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池塘混养可以降低由于病害而绝产的风险。下面介绍虾、蟹、蛤混养四放六收技术,混养品种为菲律宾蛤仔、中国明对虾(黄海一号)、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2.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比较斑节对虾单独养殖、斑节对虾与海蜇混养、斑节对虾与海蜇和菲律宾蛤仔混养3种养殖模式池塘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试验结果显示,皮氏罗尔斯通氏菌为最主要的致病菌,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致病菌的丰度相比于对照组沉积物均明显下降。与非海水养殖池塘对照沉积物相比,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中硝酸盐还原生成氨氮的相关基因以及硫酸盐还原产生硫化氢的相关基因含量更高,而亚硝酸盐和氨氮利用基因含量较低。3种斑节对虾养殖模式中,斑节对虾单独养殖和斑节对虾与海蜇和菲律宾蛤仔混养池塘沉积物中硝酸盐和硫酸盐还原基因丰度均高于斑节对虾与海蜇混养模式。此外,斑节对虾养殖池塘沉积物中,一些特定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由包括交替单胞菌、拟杆菌、着色菌、黄杆菌、脱硫杆菌和脱硫弧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完成。探明不同斑节对虾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中潜在的人类致病菌情况以及氮、硫等基本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优化养殖技术、控制疾病暴发同时提高养殖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于2014年在盘山县三道沟选择8口池塘、共计823.9亩进行海蜇与菲律宾蛤仔、对虾和鱼耦合养殖研究,总结关键技术如下。一、池塘清理池塘的环境条件,尤其是水质和底质,是海蜇与菲律宾蛤仔、斑节对虾或中国明对虾及斑尾复虾虎鱼耦合养殖的基础。水质主要受水源数量和质量及底质的影响,而底质又是水质的营养"贮存库""调节池"和病原的"庇护所",是水质管理的难点和容易被忽视的"角落"。所以,海蜇与菲律宾蛤仔、斑节对虾或中国明对虾及斑尾复虾虎鱼耦合养殖中管理和清理好池底至关重要。因此,池塘清理的关键是在保持池底营养"贮存库"和水质"调节池"的作用前提下,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利用2hm2(30亩)虾池,进行对虾、海鲋鱼、菲律宾蛤仔、梭子蟹混养,常规养殖管理,养殖8个月,净收入4.89万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池塘的选择选择池塘养殖时必须根据菲律宾蛤仔与梭子蟹的生活习性,地质适宜,以软泥沙质为好,要求进、排水方便,养殖水源水肥无污染,水位保持1.3 m以上,盐度不低于20。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蛤仔与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蛤仔与对虾混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虾池混养模式,且菲律宾蛤仔生长迅速,适应力强,养殖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投资少、收益大,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现在将本地区菲律宾蛤仔与对虾混养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池的选择根据菲律宾蛤仔的生态习性,选择养殖池最好为软泥底或半沙底,且进排水畅通,水质无污染,有淡水注入,水质肥沃,海水比重在1.016~1.020之间的,面积20~100亩均可。2.清淤消毒与整滩对虾收获后,将虾池的池水排干曝晒,用推土机将池内淤泥及沉积物清…  相似文献   

6.
谢章源 《水产养殖》2012,33(9):33-34
南美白对虾、梭子蟹、菲律宾蛤仔都是市场上十分畅销的养殖产品.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晋江市金井水产养殖场根据当地资源状况和池塘条件,开展虾、蟹、蛤池塘生态混养,合理利用品种间的不同特性,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不仅可以节省饲料成本、提高成活率,还可以减少池塘污染、提升产品质量,此技术成为当地主推养殖模式.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对虾综合养殖模式,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在虾池中混养其他水产生物,在改善水质和底质同时充分发挥水体潜力的养殖模式。在综合养殖模式中,选择与对虾混养的滤食性贝类主要有牡蛎、扇贝、蛤仔等,但目前还没有人进行毛蚶与对虾混养的实验研究。毛蚶为双壳类软体动物,栖息于泥沙质海底,底栖藻类丰富且水质清新的海区。本研究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进行养殖实  相似文献   

8.
虾、贝、蜇、蟹池塘立体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3.33hm^2(50亩)池塘中进行了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三疣梭子蟹的混养试验,每667m^2利润4118.6元。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日照建立了面积667m2的池塘生物复合利用模式净化养殖池塘。通过栽培大型藻类、底播贝类和刺参、混养中国对虾等建立新型生态化养殖模式。重点监测复合利用模式对养殖排放水的集中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排放水通过复合利用模式系统净化后氨氮降低29.62%、底质硫化物降低36.11%。菲律宾蛤仔、中国对虾、鼠尾藻、刺参等生长健康,生物学特征正常、无病害发生。净化养殖池塘对养殖排放水水质净化效果显著,经净化处理后的养殖排放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对虾池进行菲律宾蛤仔与斑节对虾混养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为池塘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两年的试验,形成了一套较系统完整的混养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