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风气流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机械风和不同环境自然风气流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该文利用自主开发的自然风模拟系统,采用3种气流类型、7种气流形式,通过人体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工况的机械风和不同环境的自然风的吹风感和热舒适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90%以上的受试人员能较容易地区别出模拟自然风与机械风及普通模拟风之间的气流差异,70%的受试者可以区分出不同自然环境自然风气流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温度环境下,90%的受试人员选择模拟自然风作为自己最喜爱的气流形式,自然风气流在吹风感和可接受性方面的综合评价都优于其他形式的气流.   相似文献   

2.
自然风吹风的人体热舒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吹风方式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吹风方式不仅可改善人们的吹风感受,也可提高人体热舒适的温度上限,降低空调能耗。因此,对自然风吹风的人体热舒适研究可增强人们对合理吹风方式的认识,有助于改进室内空调设备,促进空调设备的人性化设计,提高室内温度环境品质。本文提出了舒适性自然风的概念,总结和分析了自然风与机械风的气流运动参数特性,指出环境与心理因子应作为自然风吹风舒适性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蒸发与吹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不同吹风时间及吹风强度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在此模型中,土壤水分蒸发量W与时间对数(1nt)呈直线正相关.吹风时间和吹风强度对土壤水分初始蒸发量影响较大,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强度减小.同时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吹风强度与土壤水分蒸发关系的研究表明,当初始含水量较高时,吹风强度越大,水分损失量越大;反之,水分损失量越小.  相似文献   

4.
夏季舒适的办公条件影响着办公人员健康和工作效率,而办公室内空调送风口布置是影响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筑节能和高效利用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了不同送风口位置下办公室空气的对流、传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和以温度k-ε为变量的能量守恒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FVM)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求解,模拟4种不同送风口位置下办公室内的温度场和流速场,并对距离地面k-ε高度处温度场和速度矢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ss4送风口设计使得办公室内大部分区域的温度在24℃~26℃之间,且温度场分布比较均匀,送风口冷空气与室内空气对流作用强。该研究方法提出了满足规范要求和人体舒适度要求的优化空调送风口设计,为相关系统的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Fanger热舒适方程以及热舒适评价指标PMV为理论依据,对不同墙体结构、外围护结构面积、室外采暖温度的房间模型中各种不同位置的人体舒适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计算出一定条件下保持人体热舒适所需的室内温度,着重揭示了冬季外围护结构内表面冷辐射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从而为暖通设计人员选择合理的室内采暖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日光温室不同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日光温室作物-环境湿热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7%和4.1%,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模拟不同通风形式下温室内的气流和温湿度分布情况,比较分析不同的通风形式对室内湿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通风形式会影响室内气流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从而影响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变化。仅开启上通风口通风时,室内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气候分布均匀,整体变化较小,适宜冬春季节或清晨傍晚室内温湿度较低时的通风要求;仅开启下通风口通风时室内温湿度分布模式均匀性最差,进风口处的温湿度明显低于北墙,且进口存在涡流,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上、下通风口均只开一半通风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39.3℃和25%,上、下通风口均全开时作物区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为36.8℃和23.7%,较于前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降低了2.5℃和1.3%,适宜于炎热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降温除湿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喷淋与吹风对热应激肉牛生产性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30头体质量、月龄和日增质量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A(对照组)、B(间歇性喷淋吹风组)、C(吹风组)3组,进行47d(预试期7d,正试期40d)的环境调控试验,每日定时测定畜舍内外的温、湿度和试验牛只的基本生理指标,定期测定每头试验牛只的采食量和体质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1)与A组相比,B、C 2组14:00时肉牛的呼吸频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B组的降低幅度最大;14:00时3组肉牛的直肠温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B、C 2组14:00直肠温度的升高幅度较05:30时有所降低。2)B组的日均采食量比A组极显著提高了19.55%(P<0.01),比C组提高了6.67%(P>0.05);C组比A组显著提高了12.07%(P<0.05)。平均日增质量方面,B组比A组显著提高了18.52%(P<0.05),比C组提高了5.79%(P>0.05),C组比A组提高了12.04%(P>0.05)。3)B、C 2组的头日毛盈利比A组分别提高了13.08%和7.99%。【结论】炎热夏季,在肉牛舍进行间歇性喷淋吹风和吹风,可不同程度地缓解肉牛的热应激,提高肉牛的经济效益,且以间歇性喷淋吹风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噪声对人体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研究了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噪声暴露时间对人体平衡的影响 .结果表明 ,噪声强度对人体动摇的左右轨迹长和动摇速度等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对前后轨迹长和总轨迹长指标影响效果不显著 .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 ,动摇总轨迹长、前后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和动摇速度呈现线性增加趋势 ,从 90dB(A)开始人体动摇明显增大 .噪声频率对人体动摇的总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动摇速度、前后轨迹长等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但人体动摇值与噪声频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增加关系 .5 0 0和 10 0 0Hz条件下人体动摇较大 ,而 2 0 0 0Hz时较小 .噪声暴露时间对人体动摇的总轨迹长、左右轨迹长、前后轨迹长和动摇速度具有显著影响 ,在较短暴露时间内 (本实验为 12 0s) ,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人体稳定性有所增加 ,说明人体平衡功能对噪声具有一个适应过程 .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实际花卉温室中夏季机械通风温度场和气流场对于花卉作物生长的影响,采用流体力学软件ANSYS FLUENT 19.0对温室进行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通过在温室中布置温度测点,分析夏季机械通风模式下的温度分布规律;采用k-ε模型(RNG)对温室室内小气候进行模拟,离散纵坐标(DO)辐射模型进行室内辐射模拟,控制算法采用PISO算法,压力分散采用体积力加权法;设置求解器进行稳态分析,变量残差收敛的标准设为10~(-4)。在试验条件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拟速度场误差范围在0.5%~24.6%,模拟温度在实测温度附近波动,RMSE=1.982 6,MAE=2.153 4,温度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最大值小于2.5℃。模拟结果表明,夏季机械通风情况下温度场分布较均匀,适合花卉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CFD模拟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在温室冬季供暖及温室夏季通风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利用CFD研究温室室内环境的方向:结合不同地域的气象条件进行模拟研究;考虑作物对温室环境的影响,使模拟结果更贴近实际;在进行温室内温度分布方面的研究的同时,建立一些新的模型,开展室内湿度分布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的概念,阐述了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的方法及其作用,介绍了一种新的围护结构动态热特性辨识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节能型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本研究运用传热学和生物环境工程学的理论,建立了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动态数学模型。其目的是通过模型求解,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的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变化规律,为温室结构的优化及环境调控技术的改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般公司动态资本结构模型研究,结合我国房地产公司运行特性,对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特性进行了分析:即将公司负债分为金融性负债和经营性负债。建立了房地产公司动态资本结构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据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当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较强且比较稳定时,通过增加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均可使股权收益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且经营性负债率对其影响较大;当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较弱且波动性较强时,通过增加经营性负债可以提高股权收益率,但提高的幅度非常小。  相似文献   

