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8周龄的雏禽,多发生于雏鸭,其他禽类少发。其特征是内脏浆膜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形成所谓“四炎”,即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炎。笔者曾诊治一起因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的雏鹅,运用中西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毒血症,在临床症状上非常像羊快疫,故又叫“类快疫”。各年龄羊均有易感性,但以3~12周龄羔羊最易患此病。且膘情好的羊发病较多,2岁以上羊患此病的较少。本病多发生于春末和秋季,多呈散发。多雨季节,气候骤变,地势低洼,羊只采食过量或偷吃过多的精料.均可诱发本病。病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该病又常被叫作“软肾病”。  相似文献   

3.
猪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根据巴氏杆菌特异性荚膜抗原特性,可将巴氏杆菌分为A、B、D、E和F5个血清群。本病多发生于中、小猪,成年猪患病较少。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病较多,在南方大多发生于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饲养管理不当、应激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里氏菌病。多发生于2~7周龄鸭,恶劣的环境条件可以促发感染,发病率5%~90%,死亡率可高达80%。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本病潜鸭疫里氏杆菌伏期一般为1~3d,有时可长达7d,多发生于1~5周的鸭群,多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病者。恶劣的环境条件可以促发感染。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天~3天,有时可长达7天,多发生于1周~3周的鸭群,多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病者。  相似文献   

7.
<正>鸭疫里默杆菌病,旧称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鸭、鹅和火鸡等多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里默菌病。多发生于2~7周龄鸭,恶劣的环境条件可以促发感染,发病率5%~90%,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鸭的传染病,多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鸭,常引起小鸭的大批发病和死亡,在病变上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  相似文献   

9.
一起鸭疫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可导致小鸭大量死亡或体重下降,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时对本病易感,2~3周龄左右更易感,死亡率为5%~70%不等。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多发生于  相似文献   

10.
猪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根据巴氏杆菌特异性荚膜抗原特性,可将巴氏杆菌分为A、B、D、E和F5个血清群。本病多发生于中、小猪,成年猪患病较少。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病较多,在南方大多发生于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饲养管理不当、应激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1.
鹅的传染性浆膜炎病又称为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疫综合症等.本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多发生于2~7周龄,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临床特征为患鹅产生纤维性胞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病变.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达到20%~40%,给养鹅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今年先后到过三个猪场,对4窝仔猪的11头患病仔猪进行了诊治。患病猪的主要症状是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哆嗦)。经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得知该病为“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症”,俗称“哆嗦病”或“抖抖病”。此病在世界各国和我国各地均广泛存在,多发生于刚出生或出生不久的乳猪,是猪场常见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以下痢、眼和鼻孔有分泌物、有神经症状及心包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d,有时可长达7 d,多发生于1~3周的鸭群,多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病者.  相似文献   

15.
张盼锋  刘宇 《养猪》2008,(3):20
淋巴外渗是在钝性外力的作用下,致使机体皮肤或筋膜与其下部组织发生分离,淋巴管发生断裂,淋巴液聚集于组织内的一种非开放性损伤。多发生于颈部、腹侧部、股内侧等淋巴管丰富处,猪还多发于耳郭,俗称“大耳朵症”。  相似文献   

16.
正马传染性胸膜肺炎亦称马胸疫,是马、驴、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典型病例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或胸膜肺炎。病原是一种病毒,潜伏期为十天至两个月。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此病多发生于寒冷潮湿的季节,多呈地方性流行,有时为散发,蔓延速度不快,但可能在同一马群中长期存在。根据笔者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普遍多发于4~10岁壮马、驴、骡,一岁  相似文献   

17.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又称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ridae)黄病毒属,所引起的疾病称为乙型脑炎或日本脑炎,是严重威胁人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域,多发生于蚊虫较多的夏秋季节,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在猪的所有呼吸系统疾病中,猪肺疫因其重要的临床和经济意义而备受关注。它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子性疾病。是猪群在一定的应激条件下感染一种病原从而使猪的呼吸系统表现出一系列的呼吸障碍综合症候群。猪肺疫传播迅速,猪不分大小、品种、年龄等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多雨、闷热时多发,并常与猪瘟、猪喘气病等混合感染或继发。  相似文献   

19.
猪“掉腰”病的治疗体会杨明昌(山东省牟平县农业广播电机学校264100)猪“掉腰”病系指猪椎错位,多发生于仔猪·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外力,(如打击、摔伤等)的用所致而顿发截瘫。在兽医临床上常将此病按“脊髓挫伤”处理或不予治疗。给养猪户造成经济损失。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d,有时可长达7d,多发生于1~3周的鸭群,多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病者。2008年以来,我在山东寿光地区接诊该病病例百余起,也可以说每天都要接触此病,发病鸭群死亡率5%~30%,可以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但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极大挫伤了养殖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