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爬蜂病,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四季均有出现,对蜂群发展和养蜂生产造成损失。因引起爬蜂的原因不同,蜜蜂表现出的症状各异,应根据症状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下面谈谈黑龙江地区常见的爬蜂病诊断和预防方法:一、孢子虫引发的爬蜂孢子虫病是蜜蜂消化道传染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病蜂行动迟缓,萎靡不振,腹部膨胀,中肠灰白,环纹不清,失去弹性。在本地区越冬后期产生痢疾而大量越冬蜂或整群死亡,春季在外界无蜜源,箱内又处在饲料短缺时长时间食用稀薄糖浆得不到及时排泄  相似文献   

3.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3):15-15
对蜜蜂爬蜂病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防治应讲究方法 ,否则会陷入被动 ,带来不良后果 (污染蜂蜜 )。笔者在此谈谈防治蜜蜂爬蜂病的方法和体会。1 爬蜂病的症状大体有三种 :一是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 ,东北地区爬蜂主要因孢子虫引起 ,其症状是在地上一蹦一跳地爬 ,多为采集蜂 ,拉开肠道为白色 (正常为棕色 ) ,后肠有积水 ,并有谷粒状物质 ;发病时间 6月初至 8月末。二是麻痹病引起的爬蜂 ,此病症的爬蜂爬行速度极慢 ,后肠膨大。主要表现为病蜂身体震颤 ,翅膀一直震颤 ,不能飞行 ,大肚是一种类型 ,“油炸蜂”是另一种类型 ,发病时间为…  相似文献   

4.
爬蜂之我见     
<正>爬蜂病自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蔓延以来,给各地养蜂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引起养蜂界专家的高度重视。人们对引起爬蜂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爬蜂是由孢子虫和麻痹病毒引起的,也有人认为爬蜂现象是一种蜜蜂螺原体病,还有人认为是一种蜜蜂真  相似文献   

5.
“爬蜂病”原认为是孢子虫病并发症,因为有些症状与孢子虫病相似,镜检也发现有孢子,但有些症状与孢子虫病不完全一样,所以群众也就自称为“爬蜂病”。《中国养蜂》1988年第5期报道的《蜜蜂的一种新病——蜜蜂螺原体》一文读后,才得其详。近几年,我通过多种防治试验,找出了  相似文献   

6.
“爬蜂病”就是蜜蜂从巢门爬出,满地乱爬,无力飞翔,最后死亡,其发生季节和症状非常类似于孢子虫病。最近两年较普遍发生。许多养蜂者感到束手无策,无法治疗。下面谈谈本人对“爬蜂病”的治疗办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蜜蜂孢子虫病是蜂群的一种侵袭病害。是由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蜜蜂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是普遍发生的一种成年蜂病,它给养蜂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能引起蜜蜂群势的削弱或全群死亡。  相似文献   

8.
蜜蜂爬蜂病是引起蜜蜂不能正常飞行、在地上或巢门口等处爬行,最后抽搐致死的蜜蜂疾病的总称。该病发病迅速、病原传播快,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就会造成饲养蜂群垮掉,甚至全场毁灭。爬蜂病是影响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80%以上的蜂场不同程度的感染此病。由于引起爬蜂病的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微孢子虫病的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蜜蜂微孢子虫病对蜜蜂越冬及春繁效率影响较大~([1]),在繁殖季节,孢子虫可导致"爬蜂"等症状~([2])。据调查,吉林省各地区饲养的蜜蜂均被微孢子虫不同程度地感染~([3])。微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以蜜蜂体液作为营养发  相似文献   

10.
防治螺原体爬蜂病的药剂浙江省建德县养蜂协会(311600)王乃章蜜蜂的孢子虫、痢疾、营养不良、螨害、药害等都能引起爬蜂,但各有不同症状,已都有措施能控制。而最可怕的是螺原体爬蜂病,患病蜂群几天内便失去生产能力,严重的可使全场覆灭,不少养蜂专业户为此而...  相似文献   

11.
春季“爬蜂病”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松林 《蜜蜂杂志》2003,(12):23-24
意蜂“爬蜂病”自 1 988年在全国暴发流行以来 ,病情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2 0 0 3年春季又是“爬蜂病”较严重的一年 ,给养蜂生产造成惨重的损失。“爬蜂病”虽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 ,但它的致病菌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笔者经多年的实践观察和调查研究 ,根据症状判断及显微镜检查 ,断定我地春季“爬蜂病”是由孢子虫病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成蜂先天不足 ,免疫功能低下。本文提出不用药物 ,通过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现就以孢子虫病为主症的“爬蜂病” ,谈一点我的见解 (据笔者定地养…  相似文献   

