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明云 《河南农业》2021,(11):16-17
乡村兴则国兴,实施乡村振兴战咯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前提基础。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咯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遇到了新的机遇,但是也遇到一些发展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农业经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时遇到的机遇和不足进行重点研究,有针对姓地制定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乡约文化作为传统乡村的一种社会自治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乡约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开拓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有必要对乡约文化的内涵和思想起源以及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探讨其推陈出新的路径,以促进乡约文化在当代乡村社会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乡村史研究是历史学研究中的显学与热点之一,当乡村问题贯穿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时,乡村史研究即兼具了历史价值与现实启迪的双重意义。王先明教授的新著《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一书从20世纪前半期乡村社会变迁入手,对乡村社会内部变动与整体趋向进行了详细的剖释,总结了中国乡村历史演变的普遍规律,极大地推动了乡村史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并为当代"三农"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历史借鉴。《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一书构建了乡村史研究的分析框架与话语体系,为今后的乡村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参考范本和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发展农村的首要战略,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城乡建设之间存在差距,而这种差距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导致乡村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的具体表现,即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临安市自去年荣登"中国最美城镇"榜单之后,今年又荣获"中国十佳乡村旅游示范城市"。除了景区众多,乡村旅游是临安旅游一大特色,随着乡村民宿的发展,乡村旅游正在演绎"上山下乡"新的时代内涵。在这一轮旅游市场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在生态保护"硬约束"和旅游开发"高强度"之间,临安大力发展乡宿经济,吸引资本下乡、人才进山,推动文化润心、改革活村,保养宜人乡景乡貌,涵养文明乡风乡俗,  相似文献   

6.
“乡政村治”作为我国现阶段乡村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原有深屋体制矛盾的作用下其内在对抗性特征逐步显现.并通过乡村两个层面表现出来。研究乡政村治格局中乡村关系失调现象。梳理和剖析“乡政村治”模式的制度性缺陷,对变革和选择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实现国家乡村治理的目的的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黄金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文章通过对中国乡村建设的现状阐述和乡村振兴政策的罗列汇总,最后在生态建乡、规划建乡、产业建乡、信息建乡方面谈谈自己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乡村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发 展战略中,必须始终把握乡村文化的主流基调,推进乡村文化的繁荣持续发展。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 略下乡村文化的产业化融合发展。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方面的指引。  相似文献   

9.
从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出发,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系统分析了南京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的新策略,以期为乡村景观可持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丁祥艳 《农业考古》2007,(6):118-1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优化乡村治理体制。乡村治理体制优化的路径主要有:理顺县、乡、村之间的权力关系;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1.
韩国、日本在人均资源贫乏的条件下,通过科学发展实现了农村面貌的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了城市与农村、工业和农业的互动、协调、良性发展.从韩国、日本的发展实践来看,其新农村建设对如何提高我国农民素质以重要启示: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基础性与多面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韩国农村庆典对区域经济的波及效应.庆典的分析方法有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凯恩斯乘数和经济基础模型等.采用经济基础模型对32个农村庆典区域的输出乘数计算的结果,全部在3.0以上,特别是浦项市达到了14.28,在32个市郡当中最高,这意味着访问浦项市的游客对区域经济的波及效应大.利用算出的乘数,计算出32个地区约波及效应,32个地区全部游客支出为10亿元,而对区域经济的波及效应额为57亿元,是庆典总支出12亿元的4.7倍.  相似文献   

13.
韩国农村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环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106-107,115
介绍了韩国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总结了我国应加强农村政策法制化建设、中央财政要发挥主导功能、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等农村公路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经济项目,它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了"农家乐"经济对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相应的提出了促进贵州省"农家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进行改造,首先必须确定人民调解的功能,人民调解制度仅仅是诉讼外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明确了这一定位,对人民调解的改造即应着力于加强其解决民事纠纷的能力,包括应将人民调解组织改造成专业性的民事调解法定机构,根据城乡不同情况和需求,建立城乡二元化的调解组织和制度,并建立诉讼外民事调解与法院审判的有机链接,以提升调解协议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解决农村社会各种矛盾(包括水资源)纠纷的关键。解决农村水资源纠纷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唐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91-6093
分析了纠纷解决的成本,考察了我国农村纠纷解决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方案转型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庞永红  王芳芳  刘有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78-21481
在界定"增长性贫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的经济现状,找出我国农村居民经济弱势的成因。分析了市场消费经济对"增长性贫困"的影响,指出我国农村较快经济增长下可能导致的"增长性贫困"现象,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物价持续上扬,农村居民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二是财富集中程度较高,农村居民大多数收入偏低。提出了预防农村"增长性贫困"的对策建议: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村居民获取自由迁移权利,增加地位收益;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科学有效进行收入再分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规避"增长性贫困"。  相似文献   

19.
谭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08-8509,85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四在农家"建设中在赤水河流域开展乡村生态体育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四在农家"建设为契机的开展赤水河流域乡村生态体育旅游的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是除诉讼外的最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它与司法审判、仲裁制度一道,成为化解群众矛盾和经济纠纷、营造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但实践中农村人民调解工作却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对我国农村人民调解制度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对策,使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农村民事经济纠纷,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