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1990年以后广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在水稻病虫委生区划,监测网络,测报技术,防治指标,抗病虫性研究,综合防治评估技术等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和大田实践的主要成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有待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系统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全国“六五”期间攻关项目。在1980年国家提出“病虫综合防治”设想和各参加单位原有工作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通过三年来(1983—1985)的协作攻关,成效比较显著。开发出十项关键性综防技术,基本上形成了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出了各稻区区域性综防要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影响,改变了“单一病虫”的防治局面,使水稻病虫防治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有计划地开展综合防治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水稻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我国的水稻病虫害病发概率成上升趋势,所以需要在重视水稻病虫防治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案,本文将具体分析水稻病虫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丹阳市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研究,是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江淮稻区的一个基点,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多层次协作研究,已初步建成了综防技术体系,1989年9月通过国家级现场鉴定验收。现将其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稻二化螟更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完善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我们使用21%吡愤蛄譋C进行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确定该药剂对水稻二化螟具较好防效,同时对稻飞虱有一定兼治作用,可作为综合防治水稻病虫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覃皓  刘耀湘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4):113-113,109
栽培水稻因受种植区域自然地形的影响,形成具有不同生态特点的栽培区域。水稻病虫在不同的生态栽培区域形成各自的发生特点。研究与探索水稻不同生态区域病虫发生的特点与成因,针对水稻不同生态区域病虫发生特点提出测报与综合控防技术,对水稻病虫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稻主要病虫危害损失和专业化防治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生产中,病虫危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主要病虫草对水稻产量的综合影响对科学评估防治效益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专业化防治、农民自己防治和不采取防治措施等多种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化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综合效益高的特点,是最适宜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式。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政府、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太地区植物保护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会议于1988年9月4日至13日在中国上海召开。与会代表52名,其中中国代表30名,来自亚太地区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22名。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水稻病虫的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探讨如何采用抗性品种及栽培措施等,并着重研究乡、村一级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按照FAO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间水稻病虫综合防洽项目计划,中国赴菲律宾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考察团,于1989年3月对菲律宾北部、中部、南部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0.
直播水稻田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前水稻直播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病虫草鼠害防除是决定该技术推广前景与取得高产稳产的关键。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直播水稻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促进直播水稻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黎坚 《北京农业》2013,(27):95-96
笔者在分析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水稻防治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阐述,从而对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进行介绍。接着对当前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2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了2种技术各自的特点,并为未来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相信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未来防治技术会更加高效,控制病虫害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局,水稻病虫防治技术的运用对水稻增产丰收至关重要,其中农药减量技术更是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部分。本文在对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使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水稻病虫防治上农药使用量的实验,通过两组不同的农药使用的效果对比,提出了水稻病虫防治的具体措施,通过农药减量、创新生态农业模式等进一步提高水稻病虫防治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水稻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分析我国现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对现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结合广西融水水稻病虫防治经验,总结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研究探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分析我国现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对现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结合广西融水水稻病虫防治经验,总结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研究探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水稻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淮安市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本地发生规律,总结了防治措施和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今后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系统监测水稻主要病虫田间为害情况,确定防治适期,展示防治效果,增强防治意识,进一步了解水稻病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效益,通过连续5a水稻病虫为害损失试验研究,得出了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率,对于指导水稻病虫防治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地处海岛,水稻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常年遭受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为害。水稻病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是一项通过集成应用栽培控害、生态调控和生物化学防治技术等,综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技术,现对该技术在定海区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明显促进水稻生产节工省本,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稻米质量安全,降低稻谷农药残留,提高稻米品质,实现稻米优质优价,增加水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玉金  刘学儒  丁涛  杨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18-1322
文章简要总结了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概况及特点,从水稻品种布局、栽培制度、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重发病虫的原因。提出加强病虫测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指导防治;坚持合理防治、综合防治策略;开展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质量等水稻重发病虫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绿色大米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扬中市从注重保护粮食生产安全出发,积极引进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该文主要介绍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综合技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全面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能力,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国家农业种植技术的快速进步,有效推动了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但是全国各地每年报道的水稻病虫害也是越来越多。防治水稻病虫是确保水稻产业优质高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条件。本文就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