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句容养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10 7头 ,其中种公鹿 48头 ,成年母鹿 3 1头 ,仔鹿 2 8头。 2 0 0 0年 8月 10日晨 ,发现 1头母鹿和 1头仔鹿突然死亡 ,同日下午有 5头母鹿死亡 ,11日有 2头母鹿和 1头仔鹿死亡 ,12日有 2头母鹿和 2头仔鹿死亡。 10日下午 ,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 ,微生物学检查 ,诊断为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经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鹿群发病急 ,病程短。个别鹿从出现症状到死亡 ,不足 2h。大多数鹿病程在 12~ 2 4h。开始鹿表现为精神沉郁 ,采食量下降 ,怕动 ,反应迟钝 ,鼻镜干…  相似文献   

2.
香日德农场饲养梅花鹿已有十年历史。开始养鹿只有十头,其中公鹿四头,锯茸时采用吊架人工锯茸。但近年来锯茸量成倍增加,沿用吊架显然是个问题,先后曾经出现过因用吊架而促使公鹿受伤,胃出血、肺气肿,甚至造成死亡的不良后果,锯茸人员也受不同创伤。同时给鹿发病后带来种种治疗上的困难。一九七九年,我们应用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麻醉锯茸,首先考虑到高原气候的种种不利因素,研究了最安全的麻醉剂量。初次用两头失去生产性能的母鹿作试验,在取得初步试验成效的基础上,先后将43头次梅花公鹿作了以锯茸为主的麻醉保定试验,现将一些初步认识和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县养鹿场在1985年5月11—13日三天中死亡白唇鹿10头。其中育成公鹿1头,成年公鹿9头。该场有鹿七百多头,分马鹿、白唇鹿、梅花鹿三群饲养,围栏放牧。每日每鹿补料6斤,早晚两次饲喂。饲料为外购的颗粒饲料和碎玉米,用铁槽盛装,以水冲泡,早泡晚喂,晚泡次晨喂,习以为常。鹿死亡的前一天,即5月10日降大雪。11日下午死亡4头,12日死亡4头,13日死亡1头。据工人说,上月也在一场大雪后,马鹿群中死亡成年公鹿5头,症状与这次死亡的白唇鹿相似。生前症状:据介绍,鹿发病急迫,突然浑身发战,张口伸舌,呼吸困难,眼结膜  相似文献   

4.
本市养殖户刘某在饲养梅花鹿41只,其中成年公鹿14只,成年母鹿12只,育成鹿7只,仔鹿8只。2012年7月26日清晨,发现3只4锯公鹿死在圈中棚舍内,还有2只大锯别公鹿出现呼吸促迫、流涎、两眼赤红等现象。请兽医诊断,认为鹿群出现了肠毒血症疫情。  相似文献   

5.
<正> 1.发病情况 多年来腐蹄病是我场鹿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多见于成年公鹿,常发生于锯茸后期的九月至次年二月间。如八二年有7头鹿患腐蹄病,死亡5头。八三年高达16头,占总数的12%。  相似文献   

6.
1生理特点 茸鹿的一般性成熟期,母梅花鹿约在16月龄左右,个别发育良好的鹿7个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公梅花鹿为20个月龄左右;马鹿约为28个月龄,但有部分鹿16个月龄即达到性成熟。适宜的初配年龄,母梅花鹿为16个月龄,公鹿为40个月龄(3锯公鹿);母马鹿为28个月龄,公马鹿40个月龄(3锯公鹿)。  相似文献   

