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设施农业土壤农膜残留特征,采用大田监测的方法调查了扬州市广陵区6个设施农业监测点土壤中的农膜残留量。结果表明: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广陵区土壤农膜残留量平均值依次为1.635、2.010、1.005、0.600 kg/hm2,变化区间依次为0.240~3.315、0.525~6.570、0.585~1.365、0.390~0.810 kg/hm2。其中,种植西瓜的土壤4年农膜残留量依次为1.575、1.620、1.575、1.425 kg/hm2,种植番茄的土壤4年农膜残留量依次为3.315、1.230、1.200、1.305 kg/hm2,种植茄子的土壤4年农膜残留量依次为0.150、0.750、0.660、1.875 kg/hm2。可知,广陵区设施农业土壤的农膜残留量总体较少,需要从宣传引导、技术支撑、政府管理等途径强化农膜残留管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努力下,设施农业因其直接经济效益得到广泛的发展。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农膜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截止到2020年我国农膜的数量达到238.86万吨,与20年前相比,增加了78.87%,其中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738.68万公顷。农膜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收效益的同时,也给土壤、作物、大气带来了影响,尤其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治理是事关耕地土壤质量、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农膜种类和使用情况,简要分析了农膜对土壤、作物、大气带来的影响,并对残膜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残留水平及其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选取黑龙江和河北等使用农用地膜的典型地区,对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农用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地块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残膜尺寸大小一般集中在5~15cm左右。农用地膜使用后,其表面出现龟裂、分层现象。黑龙江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中土壤残留地膜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122.3、3660.1和2497.3g·hm-2;河北保定、邯郸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及作物田土壤残留地膜的水平分别为5629.5、7369.5和2821.8g·hm-2,两地区使用农膜地块残留地膜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土壤。研究结果还表明,河北受调查的三种农田农用地膜平均残留水平普遍高于黑龙江相应农田残留平均水平,两地对照土壤中平均残留水平均很低。  相似文献   

4.
一、残留农膜对环境的主要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也随之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农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今年元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消息,反映山西省近十年来共向农田投放农膜达十多万吨,而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农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不能被收回,致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农作物收成。连续使用两年农膜的小麦田,每亩残留农膜碎片6.9公斤,小麦减产约9%;连续使用农膜5年的小麦田,每亩残留农膜碎片达23公斤,小麦减产26%。这是一条值得重视的消息。目前,全国各地使用农膜的面积很大,从菜地到大田都有应用,每年使用大量的农膜。由于回收农膜(特别是回收残留芷地中的碎膜)  相似文献   

6.
农业清洁生产下的农膜污染防治措施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清洁生产是我国低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限于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在农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农膜覆盖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技术,但土壤中的残留农膜也会造成土地污染,影响持续性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农膜污染危害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全文介绍了农膜污染的危害,概括了当前我国农膜污染的现状,总结了农膜污染的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7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制定了《农膜回收行动方案》。2018年10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膜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本文作者通过对盐城市农膜生产使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土壤地膜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主要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存在问题,综合上述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膜的长期使用,庄浪县的农膜残膜率达40%,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地造成了较大的污染,给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作者从庄浪县农村残膜污染的现状及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庄浪县加强农村残膜污染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丽 《新农业》2014,(18):33-33
<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地膜覆盖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导致了土壤"白色污染"问题,即残膜污染。1残留农膜对环境的危害1.1对土壤的危害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土壤含水量下降,甚至  相似文献   

10.
农膜的使用对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但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土壤的破坏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建立旧膜的回收机制,减少土地的污染,保护环境,促进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农业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宁夏西吉县农膜使用的现状以及废旧农膜的残留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植烟土壤主要问题及其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实现优质烟叶生产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烟叶可持续生产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当前我国烟区植烟土壤普遍存在的连续植烟、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农膜残留污染等问题及其危害和应对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同类基础研究及优质烟叶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增加,"白色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回收废旧农膜,对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搞好农村节能减排、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有重要作用。一、农膜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的危害由于农田地膜结构稳定,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在土壤中长时间存留,残留地膜对农业生产及农村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覆盖农业”产生的废农膜长期残留在土中,对耕作、土壤都有不良影响,被称作为“白色污染”。废农膜回收再加工可供生产多种民用压塑制品,很适合中、小乡镇企业和一些个体户经营。废农膜清洗后再进行加工,耗水、费工,成本较高,下面介绍一种废农膜不加清洗直接塑化的加工法。 1.晾晒抖土:初回收的废农膜,表面附着的泥土、水分占总重的50%以上。经晾晒反复翻抖,使泥土、水分减少到30%以下,并拣去除废农膜(高压聚乙烯制造)以外的一切杂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膜、化肥及农药等农资使用量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蔬菜尾菜、生物秸秆废弃物不断增大,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污染土壤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亟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实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技术在增温、保墒、除草以及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果毋庸置疑,但随着地膜使用范围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地膜残留于土壤中,带来一系列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开展农膜回收是控制农田残膜污染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农膜使用基本情况和抽样调查情况,以及农膜回收利用项目应用技术及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达拉特旗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大,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摸清达拉特旗主要覆膜农作物耕层土壤地膜残留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加强地膜残留污染的监管、防控及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武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膜、化肥及农药等农资使用量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蔬菜尾菜、生物秸秆废弃物不断增大,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污染土壤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急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污染防治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内容。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八项措施补短板,其中两项涉及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盐城市通过技术培训、开展土壤地膜残留调查、加强舆论宣传、技术集成示范、市场监督管理、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等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农膜被广泛应用,残留农膜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农膜颗粒对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少有研究。本研究以3种粒径[4目(4.75 mm)、10目(2.0 mm)、30目(0.6 mm)]农膜颗粒为材料,在农膜浓度、初始pH、吸附时间、Cd2+初始浓度及不同老化方式的农膜颗粒等因素上探讨农膜颗粒对Cd2+吸附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吸附模型拟合等解析3种粒径农膜颗粒对Cd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农膜颗粒对Cd2+的吸附能力与粒径大小成反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揭示对Cd2+的吸附规律;硝酸老化农膜颗粒较原农膜颗粒吸附容量减少了50.10%,过氧化氢老化农膜颗粒较原农膜颗粒吸附容量增加了21.36%。研究结果可为残留农膜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机制与污染防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全生物降解农膜田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聚乙烯农膜为对照,研究了生物降解农膜对作物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作物生长速度(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性状及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农膜和普通聚乙烯农膜一样,能起到保温、保水作用,能促进作物生长速度,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生物降解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