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王清和 《植物保护》1963,1(3):127-127
枣树是一种“铁杆庄稼”,分布全国各地,在华北地区栽植尤为普遍。据1957年的统计,全国枣树面积占全国果树栽培面积的26.2%,就各种果树株数比率来说,枣树占第一位。但自抗日战争以来,枣疯病严重发生,枣树感病后三、四年即枯死,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相似文献   

2.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7,(3):10-10,8
苹果缩果病症状及防治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712100)苹果缩果病是由硼素不足引起的生理病害,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除苹果外,梨、桃、葡萄、柑桔等都可表现出缺硼症状。属山地及砂质偏碱土壤果园表现为最,常遭此病损失。近年来,有些果园由于偏施氮肥,...  相似文献   

3.
山西枣黑顶病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枣黑顶病的致病因素,在山西省晋中枣区选取5个有代表性的枣园,调查了枣黑顶病发病规律,对病果上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回接试验,测定了发病枣树的枣叶、枣果氟含量及大气的氟含量,并进行了氟化物浸果诱导黑顶病试验.结果表明:枣黑顶病的发病规律与普通侵染性病害不同;枣黑顶病在枣果膨大期、白熟期和成熟期均可发病,从黑顶病痛果中分离到6种真菌,对这些病原菌进行回接试验,均未诱导出与黑顶病相似的症状;枣黑顶病发病率与大气氟含量、枣叶片含氟量、枣果含氟量呈正相关关系;用氟化氢溶液也成功地诱导出枣黑顶病.说明氟污染是枣黑顶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枣树缩果病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集指标法和Taylor幂指数及Iwaom*-m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枣缩果病病株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枣缩果病病株田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风雨气候因素、病菌本身生物学特性和刺吸式昆虫吸食传毒扩散共同引起的。运用Iwaom*-m回归中的两个参数α、β值,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N1.96=3.842/D(1.463/m+0.083),N1.64=2.69/D(1.463/m+0.083);序贯抽样模型:T0(n)=5n±6.0053n,确定了不同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可为枣缩果病林间抽样调查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玉米病毒病害,在我国北方和江浙等地较为多见,在华南地区尚鲜有报道。玉米是广西隆安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21世纪初以来,玉米粗缩病在广西隆安县部分乡镇发生危害,发生面积及范围逐年扩大,对玉米生产构成了潜在危害。作者通过分析隆安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实况和特点,总结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而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中科1号、浚单18号抗性很差,病株率最高达44.3%,由于品种结构、冬季气候、昆虫种群变化等原因,导致粗缩病逐渐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因此,研究分析其发生动态、制定综合防治对策,对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保证玉米的优质高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水稻黑条矮缩病 (RBSDV)是一种由带毒的媒介昆虫传播而引起的病毒性病害 ,已知灰飞虱中携毒个体在传播该病害中起主要作用。 1 999年我市西南局部稻区暴发黑条矮缩病 ,发生面积达 1 5 0 0 hm2 ,平均减产 5 0 %以上 ,其中绝收面积达 2 0 0 hm2 。同年 ,我省其他几个地区的局部稻区也同时发生了黑条矮缩病 ,同样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黑条矮缩病的暴发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 ,我省随即将该病害列入了补充植物检疫对象。针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 ,近两年来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常规监控措施 ,取得了由减轻病害到控制发生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枣缩果病病原诊断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1992~1994年将在河北、河南采集的枣缩果病病果,经柯赫法则程序诊断及对分离菌鉴定、明确导致枣缩果病的病原有盾壳霉属的一种真菌Coniothyriumsp.、细链隔孢菌AlternariatenuisNees.、半知菌亚门无孢目有隔有色丝状菌3种弱寄生真菌和1种细菌。以上4种菌年累计分离率依次为14.90%、12.69%、11.47%、10.66%;而这4种菌占已出现菌落比分别为30.28%、25.79%、23.30%以及20.6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防控江苏省滨海县玉米粗缩病,从发生规律入手,系统分析了该病害发生特点、为害情况,明确了影响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并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当地的玉米粗缩病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粗缩病的发生,保障了玉米高产稳产. 2002—2018年,累计减少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3 263.11 hm2,共挽回产量损失5 806.88 t,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