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落花后到套袋前,需要防治的主要病害有: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烂果病、苹果炭疽病三种。一、发病规律 1.斑点落叶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春梢期的幼嫩叶片,形成病斑,严重时造成落叶。另外,斑点落叶病还可侵染幼果,在果面上形成小红点,导致果面不洁净,降低套袋果等级。 2.轮纹烂果病  相似文献   

2.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流行历史较短、危害严重的早期落叶病。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是主栽品种新红星等元帅系的重要病害。该病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导致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降低。斑点落叶病菌容易侵染富士、元帅系苹果的果实,在果面形成  相似文献   

3.
1发病的原因苹果生长发育期间高温多湿是斑点落叶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另外,栽培品种、管理技术及果袋质量与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1.1病原菌的侵入斑点落叶病以菌丝体潜伏在落叶中越冬。春季降雨后,病菌孢子开始在落叶中传播,一般在苹果树花后,对新梢进行初次侵染,受害  相似文献   

4.
1“四病”问题 套袋红富士易出现红点病、黑点病、苦痘病、烂果病。黑点病主要由粉红单端孢霉菌和顶孢头霉菌侵染或康氏粉蚧及药害(例乳油类农药堵塞呼吸孔果点变黑,或含锰、锌、铜等重金属农药以及悬浮率差的农药使皮目细胞死亡)引起。红点病主要由斑点落叶病菌引起,果面产生针状病斑。苦痘病主要是缺钙引  相似文献   

5.
赵玲 《河北果树》2014,(5):45-46
<正>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苹果褐纹病、轮斑病,可造成大量落叶,发生时间早,危害时间长。1症状主要危害嫩叶、果实和枝条。1)叶片受害初期,出现褐色圆形斑点,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圈,边缘清晰。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大病斑,叶片枯焦脱落。2)果实受害后,在果面上产生直径2~3 mm褐色斑点,斑点周围出现红色晕圈。3)枝条受害后,产生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2发生规律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为苹果链格孢强毒株系,病菌在病枝、病叶上越冬。次年苹果展叶后,病菌产  相似文献   

6.
苹果斑点落叶病专用药剂用药适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有10%多氧霉素(宝丽安)、50%扑海因、70%乙锰混剂等。这些药剂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好,可控制住病害的发生为害,而对其他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常被称为斑点落叶病专用防治药剂。斑点落叶病菌对这几种药剂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每年的用药次数不能太多,一般控制在全年用药3—4次,其他时间喷洒广谱性杀菌剂,起到一定兼治作用。另一方面,这些药剂的田间持效期又比较短,基本只有10天左右,而斑点落叶病菌在田间的侵染期和发病期长达100多天,因此试验提出这类专用药剂的用药适期,是生…  相似文献   

7.
百泰是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杀菌剂。它含有最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活性成分F500,可同时具有阻止病菌侵入、防止病菌扩散和消除体内病菌的多种作用.以及独特的作物保护作用。苹果斑点落叶病既危害叶片又危害果实。为探讨其防治斑点落叶病的效果.2007年我们对60%百泰WG在苹果树上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套袋红富士苹果红点病和黑点病发生较重,一般园片病果率占30%左右,个别园片达70%以上,发生该两种病的果实价格大幅下跌,严重影响经济收入。搞清这两种病害的致病原因并进行有效防治,是当前果业生产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1致病原因分析套袋红富士苹果红点病及黑点病的致病原因有:(1)红点病由苹果斑点落叶病所致。套袋果刚摘袋时果面上无红点,但采后3~4天就会出现。经过检测分析,发现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说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是造成红点病的一个病原菌,该病原菌主要在谢花后至套袋前侵染幼果。(2)黑点病主要病因,一是由缺钙引起苦痘病…  相似文献   