7.
某鹿场养鹿已有30多年,从未发生过炭疽。每年注射羊肠毒血症、猝狙、快疫三联苗和狂犬病疫苗,但从未进行过炭疽免疫。该场共养鹿1030只,其中公鹿664只,母鹿366只,另外还有未分群的当年仔鹿150只,分养在31个圈舍中。每年于5月下旬开始锯茸,从未出过大问题。一、发病经过1986年7月17日一只锯茸后的公鹿突然民发病,约半天后死亡,此后,陆续死亡,有时一天死2—3只,24天内共死22只。另外,在本次炭疽流行过程中还感染了两名饲养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崇礼县某综合养殖场饲养的54只梅花鹿(其中公鹿7只,母鹿29只,仔鹿18只)。2001年10月19日晚上突然有9只鹿发病,当晚死亡1只公鹿,10月20日死亡2只公鹿,10月21日死亡1只公鹿。该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发病前饲喂过经粉碎的带棒青玉米。二、临床症状鹿发病突然,死亡快,病初东张西望、奔跑、鸣叫、惊恐不安、回头看腹、腹痛、腹泻、离群呆立,腹泻,排出酱红色水便。2~4小时后,步态不稳、呼吸加快、全身肌肉震颤、倒地、四肢划动、眼球转动、磨牙、头后仰、口腔黏膜苍白、…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梅花鹿生产与育种的主要技术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COPAQ/386 20E微机和夏普5100生统计算器,根据动物数量遗传学与群体遗传学的有关原理和计算公式,并按“国标”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养鹿业的生产实际,对新近培育出来的“长白山品系梅花鹿”的公鹿群结构,生产利用年限,种公鹿的种用年限及寿命,上锯公鹿的鲜茸重和茸尺,畸型茸率;母鹿繁殖指标及仔鹿初生重;鹿只死亡率;世代间隔,留种率,茸重的选择差及提高百分率,遗传力和重复力等生产与育种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东丰县某鹿场圈养梅花鹿1,099头,其中有成龄公鹿585头。从1986年6月6日开始锯茸‘至7月23日,锯茸鹿共死亡23头,经诊断为炭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1986年6月23日下午,1头于6月20日锯茸的公鹿突然死亡,至7月2日陆续死亡8头,但未能引起场方重视。7月3日又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 9月下旬至 1 0月中旬 ,安徽五河某养鹿场相继出现 1头 6月龄幼鹿和 1头怀孕母鹿突然死亡 ,其后 2周相继出现 2头幼鹿死亡和 1头种公鹿死亡病例 ,1 0月上旬幼年鹿群出现多头幼鹿不明原因的拉稀 ,渐进性消瘦 ,死亡 1 0头幼鹿、2头成年母鹿 ,幼鹿发病率达 5 7.8%,死亡率高达 32 .1 %。经本场技术人员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 ,于 2 0 0 3年 1 0月 2 1日到我院就诊。1 发病情况  9月下旬 ,幼鹿群中出现少数幼鹿食欲减退、拉稀 ,大便中有少量黏液 ,并可见尚未消化的饲料 ,继而在幼鹿舍内的鹿粪中发现乳白色、能蠕动的、扁平的米粒样物。发…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情况 1991年5月在农2师30团10连鹿场(该场养塔河马鹿273头)给10头周岁公鹿做初角茸劈叉手术,其中1头鹿术后第12天发现破伤风症状,因治疗无效于病后第7天死亡;1996年石河子市西公园动物园鹿苑于6月13日、17日先后给两头公鹿锯茸应用云南白药后,外敷纱布以尼龙纤维缠绕结扎草桩止血,因用力大使皮肤勒伤,未及时解除致该两头鹿发生破伤风,其中1头5岁公鹿在术后第13天发现症状,因病情严重经血清等治疗无效于发病后第8天死亡,另1头3岁公鹿与5岁公鹿同天发现症状(仅表现食欲减退,采食、…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上共有鹿科动物47种,其中我国就多达15种。我国家养茸用鹿主要有梅花鹿和马鹿,经多年的人工培养已形成新的品种(或品系),对促进我国养鹿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人工饲养的主要茸用鹿品种简介如下,供新上养鹿户在生产中参考:   一、 梅花鹿   我国梅花鹿共有6个亚种,现在饲养的全部是东北亚种梅花鹿,已分布全国各地。   1、双阳梅花鹿:双阳梅花鹿是在双阳型梅花鹿的基础上人工培育而成的品种,1986年通过品种鉴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的特点,成年公鹿体高在101-111厘米之间,体长103-113厘米左右,体重约130千克;额宽平,身宽深,身上白花大而鲜,茸粗长,肥嫩上冲。鉴定时1-10锯公鹿平均鲜茸重2.9千克以上,58.2%公鹿鲜茸达3千克。母鹿繁殖成活率达82%,仔鹿初生重5.62-5.76千克,遗传性稳定,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方某鹿场,饲养水鹿、梅花鹿360多头,1978年11月初,鹿群开始发生锥虫病,12月大批感染,至1979年春,死亡大小鹿只近70头。发病公鹿产茸量与质明显下降,梅  相似文献   

15.
梅花鹿幼鹿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首先通过幼鹿日粮调配寻求最佳合理的日粮配合,首次制定出了幼鹿发育阶段精料年供量曲线。通过对幼鹿采用直线培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中日增重提高35 % ,初角茸产量提高了3 倍,头锯茸产量提高了77-9 % ,创造了历史最高产,幼公鹿出生5 个月开始产茸,幼母鹿培育至17 个月即可参加配种,配种准胎率100 % ,仔鹿成活率达到92 % 。  相似文献   

16.
梅花母鹿配种前的短期优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丰县鹿业发展局所属的西丰县谦益参茸场,现有人工驯养的梅花鹿1100头,其中成年母鹿存栏320头,是西丰梅花鹿新品种的核心群之一。鹿群公鹿产茸量平均单产成品三叉茸达1.3kg/头,母鹿繁殖成活率2001年已达82.1%,位於全国的前列。其原因之一是对母鹿在配种前实行“短期优饲”。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天气突然变冷,我县公园饲养的2头当年生的梅花鹿及1头成年公鹿,发生剧烈下痢,经过7天的治疗和精心护理,2头痊愈,1头幼鹿死亡.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梅花鹿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茸鹿品种,现存栏70万只左右,各地梅花鹿生产性状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自然交配繁殖,高遗传力的优良种公鹿利用效率低,品种改良速度缓慢所致。人工授精技术是养鹿业最具价值的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能充分利用优秀种鹿的基因资源,极大提高繁殖效率,是改良低产鹿群,提高鹿茸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常规的人工输精需要母鹿群进行发情鉴定,这对大规模、群体数量较多的现代化养鹿场是  相似文献   

19.
1充分发挥最优秀种公鹿的作用我国马鹿最高产的塔河种鹿160号单产鲜茸重27.74千克,清源马鹿大0号九锯单产鲜茸26千克。哈特产所96-13号马鹿初角茸10.4千克、头锯8.76千克、二锯14.8千克、三锯16.4千克、四锯19.7千克,四项均打破世界记录。2002年清源200号马鹿五锯茸鲜重达22.85千克,梅花鹿96号种公鹿1992年单产达15千克。由于采取新的育种手段,高产种公鹿出现的越来越多。这些高产的种公鹿用于自然本交仅负担15~20头母鹿的配种任务,而人工输精却可负担300~500头,同时冻精可保存30年。即采精的这头种公鹿总共可利用40~50年,大大延长了高产…  相似文献   

20.
成年茸鹿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公鹿1.1生茸期 公鹿在生茸期不仅要提供自身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得满足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梅花鹿三锯公鹿茸平均每天增长鲜重30.0克,东北马鹿1—11锯鹿茸日增鲜重55.3克。因此,生茸期必须有较高的营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头、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在23%,三锯鹿应在21%时对体增重和生茸最佳。同时还应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在生茸之前(梅花鹿于2月末、马鹿于1月初)精饲料量应逐渐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