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为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中毒蚕发生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农药污染来源进行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2.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2):40-40
近年来 ,由于农田害虫抗药力增强 ,农药用量和次数增加 ,尤其是桑园不集中 ,穿插在疏菜地和水田间的 ,家蚕发生中毒现象较频繁 ,特别是夏秋季更为严重 ,大大挫伤了部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影响了桑蚕事业的发展。为了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提醒蚕农平常要注意观察蚕儿生长发育情况 ,一旦发现蚕有中毒症状如乱爬、痉挛、吐液、体缩等症状。不同农药中毒症状又有差异 ,如有机磷中毒后 ,吐大量肠液 ,排泄粗长粪或红水 ,有机氮中毒蚕狂躁、翻滚 ,菊脂类药中毒蚕吐茶褐色肠液等 ,并证实已喂的桑叶或环境确实受农药污染。即可判定此时蚕为农药中…  相似文献   

3.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射阳县部分晚秋蚕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发生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射阳县蚕中毒发生的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对农药污染来源进一步的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并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2011年晚秋蚕发生农药中毒事件,经实地调查和鉴定分析,确认射阳县部分晚秋蚕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菊酯类农药中毒。此次射阳县中毒蚕发生的区域较广,与农田和桑园用药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对农药污染来源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后,该县加强养蚕地区农田及桑园农药使用的管理,并指导蚕农科学用叶,降低了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5.
吴增祥  陈辉 《中国蚕业》2008,29(4):54-56
对孙庄镇中秋蚕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孙庄镇蚕区农作物布局不合理、农药污染环境和桑叶、蚕农对农药的特性不了解等情况,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调整桑园布局、合理进行大田治虫、高度重视桑园治虫、慎重选用桑园农药、防止蚕室蚕具和养蚕用品农药污染、重视对中毒蚕的处理等预防中秋蚕中毒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2年海南省部分蚕区,桑园施用尿素化肥,连续引起蚕儿大批中毒死亡。经研究,引起蚕儿中毒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桑叶中含有亚硝酸盐有毒物质。用亚硝酸盐给蚕儿添食作验证试验,蚕儿中毒的症状与桑园施用尿素化肥引起蚕儿中毒症状的体态表现一样。桑园施用有机肥、复合肥,减少尿素化肥施用量可消除或减轻这种危害。  相似文献   

7.
<正>夏秋蚕是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及晚秋蚕的总称,时间从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饲养到10月中下旬,夏秋蚕气温较高,桑叶质量差,养蚕环境存留病源多,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各蚕期的饲养适期,同时注意桑树的养用结合,采用相应的桑园管理及养蚕措施,才能获得夏秋各蚕期的高产稳产。本文重点介绍桑园管理措施、蚕室蚕具消毒及蚕病的综合防治等夏秋蚕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蚕农药中毒的预防1.为严防农药污染桑叶,桑园治虫应掌握用药适期、药剂浓度和残效期。在施药较多的时期,采叶后先用少量蚕试口,确定无药害后,方可大批喂蚕。2.烟草产区不可烟桑混种,两者须间隔150米以上,以免烟叶的有毒成分污染桑叶。桑园周围是稻田的,治虫用药时尽可能用药水泼浇、低施,禁止使用杀虫双等扩散型农药。3.防止农药污染蚕室、蚕具。要做到蚕室不存放农药、蚕具,养蚕用品不接  相似文献   

9.
杀虫双农药价格便宜,杀虫效果好,使用方法简便,药源有保证,受到农民普遍欢迎.近二年来,已经成为临安县稻田治虫的主要的农药,但杀虫双对桑蚕有毒害,因此,夏秋蚕桑蚕中毒事件不断发生.造成家蚕杀虫双中毒,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桑园和稻田交错,稻田治虫时迷雾污染桑叶;二是桑园的间作物如黄豆等用杀虫双治虫,污染  相似文献   

10.
<正> 夏秋蚕的布局既要考虑蚕茧的稳产高产,又要兼顾蚕茧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特别是早秋蚕,我区80~84年实绩统计,张单产和张产值比中、晚秋蚕分别低4.9公斤和25.37元,其主要原因是:早秋蚕期正值农田用药高峰,易引起蚕儿中毒;与夏蚕间隔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水稻、柑桔等作物除虫时,大量使用杀虫双农药,使桑叶或蚕室周围环境被污染,导致家蚕中毒。尤其是早中秋蚕期,发生大面积微量中毒现象,蚕儿老熟后上山不结茧,损失十分严重。在1989年、1990年的早秋蚕生产实践中,笔者发现发生杀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晚秋蚕期,嵊州市王院乡紫岩村发生一起因蜜蜂采蜜过程中,迁飞途经桑园,携带的有毒花粉污染桑叶,引起蚕儿中毒的事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农药用于植物保护方面。不仅有杀虫剂,还有杀菌剂,除草剂等等。化学农药的使用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蚕作的安全。桑园直接使用农药除虫灭病而使蚕儿发生中毒现象的事例很多,因其他作物喷药而影响蚕儿发生中毒的事故也累见不鲜。因此,为了保证蚕造安全,摸清各种农药残效对桑蚕毒性影响实有必要。所以,我们收集了一些常用农药和一些引进或新投产农药,作了初步试验、现将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改。  相似文献   

