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正相关部门要把精准扶贫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把改善基础条件与拓宽脱贫门路结合起来,处理好"表"与"里"的关系;把外部力量帮与民众自己干结合起来,处理好"外"与"内"的关系;把脱贫摘帽与巩固提高结合起来,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要把发展生产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把异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把社会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一个一个攻难关,一锤一锤钉钉子,让贫困民众得到新实惠、看到新变化、过上好日子。--甘肃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孙伟在甘肃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2.
资源短缺、环境恶劣、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的短缺,是直接构成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因素,导致推行的扶贫方式无法持续有效发挥脱贫作用,进而造成长期积累的深度贫困在短期内难以通过常规的扶贫手段予已清除.从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始终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思路.按照"五个一批"基本要求,结合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实际,创新发展适合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机制,完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提升扶贫工作质量和效果,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各级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武定县委、政府始终把培育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全县产业扶贫现状入手,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公主岭市上半年坚定不移地实施"六个结合",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落实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措施,围绕"扶真贫、真扶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力争实现6809人脱贫。一、把脱贫攻坚与谋划"十三五"相结合公主岭市把发展作为脱贫的根本,十三五期间,把GDP年增幅定为10%,到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750亿,财政收入增幅要高于经济增速,到2020年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期间我国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山西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脱贫难度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山西经过几年的产业扶贫工作,产业扶贫项目迅猛发展,发挥了扶贫"造血"功能。但是在产业规划、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以及龙头企业等项目资金管理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产业是就业之基、增收之本,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最稳固、最持久、最根本的有效途径。产业扶贫是专项扶贫的核心内容、行业扶贫的主要形式、社会扶贫的有效载体、精准扶贫脱贫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一批",第一个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强调"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省委书记陈豪在全省产业扶贫会议上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举措"。如果没有产业作为支撑,扶贫成效就难以保证,扶贫成果也难以巩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楚雄州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党委、州政府关于推进产业扶贫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担当,促进产业扶贫举措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提升贫困地区和群众依托产业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目标,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找准路子,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确保中央和省里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决不能只看贫困户的收入水平,降低标准搞"数字脱贫";要认真组织开展好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行动,强化排查、走访和动态监测,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数字准,及时协调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把脱贫攻坚与美丽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台前县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实的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出了"全党抓扶贫,重点抓产业,关键抓精准,核心抓就业"的思路,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脱贫途径,打造与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农业产业扶贫相结合,集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于一体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成功走出了一条"造血式"产业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长远之计,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中央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考察时也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本文就陆良县农村产业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农村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五"期间,洮南市坚持把农村扶贫工作作为大事来抓,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综合采取产业扶贫、工程扶贫、开发扶贫和科技扶贫等办法,持续加大力度,致力补齐"短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完成整村脱贫26个,减少贫困人口4.9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收入水平明显增加。积极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五年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亿元。加大  相似文献   

11.
正"不脱贫不脱贫,不脱钩,把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管到底""精准扶贫"是2016年中国农村建设的关键词。扶贫由谁来做,做得真不真、准不准,始终受到领导关怀,行业关注和基层关心。作为与农民最为贴近的一群人,中国农资行业责无旁贷地成为精准扶贫的先遣队和排头兵,一批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农资企业以农资扶贫、科技扶贫、服务扶贫、理念扶贫等多种形式践行"精准扶贫"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政策,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分析新形势下挂钩扶贫与以往扶贫工作的区别,提出如何科学开展挂钩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将精准扶贫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土地确权流转、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党在农业农村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其法律法规等"五个有机结合"的对策措施,从而合力推进精准扶贫,如期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合水县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围绕精准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合水县新兴有机农产品农民  相似文献   

14.
梁华  李平 《湖南农业》2020,(1):30-31
正近年来,靖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围绕脱贫、出列、摘帽三大目标,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结合起来,发挥各种扶贫资金的集聚效益,创建了一条扶贫开发新路子。2014年以来,全县10644户43102人摘掉"贫困帽",6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97%。  相似文献   

15.
正精准扶贫,产业是"根"。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产业支撑。重视抓好产业扶贫,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首要任务,也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最关键、最根本的内在因素。只有产业发展好了,老百姓才有持续稳定的收入,脱贫致富才有可靠保障。属于黄淮四市的商丘市,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分析其脱贫攻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能为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介入式"扶贫模式的新理念,并重点阐述了"介入式"扶贫模式核心要义,以项目介入搭建助力脱贫攻坚平台,以人才介入提高扶贫队伍素质,以技术介入增加产业脱贫科技含量,以理念介入把控产业发展方向,目的在于给产业扶贫插上科技"翅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对照"六个精准",紧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管根本、管长远的举措来抓,深化"发展产业扶持一批"精准脱贫路径,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围绕产业扶贫能力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建  倪洁 《甘肃农业》2022,(1):64-67
近年来,徽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深入实施"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把以订单辣椒、订单生姜、订单豇豆为主的蔬菜生产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产业培育和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和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本文主要以徽县订单农业发展现状为例,进一步分析探讨该县订单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以...  相似文献   

19.
张思源  夏龙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18-20,42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有效手段之一,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良性运转,促进了乡村治理进程的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成果,通过对吉林省提前脱贫村S村进行实地调查,座谈走访、深入到户等方式,结合深度访谈,对"第一书记"推动S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进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其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为继续发挥其在扶贫阶段的治理逻辑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出两点期望。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电子商务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在带动贫困群体脱贫减贫和实现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农产品电商扶贫机制的分析,结合扶贫参与主体的动机探究,发现农产品电商扶贫只有培育坚实的产业基础,实现农户持续性"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扶贫参与主体间的长效合作关系。结合"玫瑰柑"农产品电商扶贫产业振兴案例研究,认为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包括创新农业产业输出体系设计;加大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电商技能推广;拓宽农户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电商资金渠道;健全农产品电商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化监测与引导农户理性生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