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清代是书院儒学传播的最重要时期之一,清代书院对士人日常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日常讲学承担了书院的主体教育职能,无疑成为书院最主要的儒学传播途径。其特点是“半教半学”,非常重视师友砥砺、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使生徒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藏书、刻书是书院的重要特征,也是儒学传播的重要途径;祭祀作为书院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立儒家道统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从精神信仰层面传播儒学。此外,书院还通过命名题额、嵌碑立石、匾联语录等多种环境熏陶途径将生徒纳入到儒学的精神世界中。  相似文献   

2.
"东亚书院与儒学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功举办。这次会议以多学科、多视角、新方法研究为特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书院本身、书院与儒学的关系、韩国书院研究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学术交流。对韩国书院的研究是这次会议的亮点,而对中外书院的比较研究将成为以后书院研究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南宋统治者为稳固其统治,通过政治打击、科举等手段频繁“禁学”,使新儒家的政治地位边缘化。而新儒家为获得发展空间,选择书院作为研究与讲学的基地,不仅书院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书院也从官学的替代机构向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儒学传播的机构转变。不少信仰新儒学的书院生徒通过科举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为新儒学的合法化提供了更坚实的政治基础。“嘉定更化”之后,随着新儒家地位的巩固,书院不仅得到了新儒家的重视,而且逐渐为官方认可。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书院形态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除授受儒家学说的教学型书院外,佛道的宗教书院、官员休憩的园林书院、宗族的祠堂书院等以不同形式存在。书院形态的多样性因社会向慕、威权压力和书院的民间性等原因而发生。认识书院形态的多样性,对从整体上把握书院发展史,认识书院文化形成的多元取向,形成多学科交叉的书院研究或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乡村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朝鲜时代后期的韩国书院问题,书院与乡村社会的有机关系特别是与乡村统治势力之间的互动值得关注。从书院与乡村社会史、乡村统治的演变与书院组织机构、书院的本家化倾向等入手,皆是展开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朝鲜时代的书院讲会产生于16世纪后半初期, 进入17世纪初期,成为书院讲学的主要方式,并形成一种制度。18世纪以后,书院教育中讲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朝鲜时代的书院讲会基本上与明清时期中国书院的讲会大同小异,但还是从几个方面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儒学知识生产、创新、积累与传播的机构,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与重要象征。书院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是影响当地文化地理格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书院建立数量的多少,反映了儒家文化在一定区域中空间拓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书院的发展,又可以改变该区域内主流的儒家文化与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等非主流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地区的文化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日本书院”的教育特征,无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学习,是为了教育,认为藩校、乡校、塾、诗子屋等近代化教育前人机构为书院,简素书院即为现代书院教育,并概述了日本近代化后的书院教育。  相似文献   

9.
沉寂近百年之后,明代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城镇官府书院向平民百姓开放,乡村书院大量出现,山林布衣、乡村长者、普通百姓、佛教僧侣都可以进院听讲,甚至登堂讲说。这是宋元时期罕见的现象。书院讲学以化民成俗为主要目的,讲求日用百姓之学,服务于乡村民众的文化建设,出现了儒学诠释的平民化倾向。书院讲学的平民化,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也使教育与学术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建水是云南较早接受儒学文化的地区之一。元代就建有庙学,明代始建崇正、景贤书院,崇儒重道、著书讲学之风兴起。清代又分别兴建崇文、焕文、曲江书院。一时书院兴起、人文荟萃,遂有“滇南邹鲁”“临半榜”之称。通过追本溯源,分析建水书院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对滇南明清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就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教师素质和要求、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六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应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效率极其低下,而总的教育资源又严重不足。要在总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提高外语教育效率,就必须对外语教育投入效率进行研究。本文作如下阐述:调整外语教育投入结构,加大中小学阶段的投入;开放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以后阶段的外语教育,实行外语教育市场化,外语服务行业化。应实事求是地对待学习外语迫切性的问题,处理好外语教育与整体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教育绩效评估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绩效指标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中被普遍认可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绩效指标概念和内涵的分析,论述了绩效指标得以在高等教育评估方法中独占鳌头的原因,以及绩效指标在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指标体系建立和使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耿广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91-19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该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抓好教育 ,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学习体会到 :学习贯彻《谈话》精神 ,要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要坚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成人中专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给思想教育和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同时重视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理念的演进--兼论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实践的每一步发展和变革,都伴随着大学理念的演变和争论。同样,大学理念的每一次转变也都对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向,大学理念的多元并存与分化则是大众化阶段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模式的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着重阐述了与创业教育模式相关的几个概念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的模式,以此作为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方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130-131,88
在高校德育工作不断深化的同时,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运用心理学的理念,科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二者相结合的模式,将会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