14.
MAPP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9、9~28、28~35、35目)对麦秸纤维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MAPP的添加量为2%时,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减小;当MAPP的添加量增加到5%、10%时,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增加。②在麦秸纤维-聚丙烯体系内添加MAPP后,麦秸纤维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约1℃,结晶度增加了4%~8%;麦秸纤维以28~35目的形态作为聚丙烯基体的增强材料时,其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为122.7℃,结晶率达到45.8%。③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峰温分别为355和460℃。④麦秸纤维以纤维束的形态分布在基体聚丙烯中起增强作用,在整个体系内,麦秸纤维局部团聚且断裂明显。添加MAPP后,有利于基体物质在麦秸纤维表面的均匀覆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声发射技术应用于陶瓷材料研究领域,通过由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滤波器,主放大器,信号形成器,时基计数器组成的声发射检测系统,精确地测定了陶瓷材料在热应力作用下裂纹生长,扩展的动态过程;发现陶瓷材料在冷却过程中声发射计数率的峰值约为加热过程的400倍,陶瓷材料在热应力下微裂纹的形成,生长主要发生在冷却过程中;当晶粒尺寸减小时,材料的微裂纹扩展,蔓延逐渐被抑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首次研制了建筑热工用动态热流计,设计并制造了标定装置,研究了以系统辨识理论为基础的标定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动态热流计及其标定方法的可靠性,标定实验结果表明,热流计动态特性及温度误差均能满足建筑热工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依据经典热力学理论,提出了太阳真空集热管真空度检测的负压腔原理,并建立了理论数学模型。同时运用现代气体动理论,分析了负压腔测量系统模型的动态特性以及分子平均速率、热导率以及空间布置等特性参数对真空度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活化磷肥的磷素释放特性、肥效及活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活化磷肥的磷素动态释放特性、分子结构及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的作用和肥效。【方法】采用连续浸提、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热热重联用仪和盆栽试验。【结果】连续浸提表明,两种活化磷肥连续6次水溶性磷的累积释放量是磷矿粉的3.29、3.59倍;活化磷肥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发生化学作用,而且活化磷肥中H2PO4-特征吸收谱加强,并出现新的H2PO4-特征吸收谱,使磷矿粉中的磷向有效状态转变;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活化磷肥的磷肥利用率、玉米生物量显著高于磷矿粉,甚至高于过磷酸钙。【结论】与磷矿粉相比,活化磷肥的水溶性磷含量、生物量和磷肥利用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地表温度反演及热力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合肥市为研究区,使用Landsat ETM+、Landsat TM遥感数据以及相关的统计年鉴、气象数据,采用单窗算法对研究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得出合肥市地表温度分布图,并对地表温度数据行标准化处理,划分热力景观类型,得到多年的热力景观类型分布图。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景观分类图进行景观指数计算及分析,研究合肥市热力景观格局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合肥市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10年都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现象;从2002年到2010年,热岛区域在1999的基础上逐渐扩张,2010年热岛强度整体上有所降低,高温区域比较分散;在斑块类型水平上,中温区、次高温区和高温区的斑块面积比的比重逐年增加,1999年、2002年和2006年低温区为优势热力景观类型,到了2010年则变为中温区;在景观水平上,最大斑块指数逐年减小,研究区域景观不再由少数热力景观类型所控制,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逐年增大,热力景观异质性增加;城市化发展等人为因素是热力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基质容积含水量对温室网纹甜瓜叶面积动态生长过程影响的模拟模型.通过不同种植期,不同基质容积含水量处理试验,定量分析了温室网纹甜瓜的出叶数、叶片长度和叶面积指数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构建了水分影响下温室网纹甜瓜叶面积形成过程模型,并利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分不影响甜瓜的出叶数,但随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