,说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减施氮肥存在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17.
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旱作区玉米施肥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缓释氮肥和常规氮肥不同用量和施用时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施N 75~225 kg/hm2时,同一施氮水平下,缓释氮一次性基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氮肥2次施肥,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呈先增后减趋势。在300 kg/hm2高施氮量下,常规施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具有明显的优势,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19.0%,缓释氮处理玉米产量有所下降。综合考虑,缓释氮一次性基施省工省时,符合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计品种与氮磷不同组合施肥的小区试验,进行了不同玉米品种耐肥性试验,并采用典型品种进行了氮磷单施与配施的营养遗传性状试验;同时选择7个玉米品种的父母本在氮磷单施和配施为试验地土壤最大施肥量下培育的21个品种中的12品种,分别在氮磷单施各195 kg/hm2和氮磷配施为试验地土壤最大施肥量的组合处理上进行了产量比较试验,以探索高产玉米品种营养性状与基因型表达的关系,为诊断玉米营养遗传性状基因型及杂交培育高产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玉米品种最大施氮量介于35.0~601.5 kg/hm2;登海605玉米品种氮磷配施产量比氮磷单施分别增产19.8%和17.5%;而京科665和金满囤2个品种单施磷比单施氮和氮磷配施增产25%~40%。父母本氮磷配施杂交制种的玉米品种,氮磷配施种植比氮磷单施种植增产,如鑫源596氮磷配施种植分别较氮磷单施种植提高9.4%和11.2%,较相同父母本单施氮杂交制种品种氮磷配施种植增产39.5%;父母本单施磷下杂交制种的品种却以单施氮种植产量最高,反而比氮磷配施下还增产(强盛2号增产17%),但氮磷配施制种品种的产量也以氮磷配施下种植最高。玉米品种高产性状可能是父母本在特定施肥结构下某些基因杂交响应的表达结果。玉米品种耐肥性和养分利效率可能受品种最大施肥量和施肥结构影响下的营养遗传性状表现基因所制约,施肥则是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转化的养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控释氮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养分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连续7年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施用控释肥田间定位试验玉米收获后土壤样品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条件对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硝铵态氮累积和分布、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夏玉米与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籽粒减产,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最高增产幅度分别为6.0%~287%、5.5%~71.9%。等氮条件下,施用控释氮肥可以增加土壤中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减少肥料养分的淋溶与挥发损失,从而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控释氮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上一次性基施取得高产的小麦最佳施氮量范围为120~240 kg/hm~2,玉米最佳施氮量范围为150~300 kg/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探究长期覆膜和施用有机肥对春玉米产量、品质、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长期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试验设4个处理:覆膜,不施氮,作为对照(F);不覆膜,施氮225 kg·hm-2(N);覆膜,施氮225 kg·hm-2(FN);覆膜,施氮225 kg·hm-2,并施有机肥(FSN)。2020和2021年在玉米吐丝期(R1)和收获期(R6)分别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并按器官分类测定不同部位的氮含量,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结果】(1)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能使产量进一步提高。不覆膜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106%—176%,覆膜处理在此基础上产量增加21%—75%,在覆膜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后进一步增产6%—8%。(2)施氮条件下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施用有机肥后二者进一步得到提高。(3)不覆膜施氮处理的粗蛋白含量为8.67%—8.94%,施氮条件下覆膜使粗蛋白含量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