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 ,我市引进了丰水、幸水、新高、菊水等日本梨品种近 1 0个 ,栽培面积 1 0 0 0hm2 。这些品种丰产、早果、优质、抗病、耐贮 ,但必须实施配套技术 ,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笔者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日本梨优质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是保持果实个大的关键。若果实采收后放松管理 ,病虫危害会导致早期落叶 ,致使树体贮藏养分减少 ,势必影响次年果实的生长 ,特别对早熟品种影响更大。确保早展叶也是保证果实个大的重要环节。为确保早期展叶 ( 5月底前 ) ,必须做到①多留预备枝 ;②腋花芽果占 4 0 %~ 50 % ,短果枝占 50 %~ 6…  相似文献   

2.
爱宕梨为日本用今村秋和廿世纪杂交育成的大果型晚熟梨品种,属砂梨系统。1999年从山东果树研究所引入我市进行栽培试验,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3.
水晶梨引种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晶梨是韩国从新高枝条芽变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新高是日本神奈川农业试验场用“矢之川×今村秋”杂交培育的,在日本已有50多年栽培历史,属大果型褐色梨的优良品种。由日本引入韩国后,便成为该国梨的主栽品种。数年前  相似文献   

4.
日本梨中的丰水、新高、金廿世纪以及韩国品种黄金梨等品种以其果形端正、果皮光滑、果肉细腻脆嫩、多汁、味甜浓香而被视为梨中珍品,近几年来迅速占领国内、港澳及东南亚市场,成为种植者理想的更新换代及出口创汇品种。而高接换头则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梨树资源,使果农最快地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绿宝石梨是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优新梨品种,由新世纪和早酥杂交而成。河北辛集市自2000年通过高接换头进行绿宝石梨套袋栽培。该品种果形正、果面光洁、果肉乳白、脆嫩多汁、石细胞少,是品质极佳的早熟梨品种。但在生产中发现,套袋梨常出现黑皴、果锈、虎皮、果面花绿色、黑点、裂口、畸形等影响果实外观品质的异常现象。现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韩国早熟梨新品种--圆黄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义 《河北果树》2003,(2):42-43
圆黄梨为韩国园艺研究所用早生矢×晚三吉育成 ,是韩国中早熟梨的主要品种。本基地于 2 0 0 0年春从山东农大林学院林果良种示范基地引进 ,经试种观察 ,认为该品种早果、早产、果大、味美 ,抗病力强 ,是早熟梨中的优良品种。1 品种特性特征 扁圆形 ,果实大 ,平均单果重5 0 0 g,最大果重 80 0 g ;果皮薄 ,淡黄色 ,果点中稀 ,果面光滑 ;果肉白色 ,肉质细腻多汁 ,石细胞少 ,脆甜可口 ,并有香味 ,含可溶性固形物 15 %,品质佳 ,果心小 ,可食率 95 %以上 ,果实硬度大 ,较耐贮藏 ,常温下可贮藏 30d以上 ,品质不变 ,是贮藏性较好的早熟梨品种。…  相似文献   

7.
陈涛 《河北果树》2012,(6):38-39
<正>从20世纪末开始日本、韩国梨大量引入我国,对改善我国梨的品种结构、丰富品种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县于2003年就有零星栽植,目前大部分新梨园栽植的都是日韩梨,主栽品种选用黄金梨、圆黄、大果水晶、丰水等日韩梨系列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外观整齐、肉质细嫩、甘甜味浓、石细胞少,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喜水梨是日本静冈县烧津市的松永喜代于1978年用明月与丰水杂交育成的梨早熟品种.江苏省高邮市果树实验场于1996年从日本引入试栽,试栽面积近13hm2,砧木为杜梨,行株距5m×4m、4m×4m,授粉品种砀山酥梨.经过5年试栽观察,该品种表现出果个大、品质优良、丰产、成熟期早,且高抗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等病害.现将该品种在江苏省高邮市果树实验场的试栽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梨是烟台市的第二大水果树种,全市栽培面积21.6万亩,年产量29.5万吨。除西洋梨外,中国梨的主要栽培品种是龙口长把梨(山东梨),面积13.1万亩,年产量16万吨;栖霞香水梨(又名大香水),面积3.1万亩,年产量6.7万吨;莱阳茌梨,面积2.7万亩,年产量4.7万吨。此外,还有约20余个秋杂梨品种。近年来,除莱阳茌梨外,其他梨品种,由于内外质量欠佳,销路不畅,售价下跌,效益降低。龙口长把梨,出口数量锐减,售价下降1~2倍。烟台大梨生产形势严峻,出路何在?我们认为首先要改变品种结  相似文献   

