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洁  刘莉 《甘肃农业》2010,(5):52-53
周格泰是台湾著名的音乐电视导演,他所执导的音乐电视都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被人们称为"音乐电视叙事大师"。用音乐讲故事是周格泰导演最擅长的手法。作为传统听觉艺术与现代影像技艺完美结合的产物,音乐电视的叙事需要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和谐统一,才能表现出音乐电视作品的主题。本文试图从音乐的内在节奏和情绪起伏与影像技艺的外在节奏变化,浅析周格泰导演执导的音乐电视作品在节奏营造和主题变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台湾农业探索》2014,(1):57-57
<正>为方便外食民众辨别餐饮食米来源并多加消费台湾米,"农委会"现针对100%使用台湾米之餐饮业者推动标示"台湾米标章"。根据统计,台湾人每天外食比例高达七成,在2013年进口米混充国产米事件过后,外食餐饮米食来源已成为社会当前最热门话题。为使民众认同台湾好米,并建立"餐饮业者选用100%台湾米、民众外食消费100%安心"之形象,"农委会"现已推出"台湾米标章",并由100%使用台湾米之餐饮业者标示使用,供外食民众识别进而增加台湾米消费量。现首波已建立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霍桑的作品<红字>中关于自然法则与社会法则的对立描写最为突出.在作品中,霍桑十分深沉地表现了加尔文教的统治对人们的摧残和留在人们心灵上的烙印,描写了宗教压抑下的变态心理,思想矛盾和生活悲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自己的思想里也充满了矛盾,充满了消极处世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意识.他经常陷入苦思冥想,执着于加尔文教义上的"恶"的概念,并往往从这一观念出发来看待社会现象,把一种具有神秘含义的恶当作造成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这可能是由于作者一方面身受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极其普遍存在的宗教的熏陶和影响,另一方面作者本人对自由和个性解放有着强烈的要求.然而,自始至终,霍桑站在自然法则的一边,热情地赞美野蔷薇及人们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本文拟从社会学及心理学入手,对作者创作的心理历程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多批判了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表达了其强烈的正义感及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其语言特色表现为幽默讽刺,前期作品以幽默风趣见长,后期则以辛辣讽刺闻名。本文将对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讽刺语言风格进行简要分析,并剖析其中的思想内涵及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建安以来,女性被两汉经学束缚的肉体和心灵逐渐得到解放,女性追求婚恋的快乐、感情的满足,成为普遍的愿望,这种心理则通过民歌表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具体作品出发,通过她们对爱与恋的吟唱,结合当时的经济、文化、社会风俗,探究女性复杂而微妙的婚恋心理。  相似文献   

6.
广西师范大学联合台湾多所高校开展了"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意愿"调查,据统计,台湾青年对赴大陆就业创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同意意愿。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统计性描述的方式对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主要驱动因素、行业选择、就业类型、创业方式及地域选择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影响因子的分析,探究其赴大陆就业创业原因,给桂台两地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引进带来启示与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呈现出不同形象。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是复杂的,有着特定的发展过程:从光复初期日本形象的多元化,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作品多以"反日"为题材,再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作品中的日本殖民者形象被国民党"殖民者"形象代替,直到今天某些台独分子表现出"日本情结"。而同样曾经历经日本殖民统治的香港却没有形成台湾人那样复杂的"日本情结",对战时日本的记忆更多表现为残忍、血腥和暴力的形象。这种差异的产生与台湾、香港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被殖民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王永梅 《甘肃农业》2005,(12):72-72
中国古代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对于人物的描写,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于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盛唐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画题,即所谓“绮罗人物”。其画题多为表现贵族妇女悠静闲散的生活情趣。其人物造型特点最突出的是“曲眉丰颊,体态肥硕,俊色浓艳”的仕女画。这种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画家及作品首推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周昉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民族气息,代表了唐代中后期的人物特点,不仅在当时照耀着整个画坛,也影响了唐以后的东方绘画。今天,当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人物绘画的基础上,更应创造出无愧于我们民族和时代的艺术作品来。  相似文献   

9.
刘斌 《农业考古》2015,(1):118-121
晚清时期,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造成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特殊的灾荒环境加上西学东渐的影响,造成民众心理的巨大变化。直隶是京畿重地,也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频繁的灾荒导致当地迷信崇拜心理进一步发展,造成"安土重迁"传统心理的变迁,也造成民众社会秩序观念的变迁。论述晚清直隶灾荒与民众心理的变迁,有利于从个案分析自然灾害与民众心理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审美距离"在文学批评中指作者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段来控制读者的情感介入,从而与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产生不同距离,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既能产生情感或心理上的反映,又能够客观地去理解作品,从而获得阅读快感,达到小说的美学效果。简·奥斯丁就是一位善于控制"距离"的大师,在小说《爱玛》中奥斯丁通过巧妙的叙述手法,运用内心观察和可靠的叙述者等修辞手段,恰如其分地控制了读者与主人公爱玛及作品之间的距离,使其时远时近,从而产生"张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快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发动对台湾的侵略,是近代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侵略,是日本对中国发动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序幕。由于日本的狂妄野心、狡猾无赖和清政府的软弱妥协、应对失策,结果以受害方中国向侵略方日本赔款换取日军撤出台湾,对以后中外关系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国际化、岛内政治生态失衡、政经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台湾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农民收入增幅减少,农业发展滞后,农业问题再次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对台湾新一轮农业问题的特征、成因和对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选取发生在1958年的第二次台海危机为案例,通过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处理台海危机的具体决策过程的细致考察,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公众舆论在美国对台政策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在危机爆发的最初阶段,公众舆论对台海危机可能引发中美之间的战争的高度担忧,使艾森豪威尔政府处理台海危机的难度加大,不得不将重点之一放在平息和引导公众舆论方面。危机的第二阶段,在公众舆论压力下,艾森豪威尔政府试图寻求避免因沿海岛屿问题而卷入冲突的解决之道;最后阶段,艾森豪威尔决定派国务卿杜勒斯亲赴台湾,以公众舆论为主要理由之一,最终压蒋介石从沿  相似文献   

14.
农业税费改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农业税演变和发展,对我国大陆地区农村税费改革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分析台湾运动休闲相关系所毕业生就业状况。了解台湾社会对休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就业趋向、就业质量等方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地区休闲相关本科就业趋向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餐饮类、旅游类、服务类行业,研究生就业趋向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教育类、服务类、餐饮类行业。而中国大陆则一边倒的均为教育类,分析海峡两岸休闲专业就业趋向现状及原因,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大陆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从农民收入构成和变化趋势以及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因此,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作用,应从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了解台湾食品安全相关现状,对于落实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增进海峡两岸食品安全沟通与互信,保障两岸人民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台湾目前的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卫生署和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等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以及台湾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质量认证体系,阐述台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在安全可靠供电的情况下,利用最大隶属度原理,仅对纯火电系统建立节约源并兼顾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实现有功负荷经济分配。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相互持股问题的规制处于空白之现状,文章借鉴国际上最新立法成果,分析了公司相互持股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规制公司相互持股问题的建议与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