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以11月~第二年的3月间发生较多。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但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只日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病死率几乎100%。断奶猪、育肥猪、种猪症状较轻,病死率很低。哺乳仔猪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该病临床症状与猪传染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消化器官传染病。以呕吐、水样下痢、脱水为特征。 2 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3月 ,此病在我辖区普遍流行 ,给农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患病猪不论年龄大小 ,患病率都很高 ,而病死率则越是幼龄猪越高 ,7日龄以下仔猪的病死率几乎高达1 0 0 % ,日龄增大则病死率逐渐降低。育肥猪和成年猪一般没有死亡。1 临床症状通过统计表明此病整个潜伏期 1~ 8d ,80 %的患猪为 2~ 4d。哺乳猪感染后 1 2~2 4d可见呕吐 ,随后可呈现剧烈的水样下痢。下痢便初呈乳白色 ,便中可见未消化的凝乳 ,有腥臭味…  相似文献   

3.
侯洪烈 《畜牧与兽医》2002,34(10):23-24
丹东市某千头自繁自养猪场于 2 0 0 1年 12月初 ,猪先后发生以寒战、气喘、下痢、皮肤发紫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仔猪发病率 80 % ,2月龄以上猪发病率 5 6%。经确诊为猪副伤寒和猪瘟混合感染。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1头怀孕母猪中有 8头 ,都在妊娠后期流产。 2 2头已断奶和哺乳期母猪中有 6头寒战、食欲不振 ,5d后自行痊愈。所产仔猪呼吸困难、皮肤发紫。发病率 80 % ,病死率 95 %。 2~ 4月龄猪体温升高 ,皮肤发紫 ,便秘和腹泻交替 ,发病率5 6% ,病死率 85 %。 4月龄以上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较低。2 症状及剖检变化哺乳…  相似文献   

4.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猪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一般发生在12月到次年3月,不同年龄猪都易感,2周龄内仔猪病死率很高,日龄越小,死亡越快,5日龄内死亡率可达100%,10日龄可达50%以上,5周龄  相似文献   

5.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猪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一般发生在12月到次年3月,不同年龄猪都易感,2周龄内仔猪病死率很高,日龄越小,死亡越快,5日龄内死亡率可达100%,10日龄可达50%以上,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育成猪和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该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采取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6.
蕨麻猪,又名藏香猪.是青藏高原海拔3000 m左右的严酷环境中以自然放牧的小型原始藏系地方猪种.由于当地高寒阴湿的特殊生存环境和粗放的放牧饲养模式,易发腹泻病.经调查,蕨麻猪腹泻病在甘南牧区1 ~ 12月龄段的猪均有发生,平均发病率达32.10%,病死率达34.68%.以0~3月龄段的猪发病、病死率最高,随月龄的增加,发病率、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本猪场共养猪100余头,7月发现部分猪出现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并出现死亡,发病率为9%,病死率为48%,主要发生在40~70日龄幼猪。  相似文献   

8.
猪水肿病多在断乳仔猪至3月龄幼猪发生,呈散发或暴发,病死率很高。由于该病的发生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引起农户和临床兽医的重视。现将l例猪水肿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齐市梅里斯区雅尔塞一养猪户,饲养双肌臀仔猪1~3月龄120头。2004年3月,猪群中出现打蔫和神经症状、发病率14%,病死率9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高热病在东北地区不断发生,由于养殖户对本病缺乏了解,为了减轻经济损失,常在治疗2次效果不佳后把病猪淘汰.其实高热性病的致死率并不高,只要方法得当多数病猪都能医治. 1发病情况 据调查,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陆续发现猪高热病,患猪共同特征是持续高热,发病猪年龄大小不一,1月龄以内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为80%~90%;2~3月龄病猪死亡率为50%~60%;4月龄以上的死亡率为14%;母猪也有发生,但应用大量抗生素治疗,并紧急接种疫苗,90%病猪有可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在断奶仔猪和 3月龄内幼猪发生 ,呈散发和暴发形式 ,病死率很高。病猪主要表现为皮下和胃肠器官广泛的浆膜下水肿、共济失调、麻痹窒息死亡为特征。由于该病的发生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引起农户和临床兽医的重视。现就本病的调查与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与同行探讨。1 发  相似文献   

