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值为0.4107,介于第二级和第三级之间,并接近第二级的指标值0.45。【结论】平顶山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对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仓储用地所占比率和住宅用地比率、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土地工业产值以及单位土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商品房空置率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具有较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探讨了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并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旅游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属于适度利用类型,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丹霞山风景区用地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集约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河北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政府审核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依据。【方法】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分值分别为97.77、45.48、100.00,评价总分值81.88,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属于集约利用类型。【建议】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土地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逐步建立优扶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格局,积极推动园区由起步型向成长型过渡;完善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保证临城经济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探讨了风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并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3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旅游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用地属于适度利用类型,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风景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丹霞山风景区用地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集约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银川市为研究区,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修正技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银川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银川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为较集约水平.从各个准则层评价来看,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均对较集约的隶属度高,其次为一般集约.(2)银川市当前社会发展时期,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人均建设用地等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较大,土地投入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行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了解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原因,提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建议,对于挖掘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区,采用物元模型评价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莱州工业园区的土地开发程度、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和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集约度高,而用地结构状况集约度一般,土地利用强度和产出强度集约度低。整体来看,莱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但其集约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立足企业内部潜力挖掘、提高园区土地利用强度,增大用地投入产出强度、提高用地效益,推进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对策建议。物元分析方法客观地反映了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较好地用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正确认识其内涵,建立科学的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的必要前提。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要素直接和间接投入的双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何能够增加土地投入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行为或措施均应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范畴;同时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市建成区、城区用地类型区、宗地3个空间尺度,由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土地不同空间层次的区位特点和不同用地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追踪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进程、修编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从指标执行情况、用地结构与布局情况、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和规划综合实施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06—2012年重庆万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价。结果表明: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期评价结果为优,主要指标与用地结构布局的执行情况基本符合预期目标,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有所提高,但在土地利用效率、粮食单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结合淇县实际情况,从土地利用的结构、程度、投入程度和产出效益4个方面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综合分值,采用聚类分析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分为优化整理利用、加强整理利用和重点整理利用3级,并阐述各级别在今后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舒茂芳 《北京农业》2012,(30):189-191
从城市土地的内涵特性入手,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以及其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分析等,以怀化市城区为例,首先建立了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建设用地等9个指标对怀化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集约度予以评价,得出怀化市土地集约度分值为82.20%,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分值为85.13%,用地效益分值为79.26%。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高。但也存诸多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地效益,更好的集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2.
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特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兰州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结果为集约型,可以通过改善用地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等两种方式,提高高新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志波  许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76-4578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结构与布局、土地投入程度、利用强度、利用效益及持续发展趋势5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保定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量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贺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7-3639,3692
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水平动态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效益5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宏观层面对新疆各地区建设用地进行了集约利用评价,同时通过对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揭示了问题的所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市荔湾区花地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中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其土地集约利用度并测算其用地面积潜力、用地效益潜力和土地资产潜力值.计算结果表明,花地村土地集约处于一般偏下水平,突出的问题在于空间的用地强度等级较低,主要体现在容积率偏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在于改善内部环境、调整居住和物业空间格局、释放土地价值,提高村民和集体的收入,集约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对研究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璧山高新技术产开发区对集约利用的隶属度最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集约利用;可通过采取加强内部挖潜、适度增加企业投资等措施合理促进园区节约集约用地,以确保开发区内土地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为加快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长葛市331个行政村居民点作为评价单元,采用分层抽样法从中抽取63个样本村,通过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集约潜力测算模型,计算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结果】将63个样本村的土地划分为3个土地集约利用类型,其中11个样本村属于集约利用型,21个样本村属于低度利用型,31个样本村属于粗放利用型;2008-2020年,以上3个集约利用等级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可实现的潜力分别为19.75,58.16和332.98 hm2。【结论】研究所用方法可科学地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划分其集约利用等级并计算集约利用潜力,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壮金  周兴  左志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20-61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是某一时点、某一区域的城市土地中,在获得城市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前提条件,通过增加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方式等途径,来获得土地的最佳综合效益。按照系统性、适宜性、可量化等原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上,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条件基础、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罗新茂  何宏伟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14-18116
以湖北省钟祥市为例,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度4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湖北省各指标的数值为标准值,对研究区域各指标值进行评分,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钟祥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平均水平,钟祥市城市土地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投入强度不够是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应加强对钟祥市城市土地的投入;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程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产出水平较低,尤其是城市工业用地效益远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钟祥市城市土地利用持续性较高,但与湖北省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丽莉  宋成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79-11383
在分析和评价青海省西宁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分值,并确定潜力级别。结果表明,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