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鱼病的综合预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病防治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生产环节。水产养殖的实践证明,鱼生病以后,由于环境及鱼类自身的原因,治疗十分困难,有些鱼病根本无法治疗,因此预防鱼病非常重要。鱼病发生是病原体、养殖环境和鱼类自身抗病能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鱼病的预防必须从消除病原体,改善养殖环境、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提高鱼类抗病能力等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综合预防,才能达到有效预防鱼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鱼消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病的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着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注重鱼病的预防。安全、合理地进行消毒,是有效预防鱼病发生和蔓延的关键技术,以下就池塘养鱼消毒技术作一介绍,以期为预防鱼病发生,提高鱼类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病因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大,鱼类病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腐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4.
吴非 《农家致富》2004,(16):44-44
鱼病的发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鱼病是否会发生:一是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来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条件下.鱼类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这就说明有鱼病发生的可能。二是从鱼类的活动情况来判断。若有鱼类在水中或水面离群独游、行动迟缓或者停浮岸边:有的鱼类表现为急躁不安,在水中狂游、打转、  相似文献   

5.
陆刚 《新农村》2023,(10):28-30
<正>众所周知,水产养殖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产业,在养殖过程中鱼病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养殖效益和成败,做好鱼病防治尤为重要。鱼病防治关键是预防,以防为主。以下介绍鱼类肠炎病和水霉病两种常见典型鱼病的防治措施。1.肠炎病鱼类肠炎病在各水产养殖区均有流行,常见的肠炎病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罗非鱼等,鲢、鳙少量出现,严重时全部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养殖户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鱼病是否会发生: 1.从养殖鱼类的吃食情况来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条件下.鱼类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这就说明有鱼病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鱼病的生态预防,是一种利用鱼类和养殖水体的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按照鱼类的生态习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及鱼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进行防止鱼病的产生,控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灭鱼病的方法。现简单谈谈养鱼生态防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池塘养殖鱼类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鱼病的发生,鱼患病后活动失常,摄食减少或停止,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造成其大批死亡.现将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是影响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对鱼病进行防治时,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鱼类生物出现了抗药性,不利于鱼病的防治。本文通过对鱼病防治过程中的抗药性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抗药性的措施,为水产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是影响养殖产量的重要因素。对鱼病进行防治时,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鱼类生物出现了抗药性,不利于鱼病的防治。本文通过对鱼病防治过程中的抗药性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抗药性的措施,为水产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年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精养鱼塘发展较快.但是精养水体鱼类一旦发病,往往难于治疗.损失极大。随着精养鱼塘的日渐老化.鱼类发病的机率也日益增加,鱼病防治成本越来越大。下面就如何在养殖中预防好鱼病谈几点用药技巧。  相似文献   

12.
正就当下淡水养殖中鱼病防治情况而言,养殖户有限的资金投入和诊断技术的落后,及鱼病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鱼病一旦爆发,就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保障自身利益,养殖户要能及时对鱼病做出诊断,并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1鱼病发生的诱因鱼病的发生主要受环境、鱼类的抗病能力和病原体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包括人为因素、水质、水温这几种。养殖户在捕捞鱼类和清塘时可能会损伤部分鱼类,不及时处理会  相似文献   

13.
正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鱼类的病害防治是困扰养殖户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池塘老化和普遍采用高密度养殖,造成鱼类病害频频发生,给养殖业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何减少鱼病的发生,促进养殖鱼类健康生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切实加强鱼类病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阐明池塘养殖鱼类的致病因素,疾病的诊断及主要防病措施。说明只有明确池塘养殖鱼类真正的致病因素,才能正确地诊断和尽早地防治鱼病,以减少或避免因鱼病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青海地区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鱼类养殖也成为了其中的一种致富手段。但是由于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低和养殖管理不科学等,很容易引起鱼病的发生,从而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影响经济效益。本文立足于此,浅谈病鱼特征、分析染病原因,并进一步探究池塘鱼病的防治措施。在青海地区的鱼养殖过程中,大都是以家庭池塘的养殖模式,而鱼养殖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与鱼的健康与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经济效益看的越来越重,池塘养鱼管理不科学、技术不达标等养殖问题也逐渐凸显,造成了鱼病频繁发生,给青海地区鱼养殖户造成很大困扰。1池塘病鱼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提升水产养殖鱼的经济效益,便需要针对鱼病采取良好的防治措施。鱼病的发生会打击水产养殖户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增强水产养殖鱼的经济效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鱼病防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旦养殖鱼发生疾病蔓延的现象,不但会对鱼类的存活产生致命性的打击,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针对鱼病可采取"防"和"治"两种措施,切实保证鱼类的健康,更好的维  相似文献   

17.
李云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00-301
精养高产是目前池坝塘水产养殖的主流趋势,鱼病的发生不仅影响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还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祥云县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类病害的种类、发病过程、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鱼病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以期为全县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陆刚 《新农村》2023,(11):29-31
<正>鱼病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疾病或蔓延,不仅对鱼类的存活是一场致命性的打击,还关系着养殖户的切身利益,需抓住防与治这两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采取对症下药的防治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健康和养殖户利益。下面介绍鱼类烂鳃病和寄生虫病2种常见典型鱼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  相似文献   

20.
徐承旭 《新农村》2005,(12):21-21
鱼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是防止鱼病发生,抑制鱼病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