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表明,硝磺草酮与烟嘧磺隆、莠去津配伍使用,扩大了硝磺草酮的杀草谱,提高防效7~10个百分点;混配施药还减少了烟嘧磺隆的用量,降低了玉米药害,增强了玉米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玉米田茎叶处理除草剂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唑嘧磺草胺、唑草酮和噻吩磺隆等与不同用量HA桶混使用效果的测定,初步明确了上述除草剂推荐剂量下对玉米田主要杂草的生物活性以及HA对其活性的影响,除烟嘧磺隆外,硝磺草酮、唑嘧磺草胺、唑草酮及噻吩磺隆等除草剂推荐剂量苗后单独使用对已萌发的稗草、牛筋草控制效果不理想,药后30 d生物量积累的控制效果低于70%。0.2%HA显著提高了硝磺草酮的除草活性,药后30 d对杂草生物量积累的控制效果较硝磺草酮单独使用提高10%~50%,有助于降低硝磺草酮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硝磺草酮的除草活性及对玉米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茎叶喷施硝磺草酮对反枝苋、稗草和千金子的活性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对玉米和反枝苋、千金子、稗草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6.73、5.95、5.34。说明硝磺草酮对玉米和杂草的选择性很强,可安全地使用茎叶处理法防除玉米田杂草。  相似文献   

4.
两种除草剂对水葫芦和大薸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枯叶指数、枯柄指数、新根抑制、鲜重防效等指标,评价480g/L灭草松水剂和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葫芦及大薸的防除效果。盆栽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葫芦和大薸新根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药后10d,LC50分别为14.22和7.21mg/L;480g/L灭草松水剂对水葫芦和大薸鲜重的毒力较强,药后10d,LC50分别为548.22和3.49mg/L;药后20d,LC50分别为53.28和3.31mg/L;而2种除草剂对水葫芦叶片、叶柄和大薸的叶片毒力均较低,其中480g/L灭草松水剂对水葫芦叶片和叶柄毒力优于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dLC50分别为94.40和93.43mg/L;对大薸叶片毒力较强的是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20dLC50为165.07 mg/L,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防治效果,可适当提高剂量或进行混配处理。  相似文献   

