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在对玉米机械收获发展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从农机与农艺配套、机械优化升级、改变果穗收获方式、农业机械制造创新、区域布局错期收获等方面提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玉米籽粒机收影响因素及其栽培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程机械化对玉米生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机械化收获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难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玉米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籽粒含水率、苞叶性状、茎秆特性与穗轴特性对玉米机收的影响,总结了行距、播期、收获时期、施氮量与密度等玉米机收栽培调控措施,并从宜机收品种筛选、收获机械研发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角度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育种技术、栽培技术、机械设备的发展,小麦、水稻逐渐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机械化转变。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初,目前玉米收获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而由于玉米的特殊性,在我国至今未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作业,但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探索从未停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使用玉米收获机械在田间一次完成收穗、剥皮、果穗装车脱粒、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子粒烘  相似文献   

4.
李少昆  谢瑞芝  王克如  明博  侯鹏 《作物学报》2018,44(12):1743-1746
正全程机械化是现代玉米生产方式的方向,当前条件下,机械收获、特别是机械粒收是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1-5]。为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自2010年起开展了相关工作,先后发表了30余篇相关研究论文,涉及玉米机械籽粒收获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模式集成等不同层面,研究包括籽  相似文献   

5.
蒋天养 《种子科技》2023,(23):139-141
科技发展改变了农业种植方式,很多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玉米机械化种植。应用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为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小红 《中国种业》2018,(10):77-78
为了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机械化播种与机械化收获是一条必经之路,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必须具有玉米植株抗倒性好、穗位整齐、适宜机械收获、籽粒脱水性好等特点。B1170是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用抗倒性好的中间材料N54-3与脱水性好的自交系292杂交并与N54-3回交再通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具有抗病性好、抗倒力强、株叶形态紧凑、籽粒脱水性快、一般配合力高等特点,该自交系将会成为西南玉米机械化收获育种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籽粒机械直收能一次实现玉米的收获、剥叶和脱粒,可大大缩短收获时间、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籽粒直收对玉米品种、收获机械、操作人员等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生产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并不是所有的玉米品种都能进行籽粒直收要实现玉米籽粒收获全程机械化,取决于收获机械和品种。含水量多少决定了是否能够实现籽粒直收,亩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子粒机械收获就是使用联合收获机械一次完成对玉米摘穗、秸秆粉碎、玉米穗初剥皮、脱粒、清选等作业。改变目前先用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穗,再用玉米脱粒机械进行脱粒的2次作业模式,达到节省工序,省工省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1玉米子粒机械收获是大势所趋1.1土地流转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兼业化、副业化的趋势。特别是土地确权之后,明确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三大谷物之一,种植面积很广,栽培模式和植株性状等千差万别,而机械本身又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因此玉米农艺栽培技术和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协调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我国现行玉米种植农艺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玉米栽培技术与机械化收获作业的适应性,为最终形成玉米生产的农艺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统筹运作与良性发展的促进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小麦除了部分山区特殊地形外,几乎100%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收获。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玉米生产机械化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虽然机械播种在玉米种植大区有了一定面积,但玉米的中耕除草、追肥、收获等诸多环节大都靠人工完成,特别是玉米的人工收获和秸秆处理已成为当今农民的繁重体力劳动。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改变玉米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玉 《中国种业》2014,(10):77-77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仅河南省每年夏玉米种植面积就达400万hm2。长期以来,玉米的收获多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分步式摘穗、剥苞叶、晾晒果穗、脱粒、晾晒子粒等步骤,劳动强度大,费工又费时,成为玉米收获的一大难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种植大户的增多,玉米收获的问题愈显突出,加快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是未来玉米发展的方向。以16份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测定产量性状(产量、穗长、穗粗、百粒重)、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高)、机收性状(籽粒含水率、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共9个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长、穗粗、百粒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穗位高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含水率与籽粒破碎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对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籽粒含水率、籽粒破碎率、杂质率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对16份杂交组合的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适宜性综合评价,结合机械籽粒收获与人工收获的产量差异比较,表明新单65、新单58、新单68和新单88均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  相似文献   

13.
新疆兵团第四师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组织相关单位,充分发挥各专业分工合作的优势,加快新疆兵团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玉米矮化密植配套制种技术的基础上,对玉米杂交制种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精量播种技术、高地隙喷雾机械防治病虫害技术、农机农艺相匹配的机械去雄技术、机械降损收获果穗(种子)技术、机械烘干脱粒清选技术等制种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为提升新疆兵团全程机械化玉米制种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小麦收获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问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现就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有利因素作一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子粒机械收获就是使用联合收获机械一次完成对玉米摘穗、秸秆粉碎、玉米穗初剥皮、脱粒、清选等作业.改变目前先用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穗,再用玉米脱粒机械进行脱粒的2次作业模式,达到节省工序,省工省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 1 玉米子粒机械收获是大势所趋 1.1 土地流转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兼业化、副业化的趋势.特别是土地确权之后,明确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土地流转、新型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化,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当前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以山东省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因素,并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玉米机械化收获程度的因素。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信息获取、非农收入比重、玉米种植规模、作业效果感知、政府补贴等对农户是否采用机械化收获玉米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耕地细碎化程度和自然灾害等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已经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玉米的农户中,信息获取、非农收入比重、玉米种植规模、作业效果感知等对采用机械化收获的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这表明,加快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扩大机械化的宣传、有效利用政策补贴工具、积极进行农业机械革新等措施可以促进更多农户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玉米。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在黄淮海地区还没有像先玉335那样适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显得更为重要;同时,提出了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要求以及配套的栽培技术,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还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形势分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大面积推广有可能存在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包括麦秸粉碎覆盖技术、深施底化肥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化学除草技术和玉米机械收获与秸杆还田技术五个环节。该技术组合是一套连续的,完整的体系,具有省工、省力、高效、增产,利于玉米持续发展之特点。  相似文献   

19.
资源高效型玉米新品种滑玉15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高效型玉米新品种就是在符合对玉米品种高产、优质、多抗、生育期适宜、适宜机械化播种收获的前提下,消耗的光、热、水、肥(土壤矿物质营养)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种子成本以及播种、管理、收获过程消耗的人工、机械成本相对较低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正>1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播种面积已达200万hm2以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劳动力流失,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使得原来影响机械化进程的土地因素将逐渐解除,必然进一步加速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也增加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购机成本的降低还加速了大型先进机械的推广应用。但玉米生产机械化主要还是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