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塘鳢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江浙沪一带将其视为名菜,为发展特种小水产品,作者于1992~1995年进行了塘鳢养殖试验工作,取得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饲养的成套经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在20m^2的网箱中进行,鱼孵化率和苗种(夏花)成活率分别达到59.71%和71.03%,成鱼饲养采取池塘混养方式,在267m^2的池塘中经170天养成尾重20g以上的商品鱼18.25kg,成鱼饲养成活率为64.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均重1225g的大规格高体鰤苗种进行252天的深水网箱养殖,高体鱼师的平均体重由1225g增至3350g,共收成鱼5521尾,养殖成活率92.02%,杂鱼饵料系数7.76。  相似文献   

4.
胡荣炊 《福建水产》2011,33(2):62-64
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平均水深18m、流速0.7m/s的福建省罗源湾岗屿海区,采用2口(c/)12.8m、入水深10m的深水网箱放养 110.3g/尾规格鱼种进行大黄鱼养殖试验.经19个月养殖,平均规格达到597.5g/尾,养成成活率约43.7%.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小网箱养殖,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成品鱼体色...  相似文献   

5.
目前胶南市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品种主要有鲈、黑鳕、六线鱼、美国红鱼、真鲷,其中前3种为主导品种,但苗种来源主要是天然野生苗种,难以保证充足供应;同时,全市目前尚无配套的鱼种供应基地,大规格鱼种短缺,致使深水网箱难以达到其最佳养殖容量。本试验是将冷水性鱼类三文鱼移到温带水域进行养殖,意在充分发掘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生产潜能,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3.真鲷养成技术(1)真纲苗种来源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为主,由养殖户从渔民手里购买。捕捞真鲷苗种季节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前期苗种体长1cm左右,成活率达60~70%;后期真鲷亩种较大,成活率达70~80%。首先将这些真鲷苗种投放...  相似文献   

7.
漳州破灶屿网箱养殖区斜带髭鲷无公害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描述了2002年12月~2004年1月间在龙海破灶屿网箱养殖区开展的斜带髭鲷无公害养殖试验。根据国家已建立的养殖用水水质、养殖环境和产品无公害标准规定的项目,对养殖生产过程的水域环境和产品进行检测;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以无公害为目标,改进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龙海破灶屿网箱养殖区养殖环境符合无公害标准;从2003年3月19日~12月15日,将平均体长5.9 cm/尾、平均体重4.0g/尾的鱼苗饲养至平均体长24.9 cm/尾、平均体重420.9g/尾的规格,养成成活率60.1%,使用湿性颗粒饲料的饵料系数为5.2;养成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相似文献   

8.
利用传统渔排网箱和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从生长、收获及经济效益方面对比其养殖效果。养殖124d的结果如下:传统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鲂收获时的平均体重、饵料系数、成活率和单位产量分别为350.2g/尾、2.26、80.3%和12.98kg/m^3,深水网箱分别为421.1g/尾、2.05、91.2%和17.28kg/m^3。养殖成本传统网箱和深水网箱分别为17.93元,kg和17.10元/kg,产值分别为264.6元/m^3和346.0元/m^3,开4润分别为31.9元/m^3和50.4元,m^3。试验结果表明,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比传统网箱生长快,饵料系数低,成活率较高,经济效益也优于传统网箱。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蓝点马鲛网箱养殖试验。对网箱结构,苗种兼捕,苗种放养,饵料投喂,鱼病防治等整套技术进行了研究。72m^2网箱共养养成商品鱼1551尾,成活率55%,平均尾重580g,饵料系数7.2,单位面积产量12.5kg/m^2。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殖河蟹能否获得高产高效益,蟹苗的饲养成?舌率是关键的一环,实践证明:蟹苗直接投放成活率仅5-8%,而采取暂养的办法,其成活率可提高到25%以上。湖南省汉寿县水产研究所河蟹技术攻关小组于1988年利用网箱进行了蟹苗暂养试验,在水温23--25℃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