5.
2006—2007年于北京市海淀区试验地开展了硝磺草酮对玉米不同品种的安全性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碧护对药害的缓解作用方面的研究。以华北地区主栽的4个玉米品种为试材,按常规栽培习惯进行种植,小区面积60m^2。玉米4—5叶期,以0、105ga.i./hm^2、210ga.i./hm^2、420ga.i./hm^2、840ga.i./hm^2的剂量喷施硝磺草酮,施药7d后再按0和30g/hm^2的制剂用量喷施碧护。硝磺草酮的喷液量为600L/hm^2,碧护的喷液量为300L/hm^2施药后2d,玉米叶片的PPM值迅速降低,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恢复,但不同玉米品种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以白糯6号对药剂最敏感,需要10d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甜单8号次之,需要8d才能恢复;滑丰986和郑单21相对不是很敏感,需要6d恢复。处理后3~4d,玉米在硝磺草酮作用下,叶片白化,随用药量的增加而药害程度加重。硝磺草酮对玉米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4个玉米品种的株高和鲜重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不用药的对照。喷施了碧护之后,玉米恢复程度有所加强,玉米株高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以各助剂临界胶束浓度(CMC)为参考,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6种喷雾助剂对硝磺草酮防除禾本科杂草稗草及阔叶杂草反枝苋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各助剂的CMC值与硝磺草酮药效之间的关系。从助剂改变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接触角与最大稳定持流量两个方面,分析了6种助剂对提高硝磺草酮除草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6种供试助剂添加浓度在不小于其CM C值时即可明显提高硝磺草酮在杂草上的有效沉积量,且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硝磺草酮对稗草及反枝苋的除草活性,对稗草的鲜重抑制活性比对反枝苋的高;其中GY-Tmax和S903效果较好,其次是GY-T12和QS-304,OP-10与S625效果略差。6种助剂通过降低药液在两种杂草叶片上的接触角、增大药液对靶标植物的最大稳定持流量,可提高硝磺草酮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7.
苗期施用硝磺草酮易对鲜食玉米品种和自交系造成药害。鲜食玉米对硝磺草酮的不同响应差异可能归因于除草剂代谢效率的不同。本研究从氧化损伤和光合抑制角度阐述了不同耐药性鲜食玉米对硝磺草酮的响应差异。利用RNA-Seq技术对耐性和敏感玉米在硝磺草酮处理和未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从生理和分子水平揭示鲜食玉米对硝磺草酮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硝磺草酮处理导致敏感玉米自交系叶片中积累更多的活性氧,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最终植株干枯死亡;而耐性玉米自交系在硝磺草酮处理后植株生长正常。本研究中,共鉴定到7985个差异表达基因,敏感玉米中上调表达基因4020个、下调表达基因3450个,而耐性玉米中上调表达基因526个、下调表达基因49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功能注释 (GO) 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学过程中;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 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类代谢等相关通路;筛选到Zm00001d042099、Zm00001d044157、Zm00001d007462、Zm00001d002436、Zm00001d021804、Zm00001d042541、Zm00001d040764、Zm00001d032828和Zm00001d020544共9个可能参与除草剂代谢的潜在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自交系玉米地除草剂和安全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交系玉米是玉米制种的亲本材料,自交系玉米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造成玉米制种地长期依赖人工除草,生产成本高;筛选可用于自交系玉米地的除草剂或安全剂对提高玉米制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和砜嘧磺隆6种玉米地除草剂单剂及添加复硝基酚钠或芸薹素内酯混剂处理5个自交系玉米品系,分别在药后10、20、30d目测药害情况,并于药后30d测定玉米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表明:自交系品系‘K1-1’、‘40’、‘522’对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2,4-滴丁酯和砜嘧磺隆不敏感,可在田间施用这些除草剂;但品系‘37’和‘10’对这些除草剂很敏感,施用后易产生药害。增施复硝酚钠会加重供试除草剂对品系‘37’和‘10’的药害,而增施芸薹素内酯可缓解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和2,4-滴丁酯对品系‘37’和‘10’的药害。进一步检测发现,芸薹素内酯可缓解硝磺草酮、乙草胺、莠去津和2,4-滴丁酯对品系‘37’和‘10’地上部鲜重和株高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自交系玉米地除草剂和安全剂的选择要因品种类型而异,要针对具体的品系研究专用的除草剂和安全剂组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12种除草剂对玉米田鸭跖草的防效。在玉米3~5叶期、鸭跖草3~7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施药后观察鸭跖草的药害症状并定时调查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苯唑草酮、硝磺草酮以及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对鸭跖草有较高防效。因此,防除玉米田鸭跖草可选择氯氟吡氧乙酸、苯唑草酮、硝磺草酮等除草剂单剂或含有以上成分的除草剂混剂。  相似文献   

10.
3种莠去津复配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莠去津对后茬作物的危害及环境的污染,选用3种莠去津复配制剂(20%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25%硝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50%硝磺草酮·莠去津·乙草胺悬乳剂)进行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研究,为田间合理选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显示,3种复配剂对玉米地田间杂草群体防效均较好,药后45 d杂草群体株防效在84.00%以上、鲜质量防效在97.00%以上,25%硝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对狗尾草防效较差,说明各复配剂能有效防除玉米地田间杂草且对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0.01、0.1、0.3、0.6、1 mmol·L-1等不同浓度外源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叶片及根系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玉米幼苗根系活力、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和根系相对含水量。外源0.01 mmol·L-1Na HS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叶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外源0.1 mmol·L-1和0.3 mmol·L-1Na HS预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叶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外源0.6 mmol·L-1Na HS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叶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但对根系脯氨酸含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b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外源1 mmol·L-1Na HS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根系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但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根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叶绿素b含量。这说明,低浓度硫化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干旱胁迫下植株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从而维持自身的水分平衡,提高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钙对NaCl 胁迫下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钙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2 (4 mmol/L)供应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玉米叶片和根系中的SOD和POD活性,随着Ca2 浓度增加根系中CAT活性增加,叶片CAT活性有所下降。增加Ca2 浓度,根系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高(2~4 mmol/L)后降低(6mmol/L)趋势,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a2 浓度增加而降低。表明适量的Ca2 供应可提高玉米幼苗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新型解毒剂T对异噁草松造成玉米药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植株叶绿素含量与荧光光谱特征动态变化,分析除草剂异FDB8草松和解毒剂T 对玉米植株的生理作用。随着除草剂浓度升高,叶绿素浓度下降,单位叶绿素荧光强度比不 断上升,而解毒剂T可缓解上述伤害。  相似文献   

