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超铭 《广西林业》2013,(10):40-43
在隆林县金钟山自然保护区的茫茫原始森林里,栖息着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生性机警,前年有幸到隆林金钟山自然保护区采访,得知《中国绿色时报》摄影记者曾在该保护区几次野外守候一个多月都没有拍到黑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humiae,属于鸡形目雉科,体型较大,体长约为55厘米,最长可达90厘米,柄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开阔林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部和广西西部,以及紧邻中国的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东部以及泰同西北部。  相似文献   

2.
潜伏金钟山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北部隆林县与西林县交界处,是黑颈长尾雉的重要栖息地。我作为G-Trace绿足迹团队一员到达金钟山的时候,正是山上各种野果开始成熟的季节,其中的野樱桃果更算得上是黑颈长尾雉及其他雉类在这个季节最喜欢的食物之一了。  相似文献   

3.
我区最西部闻名遐尔的金钟山,座落在隆林县境内,海拔1836米。在它的茫茫林海中栖居着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属鸡形目、雉科,它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之一。其已被列入国际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联盟1982年出版的红皮书中,它在我国的分布区十分狭窄,仅分布于桂、滇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重点保护对象即黑颈长尾雉、苏铁、鸳鸯西南种群以及其他野生生物资源现状,并对保护区的面积适宜性、科学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等保护属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和黑麂。古田山是白颈长尾雉分布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地区,也是黑麂在全国两个集中分布区中较大的一个。早在半个世纪前,古田山就已针对白颈长尾雉和黑麂开展了研究。但在常规的野外调查中,研究人员始终很难发现它们。最近10年间,古田山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可在野外24小时无人为干扰的条件下持续监测白颈长尾雉和  相似文献   

6.
黑颈长尾雉     
<正>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黑长尾雉、黑颈长尾雉、铜长尾雉——全世界的5种长尾雉,中国就有前4种,前3种还是中国特有鸟类。黑颈长尾雉虽然印度等国也有,但它最主要的分布地也是在中国。长尾雉的起源中心可能在中国西南部的武陵山区,并有可能先分化出白颈长尾雉祖种和白冠长尾雉祖种。黑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和白颈长尾雉可能由白颈长尾雉祖种分衍产生。铜长尾雉和白冠长尾雉可能由白冠长尾雉祖种分衍产生。  相似文献   

7.
黑颈长尾雉     
对许多人来说,黑颈长尾雉是个陌生的名词。这种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中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以及广西西部一隅。鉴于它是世界级的濒危动物,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将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栖息于森林之中,种群数量极少,加上在繁殖季节它又不象其它雉类那样大声啼叫,难怪很多人无缘见其尊容。黑颈长尾雉雄鸟与普通雉鸡的雄鸟体形相似,但黑颈长尾雉的尾羽比雉鸡的尾羽要长得多。雄性黑颈长尾雉头顶为橄榄褐色,颈部、喉部和上胸部呈亮黑蓝色,上背、两翅和胸、腹部是具金属光泽的暗粟红色,下背和腰呈灰白色而具蓝色斑纹,翅膀  相似文献   

8.
寻找黑颈长尾雉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据有关资料记载,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已被列入了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在中国则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60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禹黎贡山西坡的腾冲大塘采集到一只雌鸟标本。自此,就没有再见到过关于这里的黑颈长尾雉的报道。为了打开心中的这个结,我决心去寻找黑颈长尾雉。走进大塘,向有经验的猎人询问,所有的人都回答没有听说过黑颈长尾雉。失望之际,我才想起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地称黑颈长尾雉为地花鸡。果然,问起地花鸡几乎无人不知,一位姓李的老乡…  相似文献   