12.
(一)流行特点1.仔猪黄痢一般发生在初生至7日龄,以1~3日龄者较多。传染性较强,常波及一窝子猪的90%,甚至100%,病死率较高,有的全窝死亡;仔猪白痢一般发生在7~30日龄,以10~30日龄者较多,30日龄以后由于子猪抵抗力逐渐增强,很少有发病。发病率可达30%~80%,病死率较黄痢低,但仔猪的生长发育受阻,常成为僵猪。  相似文献   

13.
1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是急性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在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为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月龄以上的猪发病较多。急性型,个别猪不表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大多数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2~43℃,稽留热,嗜睡,不愿走动,结膜充血,便秘,发病1~2天后,部分猪皮肤潮红,继而发紫,病死率80%~90%,不死者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相似文献   

14.
1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主要感染出生后1星期内仔猪,以1~3日龄较为常见,1周龄后很少发生。同窝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可达90%~100%,有时存活的1~2头仔猪也成为"僵猪"。不同窝仔猪发病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本猪场共养猪100余头,7月发现部分猪出现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并出现死亡,发病率为9%,病死率为48%,主要发生在40~70日龄幼猪。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该猪场共饲养育肥猪及种猪40 0头 ,其中 1 .5月龄的猪 1 2 0头 ,2月龄的猪 1 5 0头 ,3月龄的猪 1 0 0头 ,种猪 30头。从 3月 1号起陆续出现病猪 ,表现为采食量减少 ,呕吐。育肥母猪表现为发情样症状 ,外阴部异常肿胀 ,乳腺增生 ,严重的排尿困难 ,其中有 5头 2月龄母猪发生子宫脱出。由于阴部水肿 ,局部发痒 ,病猪常在圈舍的墙上来回蹭 ,而引起局部出血。病猪增重缓慢 ,但没有出现死亡。日龄小的猪症状明显 ,而日龄大的猪症状较轻。怀孕母猪常在怀孕后 5 0~ 70天时发生早产、流产。有的发生死胎、胎儿吸收 ,产出的仔猪弱…  相似文献   

17.
一、流行特点 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但以2~5月龄,体重在30~60 kg 的猪多发:病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4-5月份和9-11月份发生:此外,饲养环境突变、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气候骤变及长途运输等都可诱发.初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经过一般时间后,渐趋缓和,一般情况下,发病率为10%~100%,病死率为1%~100%,通常在50%以上,本病的危害程度常随饲养条件的改善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生急性腹泻,且发病的仔猪多在8周龄以下,而且仔猪出生的日龄越小,则发病率愈高,养猪场户如遇到此类现象,则应高度警惕猪轮状病毒病作怪。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感染猪轮状病毒后,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炎,其仔猪发病的主要特征症状为:厌食、呕吐并发生急性腹泻。一般10~60日龄的仔猪较易发病,发病率为50%~80%,病死率一般在10%以内。而中猪和成年猪则多为隐性感染,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  相似文献   

19.
育成猪脱肛是猪直肠后段黏膜层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1一3月龄的仔猪及育成猪,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多以寒冷冬季出现,轻微脱肛的影响育肥猪生长,严重脱肛的会导致死亡。不同月龄的育肥猪都有可能发生脱肛,1.5—2.5月龄的猪发病率最高,一般情况下发病率约0.5%—1%。但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发病率最高,可达10%。  相似文献   

20.
2000年7月10~15日,我区一个存栏360头的猪场,发生一种以高热、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8.89%(32/360)病死率15.63%(5/32),经临诊检查、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本次发病都为3月龄左右的架子猪,共32头,该猪于25日龄、60日龄各注射1次猪瘟疫苗,35日龄口服猪肺疫苗2~3头份。7月10日有1栏猪共8头开始发病,到第2、3天即蔓延到5栏共32头。2头猪未见明显症状即死亡,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注射治疗后,病情有所控制,到7月15日止,共死亡5头。2 临床症状 发病突然,病初体温升高达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