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2.
不同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苜蓿草、玉米秸秆、麦草的不同配比,制成不同培养料来栽培双孢蘑菇,探讨在合成堆肥中添加苜蓿草、玉米秸秆;改变培养料配比对蘑菇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30%的苜蓿草和70%的麦草为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生物效率最高,其次是30%的玉米秸秆和70%的麦草,以10%玉米秸秆和90%麦草最差。试验表明,苜蓿草和玉米秸秆是双孢蘑菇优质培养料;但是苜蓿草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4.
6.
7.
采用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结果表明,麦草羊粪培养料表现出菇早,产量9.36kg/m2,纯收入29.56元/m2,产投比为4.75,经济效益最佳;玉米芯羊粪培养料表现出菇晚,产量10.04kg/m2,纯收入29.53元/m2,产投比为3.78,单菇重达到20.61g,适合鲜销,适宜在玉米芯资源较多地区推广;而麦草合成培养料虽投入成本低,但产量也低,产投比只有2.88。 相似文献
8.
9.
10.
以4个双孢蘑菇菌株As2796、W192、W136、W20为材料,观察其在杏鲍菇菌糠栽培基质上的发菌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4个供试菌株在杏鲍菇菌糠基质上均可发菌,表现最好的为W192菌株,其菌丝发菌速度快、长势强、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短(19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5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丝发菌速度较快,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0 d,发菌至出菇时间分别为46 d和47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较差的为W20,菌丝发菌速度慢、长势弱,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1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9 d。子实体表现最好的为W192,其菌盖大小适中且厚,直径为3.85 cm,厚度为2.16 cm,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质最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盖厚度分别为2.13 cm和2.14 cm,直径为3.89 cm和3.25 cm,菌柄略细微长,菇质中等;较差的为W20,菌盖薄且小,厚度为2.10 cm,直径为3.13 cm,菌柄细长,菇质较差。W192产量最高,达到53.44 kg/m~2;其次为As2796和W136,分别达到46.73 kg/m2和44.43 kg/m~2;产量较差的为W20,仅42.53 kg/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