14.
夏秋季节气温高桑树生长发育快,是合理进行多次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但另一方面由于夏秋气候恶劣,饲料质量差,致使蚕儿体质虚弱容易感染疾病.实践证明,要取得夏秋蚕的稳产高产,关键是要控制蚕病为害.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用短稳杆菌农药对家蚕进行薰蒸和胃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短稳杆菌对家蚕无薰蒸毒性,用12000倍液喷于桑园,18d后连续采叶饲喂家蚕,仍然发生中毒现象,产茧量比对照区下降9.4%。该农药对家蚕的胃毒毒性大、安全间隔期长,用于农田治虫时,要严防农药漂移污染桑园和蚕室。  相似文献   

16.
杨蔡芹 《中国蚕业》2008,29(3):62-64
通过对2007年新昌县晚秋蚕张产茧明显低于往年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确保晚秋蚕稳产高产的对策,即严禁在离桑园较近的农田、茶园使用菊脂类农药;在抓好桑园管理的同时,调整养蚕布局,增加中秋蚕种饲养量,确保晚秋叶质;晚秋蚕饲养前进行彻底消毒,饲养中严格分批提青及时淘汰弱小蚕,调节好蚕室内的小气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本市桑园用药以有机磷农药为主,最常用的是甲胺磷、敌敌畏、双效磷、乐果、氧化乐果等.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品种单一的有机磷农药,桑园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致使用药浓度逐渐增高,使用频次增多,防治效果却反而降低,造成环境污染,蚕儿中毒屡屡发生.针对上述情况,笔者于2000年春引进浙江省农业厅植保总站生产的桑保专用农药40%桑宝乳油、40%的辛硫磷乳油等,经药剂降解试验和药效试验后在全市全面推广使用,蚕农反映很好.经5年来的使用实践,桑保专用农药具有杀虫谱广、毒杀力强、用药量少、易分解、残留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由于初次引进,桑虫对此药无抗性,用药量少而杀虫效果好;又由于是玻璃瓶限量包装,用药浓度不易盲目提高,几年来重复使用该药物,桑虫至今尚未见抗药性.为了比较桑保专用农药与桑园常用有机磷农药之间的使用效益的差异,笔者于2004年8~9月间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桑田专用农药筛选及残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有机磷农药的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桑园用药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小.近几年来,不少科研单位及农药生产厂家研制生产出了新型高效桑园专用药剂.为此,为选择适应本地桑园治虫要求的农药,我们根据本地区市场销售和部分生产桑田专用农药厂家提供的产品,进行桑田筛选和蚕儿的残毒试验,为蚕农选择桑田用药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家蚕农药中毒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田用农药品种较多 ,新药不断出现 ,加之国外农药纷纷进入我国市场 ,品种急剧上升 ,多数农药药效高 ,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在自然条件下或在植物体内降解 ,不少品种具有突出的广谱性杀虫杀螨作用 ,深受农民欢迎。但是农村因盲目在大田作物和桑树上使用 ,家蚕中毒事件常有发生。我国多数蚕区以田边地角的“四边桑”、“大行桑”、“间作桑”及“小桑园”为主要栽培形式发展蚕业 ,与粮食作物、棉花、果树、烟草等间种混种 ,大田作物用药特别是用残效期长的菊脂类农药桑叶易被污染 ,容易引起蚕儿中毒 ,加之蚕农不知其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家蚕中毒事故已成为蚕茧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严重挫伤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威胁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预防和正确应对,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1家蚕中毒的原因1.1桑药购置不妥当部分农民购桑园用药时,只讲药名,不问哪个厂家生产、是否能在桑园使用。2008年7月1日后,农药不再用商品名称,只用通用名或简化名称。如毒死蜱市场上有十多家厂家生产,而能用在桑园的生产厂家只有1~2家。部分农药经销商不问农民购药的用途及防治对象,农民要买什么名称农药就卖本店有的同名农药,而同名农药不一定能用来防治桑树病虫害,蚕农在桑园使用后造成家蚕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