9.
为更深入地了解黑颈长尾雉的生存需求与适应机制,找出影响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主要空间因子,本研究以黑颈长尾雉及其同域分布雉类为研究对象,比较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初步构建了黑颈长尾雉的空间生态位雷达图模型。结果表明,3种雉类的15个生态因子中生态位宽度均无小于0.1的生态因子,生态位宽度高于0.8的因子黑颈长尾雉包括坡度、坡向以及距耕地距离;3种雉类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均大于或等于0.67。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黑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主要空间因子为距水源距离、距小路距离、距空旷地距离、距耕地距离和乔木平均高度。研究发现,3种雉类在栖息地空间因子的利用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其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但在食物资源维上产生分化,导致物种之间生态位的分离,避免竞争实现共栖。空间生态位雷达图模型表明,黑颈长尾雉空间生态位在具体的环境中其空间利用方式不尽相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黑颈长尾雉的空间生态位也有所不同。不同样方和季节的空间生态位相应调整说明黑颈长尾雉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脉的中段、迪庆州的德钦县境内。保护区最高海拔为5430米,最低海拔为2 030米,相对高差达3 400米。复杂的植被垂直分布,南北并列的高山、峡谷为雉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使其成为我国雉类最多、最集中的保护区,是名副其实的雉类乐园,是国内外雉类研究的理想基地。截止2000年,在190 144公顷的保护区内已记录到11种雉类,占国内雉类分布总数 49种的 22.4%,相当于我国中部几个省雉类分布的总和。现已记录到的一类保护雉类有黑颈长尾雉、雉鹑;二类保护雉类有淡腹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黑颈长尾雉春夏夜栖地特征与差异,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建议。【方法】2012年春季和夏季,通过直接观察法测量12个黑颈长尾雉夜栖地,利用无线电遥测跟踪黑颈长尾雉(6♂,2♀)测量34个夜栖地,其中春季20个,夏季26个。【结果】对春季和夏季的夜栖树进行卡方检验表明,春季和夏季的栖树选择差异不显著(χ~2=0.34,P=0.51),黑颈长尾雉主要以油桐为夜栖树,其次为西南木荷、杉木和云南松。栖树选择与样地内乔木的数量和种类相关性很低(r=0.401,P=0.028)。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黑颈长尾雉春季和夏季夜栖地数据的差异性,除了灌木盖度、栖树胸径、栖枝上方盖度和栖枝高度存在差异性(P0.05),其余生态变量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影响黑颈长尾雉春季和夏季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夏季为栖枝因素、地理性因素和干扰因素;春季为栖枝因素和安全性因素。【结论】黑颈长尾雉春夏季节夜栖地的特征有差别,夜栖树微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影响夜栖地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安化县是湖南重点林业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陆生野生动物191种,其中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白鹇、红腹锦鸡、勺鸡等21种.近年来,安化林业部门将野生动物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各项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4月10日,以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白颈长尾雉、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开化县2011年爱鸟周启动暨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授牌仪式在开化县城荷花广场隆重举行,开化县被正  相似文献   

14.
春暖花开,树杆枝头早已绽满绿色的枝芽……绿城人起得更早了,都说是春天催的,鸟儿叫的。人们常看到成群的鸟儿在树枝间飞舞,悠闲觅食的白鸽在草地上踱来踱去……鸟儿们喜爱这家园。在占全国鸟类总数43.8%的我区鸟类当中,观赏鸟有近200种。其中,留鸟117种,夏候鸟16种,旅鸟13种,冬候鸟50种,在全区都有分布的达121种,是全区鸟类总数的38%。常见的优势种类有鹭类、雁鸦类、猛禽类、杜鹃类、翠鸟类。珍稀种类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雕、黄腹角雉、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等4种,二级保护的有鹰、、雉等37种。…  相似文献   

15.
八桂羽族     
八桂大地上,飞翔着550多种美丽的鸟类,有些是珍稀濒危的,如金雕、黄腹角雉、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黑脸瑟鹭、海南虎斑。有些鸟类美得惊人,画眉、红嘴相思鸟、黑喉噪鹛、银耳相思鸟等都是广西著名的观赏鸟类。  相似文献   

16.
《广西林业》2011,(6):F0002-F0002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美丽的桂林,地处世界上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华中南区,总面积151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96.71%,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该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银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金雕、林麝、豹、白颈长尾雉4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5种,占广西区公布的147种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的51%。  相似文献   

17.
<正>安化县是湖南重点林业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陆生野生动物191种,其中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白鹇、红腹锦鸡、勺鸡等21种。近年来,安化林业部门将野生动物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各项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侦办破坏野生动物案件。通过开展严打整治,坚决打击猎杀、经营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定期对全  相似文献   

18.
《湖南林业》2005,(7):F002-F002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永顺县东南部,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4800公顷,其中核心区6133公顷。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片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区内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珙桐、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3种,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保护动物68种。  相似文献   

19.
4月10日,以"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白颈长尾雉、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开化县2011年"爱鸟周"启动暨"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授牌仪式在开化县城荷花广场隆重举行,开化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巡视员陈建伟,  相似文献   

20.
据1998年春、冬季两次全市野生动物调查结果,郴州市现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鹳、云豹和华南虎共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红腹角雉、白鹇、草、游隼、大鲵等3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又以隼形目8种、雀形目7种、裂形目7种、形目6种,鸡形目6种为多。另有多种属于有益的和有经济价值的省级保护动物,主要为鹭类、蛇类、蛙类、啮齿类,并有珍稀特有种莽山烙铁头蛇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