12.
孙希文 《中国蜂业》2004,55(4):14-14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温差异大,引起蜜蜂爬蜂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长白山地区的蜜蜂爬蜂病主要有3种:一、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二、麻痹病引起的爬蜂病;三、"油炸蜂".  相似文献   

13.
蜜蜂孢子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害,常在早春发生。本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微小寄生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病蜂表现,初期无明显症状,到了后期由于孢子虫破坏了蜜蜂的肠粘膜,使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4.
蜂螨危害可导致“爬蜂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蜜蜂“爬蜂病”一直是蜂群管理中最让养蜂人头痛的一大病害“。爬蜂病”的发生与否不仅关系到蜂群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养蜂经济效益“。爬蜂病”的发生,除了与细菌、病毒、气候及管理不善有关外,蜂螨的危害,也是造成“爬蜂病”的重要原因。2003年7月,我场蜂群普遍患“爬蜂病”,其中有3群蜂爬得比较严重,在3次用药治疗后,其它蜂群很快痊愈,惟独这3群蜂治愈后很快复发,其主要症状是:部分幼虫及蜂蛹死亡,伴有白头蛹症状,出房的幼蜂翅膀残缺不全,在地面上蹦跳着爬行,腹部膨大。爬行蜂中有中、青年蜜蜂,但都是以幼蜂为主,这种症状在雨后的…  相似文献   

15.
“爬蜂病”是当前危害养蜂生产的主要蜜蜂病害,由孢子虫、螺原体和麻痹病病毒等感染引起,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一旦感染,来势迅猛,大量采集蜂和青壮年蜂爬出箱外死亡,群势急剧下降,轻者造成蜂产品减产,重者全群覆没,严重影响养蜂业发展。根据笔者多年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爬蜂病”的发生和蜜峰营养状况及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爬蜂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1饲养壮群饲养壮群,只是相对而言,关键是处理好蜂脾关系,常年保持蜂多于脾。这样做有利于减轻蜜蜂哺育负担,提高哺育质…  相似文献   

16.
蜜蜂爬蜂病的预防与治疗药物由于气候反常,蜜蜂“爬蜂病”在各地蜂场蔓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蜂群群势下降很快,甚至造成全群覆没,蜂场倒闭,严重影响养蜂生产发展。一、症状和诊断蜜蜂“爬蜂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爬行,行动迟缓,尔后死亡...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地区蜜蜂“爬蜂病”于1986年初夏开始,1987年蜂群发病比较严重,几乎每个蜂场的蜂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笔者根据“爬蜂病”发病的规律、症状以及观察认为;“爬蜂病”是多病原引起的并发症,且能传染,类型分急性和慢性;“爬蜂病”的内因是蜜蜂自身消化系统代谢的障碍所致;柠檬酸有促进蜜蜂体内糖份迅速转化的作用,有利于蜜蜂消化、排泄,故对预防“爬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蜜蜂螺原体病是由螺原体菌引起的一种蜜蜂病害 ,国内于1988年初见报道。蜜蜂螺原体是一种螺旋状、能运动、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寄生在成蜂体内 ,对蜜蜂造成危害。蜜蜂螺原体病是一种能使蜜蜂死亡的传染病 ,常与孢子虫病、麻痹病同时发生 ,蜂农一般称之为“爬蜂病” [1]。本文以螺原体病为主症 ,谈一点见解。1症状蜜蜂螺原体病发病突然 ,来势凶猛 ,病蜂大多是青幼年蜂。病蜂在箱外蹦跳咫尺 ,欲飞不能 ,严重时 ,打开箱盖即可见病蜂往框梁上跳 ,提脾时离脾往下掉 ,箱底死蜂堆积 ,但群内秩序井然 ,并不螫人 ;病蜂后足一侧瘫痪 ,死蜂吻…  相似文献   

19.
蜜蜂“爬蜂病”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成年蜜蜂急性传染病。为了寻找“爬蜂病”的主要病原和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组织开展了“蜜蜂爬蜂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该项目为“浙江省1990年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在“爬蜂病”的病原学、流行规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研制出一些较有效的综合防治措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区蜜蜂“爬蜂病”发病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各阶段的症状有所差异。从春季发病的症状诊断 ,主要是由孢子虫、螺原体等病原引起的 ;夏季发病主要是由花粉、花蜜中毒和螺原体等病原引起的 ;秋季主要是蜂螨、麻痹病等病原引起的。通过增强蜜蜂自身的抵抗力、消毒灭菌减少病原物的致病力、阻断感染和利用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可以有效地防治“爬蜂病” ,从而减少和降低“爬蜂病”给蜂群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