10.
黄冠梨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用雪花梨×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梨中熟品种.因其果个大、品质优、抗病性强而受到果农的欢迎,目前,在河北省已推广栽植0.43万hm2,被河北省列为梨重点推广新品种之一.为了探索黄冠梨的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95年开始进行了栽培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本梨为砂梨系统梨,分为赤梨和青利,即褐皮梨和绿皮(黄绿)梨,目前,不少地区注重了日本梨的发展,现就笔者十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和所集资料.介绍几个品种的特性和栽培要点。一、新水该品种是1948年用菊水和君冢早生杂交育成的赤梨,1965年命名。果实成熟时呈黄褐色,果形扁园,萼佳狭深,单果重250-300g,果肉白色,果心部稍大,果肉柔软,但比幸水稍粗,可溶性固形物13度左右,8月上中旬成熟,比幸水早7-10天。该品种树势强,成枝力弱,但生长旺盛。整形时应注意配置侧生枝。由于顶端优势过强,要通过扭枝和疏…  相似文献   

12.
水晶梨引种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许多梨产区多以酥梨为主栽品种,近年来酥梨黑星病越来越严重,已给酥梨产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校于1995年由日本山形县引进水晶梨,引种园设在西安市西郊鱼化寨,以酥梨为对照,今年已开始结果。经组织有关人员初步鉴定:该品种果个大,形状端正,色泽鲜艳,蜜甜爽口,富芳香味,早结果,极抗黑星病。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各梨产区掀起了"水晶梨"热,由此带动了日韩梨品种的大量引进和发展,尤其以褐皮品种倍受国际国内市场的青睐,价格一路攀升,果农纷纷大面积栽植和改接.由于引进、发展的多数是中早熟品种如黄金梨、圆黄梨等,不耐贮藏,货架期短,且与其它果品同时上市,经济效益并不好.2001年第三届烟台世博会时,我市引进晚熟梨新品种"晚秀"接穗,高接在冀州市大寨村10年生鸭梨树上,计2.66 hm2,平均每株改接40个头.第2年产量达1 000kg/666.7m2,纯收入5 000元;第3年产量3000 kg/666.7 m2,纯收入1.2万元.其效益是当地主栽品种鸭梨的4倍.  相似文献   

14.
新高梨是日本神奈川农业试验场用天之川×今村秋杂交育成,1 997年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引入我场。经多年观察,该品种生长健壮、成花早、易丰产、抗病力强、品质优、适应性广泛,是适合我地推广栽培的优良晚熟品种。1 主要性状1 .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近圆形,果个大,平均单果重5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梨是日本冈山县农业试验场用“二十世纪×长十郎”育成的。1998年由西安市未央区果林站引入。经过高接,2000年夏已大量挂果,据我们考察后认为,该品种质优、早果、丰产、稳产,高抗黑星病和黑斑病。特别是它的外观极美,套袋果黄白色有透明感,成熟期正值果品市场空档期,极具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途。现将该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爱宕梨是日本用今村秋与二十世纪杂交育成的梨晚熟品种,引进我县以来,表现出果个大、品质优、耐贮运,为掌握该品种的优质栽培技术,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7.
几个韩国梨新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截止到1997年我国大梨面积126万hm~2,产量为672.8万吨,居世界首位,是美国梨产量的8.1倍,日本梨产量的15.7倍,但出口量却很低,只有美国的60%,出口价格低,且多数出口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出口能力的也只有新疆库尔勒香梨、砀山酥梨、鸭梨、莱阳茌梨等几个老品种。80年代胶东地区曾从日本引入丰水等日本“三水”梨,90年代初期又引入金廿世纪、新  相似文献   

18.
天生伏梨、鸭梨、酥梨和香梨,是我国黄淮海地区久经栽培的著名梨品种,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加以改良和提高。如天生伏梨风味淡偏酸,抗黑星病能力差;酥梨石细胞多,果心大,贮运力有限;鸭梨风味偏淡,贮藏后期易生黑心病;香梨果个小,产量偏低等。为了培育综合性状超过天生伏梨、鸭梨、酥梨、香梨以及日本的新世纪和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当地果树品种结构,我们于1999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优质早熟梨新品种绿宝石,经过6年的栽培试验,该品种表现出早熟、丰产、果个大、外观端正、肉质细腻、质脆味美、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当地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早熟梨品种.  相似文献   

20.
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是目前世界各国梨树栽培的发展趋势,欧美国家多采用矮化砧木实现集约化栽培。榅桲作为梨的异属矮化砧木,在提高梨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榅桲除了与西洋梨‘哈代’‘帕斯’‘居里’‘日面红’等品种和部分新疆梨品种亲和外,与中国梨和日本梨亲和性差,且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烟台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洋梨的地区,也是西洋梨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目前普遍采用杜梨为基砧的稀植大冠栽植模式,面对当前高涨的人力成本,生产效益不断下滑,影响了果农种植西洋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