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电线路山火事故在输电线路事故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就江西省而言,五年以来,因输电线路因山火原因造成线路跳闸就多达74次。随着春冬季耕种烧荒增多,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冬至等民俗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烧香焚纸祭祖风气日益盛行,山火引发线路跳闸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分析输电线路山火事故的特点及原因,总结相关防山火工作经验和教训,梳理出有效的防山火对策与建议,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工程是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与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的输电线路环境恶劣,常常会发生很多故障问题,大大降低了输电线路的运行能力效率,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前进的脚步。因此,本文就对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故障类型,并提出相关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社会对电力需求日趋增大,目前正处在输电线路建设的高峰时期,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线路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输电线路对生态影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如何在电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降低消耗,减少环境影响,对我国电力工业保持高速发展,重要战略资源不断得到节约和优化配置,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力可谓是如同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的能源。而在电力的使用过程中,输电尤为重要。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基本上成为了输电线路的标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10kV配电线路在使用的过程中频发状况,从而影响到电力的使用和电网的安全。本文着重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并简要探究了对于这些使用问题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电网的支持,一旦没有电力的供应,我们的生活就会有诸多不便。因此对于电网发展的问题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有必要深入的研究,解决电力输送问题,加速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为保障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输送,降低消除其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能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因此为了保证电力正常运输,加强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管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探讨了对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加迅速,部分输电线路输送能力不足、部分老旧线路技术改造困难,如何有效利用目前电网的输电线路,提高输电线路走廊单位土地面积的输送容量、节约走廊用地,减少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建设投资,是电力基础建设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各国科研工作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开发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与钢芯导线相比,新型复合芯导线重量更轻,强度更大,热膨胀系数更小,弹性系数更高,导电性能更好,且耐腐蚀、线损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电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电力是工业生产的命脉,是人民生活的保证。新时期,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重视电网建设,确保电力供给。在电网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要抓准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技术关键点,确保电网建设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电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电力是工业生产的命脉,是人民生活的保证。新时期,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重视电网建设,确保电力供给。在电网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要抓准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技术关键点,确保电网建设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网建设的发展,而输电线路设计的问题也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凸现出来。因此,对于输电线路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再依据问题讨论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是目前电力输电线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输电线路的架设过程中,土地开发、路径选择、施工占地等是在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到的问题。而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有着很大的不同的特色,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在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电力资源在当代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之一。我国电力企业在近年来不断的发展壮大,所涉及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广,所提供的电量也越来越大。也正因此,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耗能现象特别严重。因此,对于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输配电线路中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并就电力输配电线路中如何节能降耗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电力企业节约电能、降低能耗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产品的应用已经覆盖到各行各业中。在电力行业中,电力线路的覆盖范围广,所处的地形相对比较复杂,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电力巡检部门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线路进行巡检,部分线路所处区域人迹罕至、交通不便,难以进行检修工作。此时,运用无人机进行电力线路巡检成为了我国当前输电线路巡检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无人机巡检的安全系数高,对输电线路的图像显示清晰明了,可以发现杆塔、导地线等部件的运行状态、快捷方便、实用性强。本文主要分析VR无人机的应用,低空摄影技术的应用,研究无人机在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的选用原则,推动电力巡检工作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结构越来越庞大而复杂,城市的用电负荷日益加重,现有的输电运行管理手段已难于满足现代化电力系统管理需要。而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满足电网系统运行的发展需要,适应电力市场建设和电网的日益复杂化,提高电力生产、调度和运行、维护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开始采用新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输电线路中GIS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实现输电线路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自动化。其充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使得输电线路中线路、杆塔实现信息输入、管理、查询,使得横纵剖面及各类专题图等实现绘制输出功能。满足了输电线路中的规划、维护、施工和管理的需要,提供准确可靠的电力线路的分布、走向等状态信息及各专业属性信息,并为将来系统进一步扩充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空间分析在电力GIS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针时空间分析在输电线路选线方法和输电线路线损分析两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在研究输电线路选线原则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建模方法,基于DEM和GIS确定最佳路径位置,为输电线路选线提供科学依据.线损分析是众多电力专业分析功能之一,是供电部门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拟电荷法建立了三维模型,考虑了导线弧垂的影响,分别对我国1000kv级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不同类型塔杆线路周围空间电场分布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三维计算结果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电场的分布趋势;特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场对环境没有重大影响;采用紧凑型塔杆的输电线路其电场强度低于酒杯型塔杆的线路,其最大值相差约12%~15%左右;建议在电力建设中,采用紧凑型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电力事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电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国也加大了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线路中架空绝缘导线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力在山区的普及,输电线路的施工方便与否决定着企业的成本。索道运输是山区施工物料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采用架空货运索道施工使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设计、安装和运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探究的高山区输电线路工程索道运输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铁塔是进行电力输送的关键,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质量的好坏、施工管理、甚至运行维护对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电力输送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电力事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和经济增长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电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国也加大了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电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线路中架空绝缘导线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是电力运输的重要途径,输电线路的运输质量和效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