9.
苹果轮纹烂果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是危害苹果的两种主要病害。目前 ,防治这两种病害主要采用有机合成杀菌剂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的方法。然而 ,在果实膨大后期喷布波尔多液 ,会严重污染果面 ,使果面失去光泽 ,并出现药斑 ,商品价值降低。采取果实套袋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而果实套袋后 ,果面虽然鲜艳 ,但缺乏光泽 ;如果果袋质量不好 ,还会出现果实的黑点病 ,导致果品质量下降。因此 ,既要保证果实不受病菌侵染 ,又要保持果面鲜艳光洁 ,就成了优质果品生产中的一道难题。果康宝的出现 ,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  果康宝 (山西太原大正种子公…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生物学特性,总结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症状特点及在烟台地区的发病规律,提出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斑点落叶病和轮纹病、炭疽病是危害苹果的主要病害。就套袋苹果而言,谢花后(5月上中旬)至套袋前(6月中下旬)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斑点落叶病和轮纹病、炭疽病同时发生,陆续侵染春梢期嫩叶和幼果。若套袋前用药防治不当,病菌一旦侵入幼果,最终仍会导致烂果。 苹果病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药剂防治提倡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根据套袋苹果目标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物  相似文献   

12.
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梨黑星病是近年来在陕西果区连续发生和流行的两种重要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是在苹果树上流行历史短、为害严重的早期落叶病,常造成叶片早落,削弱树势,降低当年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花芽形成。由于防治其他早期落叶病的农药对其防效甚差,因此造成的损失特别严重。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叶、果、芽、花和新梢。在流行年份若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叶片提前大量脱落,严重削弱树势;果实染病,果面布满黑斑,甚至畸形、裂果,轻则降低果实等级,重则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两种苹果早期落叶病比较及褐斑病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早期落叶病分为斑点、圆斑、轮斑、灰斑和褐斑落叶病,陕西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类型是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以富士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发病严重,以元帅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和斑点病都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入夏后,青岛地区降雨频繁,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上呈大发生趋势。据调查,2005年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较重的果园,苹果展叶后就有病斑,6月上旬病斑增多,在秋梢生长期间,如果防治不当,感病后可一直延续到10月,并危害摘袋后的果实,形成针状小红点,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1)发  相似文献   

15.
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果实轮纹病、炭疽病、锈斑、药斑等逐渐成为影响苹果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的初侵染都在幼果期,此期使用常规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容易使果面产生锈斑和药斑,有些已对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降低了防治效果。大生M—45喷施2小时后,就能在苹果叶面、果面形成一层能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膜。这种膜不仅能防止病原菌的  相似文献   

16.
用30%福连悬浮剂防治苹果腐烂病、枝干轮纹病和斑点落叶病.结果表明,该悬浮剂400、600倍液对腐烂病菌的抑制效果分别为96.37%和85.08%;休眠期喷施600、700倍液,对铲除病瘤内轮纹病菌的效果为81.05%和68.42%;生长期使用800和1000倍液喷雾,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为83.84%和86.65%.  相似文献   

17.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近几年早期落叶病中发生最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在陕西渭北果区南缘水灌区危害更重,常常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影响树体生长、花芽形成和果实产量及品质。该病主要危害嫩叶,也危害嫩枝和果实,展叶后15~20天内的叶片极易受害。果实受害在近成熟期。过去常用的杀菌剂波尔  相似文献   

18.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alternataf.sp.mali)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辽西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为害较重,它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许多苹果园病叶率在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2005年我们用8种杀菌剂分别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  相似文献   

19.
2%宁南霉素水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Altemaria mali Roberrs的强毒株系侵染造成的病害,是苹果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不仅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近年来研究表明,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面红点病多为斑点落叶病菌所致。特别是新红星品种是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高感品种,若防治不力,就会引起早期落叶。为探讨对该病更有效的药剂,我们在2004年预备试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对黑龙江强尔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2%宁南霉素水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4~2005年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主要存在于地面落叶病斑上和树上病枝病斑上,以菌丝形态越冬,翌年开始产生大量病菌孢子进行初侵染,直至6月份雨季到来前。5月中旬树上新病斑开始产生孢子,7、8月份为孢子散发高峰期和发病盛期,叶龄30天以内的嫩叶易被侵染,8月中旬孢子散发开始下降,8月下旬后发病减少。病的流行与降水、雾露、树龄、树势及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