14.
外源生长素对半海水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在盐渍环境下外源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以抗性玉米品种农大108为材料,研究了50%比例海水处理过程中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对玉米幼苗叶片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说明半海水胁迫可以加快叶片的衰老进程;补充使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后,丙二醛水平下降,其余指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中0.5 mg/L的吲哚乙酸处理组的衰老指标变化最明显,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可以延缓海水胁迫造成的植物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15.
烟嘧磺隆与氰草津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烟嘧磺隆与氰草津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有显著的增效作用。4%烟嘧磺隆30g/hm^2与4%氰草津300g/hm^2、450g/hm^2、600g/hm^2混用后15d和30d,对玉米田杂草的株防效均在90%以上。但在施药初期玉米下部叶片有黄化、枯死等药害症状。室内试验表明,烟嘧磺隆和氰草津混用对玉米的根长、株高和鲜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作用为相加或拈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宽叶酢浆草Oxalis latifolia为入侵云南玉米地的进境检疫性鳞茎类杂草?为筛选防治该草的高效除草剂, 室内测定了8种除草剂对宽叶酢浆草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用田间推荐剂量处理后30 d,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210 g/hm2)对宽叶酢浆草的鲜重抑制率超过90%, 硝磺草酮(202.50 g/hm2)?烟嘧磺隆(60 g/hm2)和砜嘧磺隆(25.13 g/hm2)处理的鲜重抑制率超过85%, 苯唑草酮(27 g/hm2)?莠去津(1 875 g/hm2)和2甲4氯钠(1 201.20 g/hm2)处理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1.29%?76.36%和70.71%?1/4草甘膦推荐剂量(712.50 g/hm2)即可彻底杀死宽叶酢浆草?推荐剂量的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砜嘧磺隆?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苯唑草酮和2甲4氯钠处理后30 d, 宽叶酢浆草的繁殖抑制率分别为100%?100%?98.17%?98.17%?90.87%?83.56%?81.74%和56.17%?其中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1/16推荐剂量(13.13 g/hm2)和草甘膦1/8推荐剂量(356.25 g/hm2)对宽叶酢浆草的繁殖抑制率仍超过90%?结果表明上述除草剂均可用于玉米地宽叶酢浆草的防除?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控制宽叶酢浆草生长和繁殖效果最优, 硝磺草酮?砜嘧磺隆和烟嘧磺隆也是优良的备选玉米宽叶酢浆草防治剂?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大型移动防雨棚开展玉米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通过分析玉米叶片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揭示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后玉米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当光合有效辐射(PAR)过高时受到强光抑制作用Pn略低,干旱胁迫后受光抑制影响较对照明显;干旱胁迫对玉米光合能力的影响表现为:拔节期>乳熟期>苗期;复水10d后光合作用略有恢复,但恢复较缓慢.2)不同发育期受到干旱胁迫后均表现为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升高的趋势,但拔节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苗期、乳熟期更加敏感,下降和升高幅度更大;复水后,叶绿素荧光参数虽略有恢复,但短期内难以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8.
80%烟嘧磺隆WP、25%砜嘧磺隆DF、15%甲基磺草酮SC、10%硝磺草酮SC、10%硝磺草酮SC+80%烟嘧磺隆WP混用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及凹头苋、酢浆草等阔叶杂草防效优良。除70.5%哈利WG、42.5%氯氟比氧乙酸+2甲4氯EC观察到玉米根部有联合成板根的药害症状外,其余试验药剂未见对玉米有明显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9.
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复水后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胁迫后复水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对照则为单峰曲线。轻度5 d胁迫处理的叶片在复水后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均高于对照;轻度10 d和重度5 d处理在午前较低而在午后高于对照,但重度10 d处理则低于对照。轻度胁迫处理复水后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叶绿素(a b)总量均可超过对照,表现出超补偿效应,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则低于对照。复水短期内胁迫处理丙二醛(M DA)浓度均低于对照,后期则高于对照。长历时水分胁迫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和干物质累积量,而短历时胁迫处理与对照接近。  相似文献   

20.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甲基磺草酮36%油悬浮剂在春玉米田茎叶喷雾施药,防除春玉米田多种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30d,株防效均在9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7%以上,80~200mL/667m2对玉米安全,从成本考虑,建推荐剂量为100~120mL/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