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大穗密穗型杂交粳稻组合.在浙江省余姚市种植,表现为熟期适中、产量高、株型好、抗性强、米质优.2006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湖北等地作单季晚稻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2.
内2优11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适中、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超高产杂交稻Ⅱ优795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Ⅱ优7954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在2002~2003年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产量均居首位.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甬优9号系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选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建阳引进该组合进行试种,表现较好,深受农户欢迎。2013年,在建阳区麻沙黄坝州烟后稻示范片种植,该组合表现米质优、适口性好、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是一个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种植的优质米新组合。它具有产量高(平均在亩产500—55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650公斤)、米质优(主要品质性状达优质米1~2级)、抗性强(对穗瘟病的抗性平均3.3级,白叶枯病平均4.8级)等特点。2003年列人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重点示范组合,并进入省品种审定考察。200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审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中优205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用不育系中9A和恢复系浙恢205组配育成的杂交稻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在建德市种植,具有高产稳产、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茂盛、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米质优、抗性好等优点。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航香18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晚粳稻品种,200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产量高.适宜在浙江省钱塘江以南粳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糯稻浙糯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糯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晚粳糯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抗稻瘟病,产量高.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或部分气温较高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粳稻甬优53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甬优538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3号A×F7538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转色佳和米质优等特点。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总结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籼粳杂交稻浙优2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优2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利用浙04A和浙恢F1121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偏粳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株型优良等特点,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本文介绍该组合双亲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为原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章善庆主持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稻优质米新组合。2003年列入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重点示范及浙江省品种审定考察组合,2004年通  相似文献   

12.
中优208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中抗稻瘟病,米质好.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秀水110系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姚海根项目组采用杂交方法选育而成,其组合为嘉59天杂/丙95-13.2001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获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品种后补助,2004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杂交晚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恢570”与优质米不育系“中浙A”配组育成的优质航天杂交中籼新组合。经2002-2003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域试验和温州等地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易栽培等优点,深受种植户欢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被列入国家和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籼稻重点示范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中浙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的主栽品种.产量表现丰年能高产、灾年能稳产.  相似文献   

16.
中浦优华占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中99A×华占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抗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转色佳,米质优等特点。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着重总结了该组合的生育特性和高产栽培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浙粳27(ZH9318//绍糯928/越光)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于1998年育成的优质晚粳稻品种.参加各级区试,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易于栽培等特点.2004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和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交晚稻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引进金华试种,表现超高产、抗倒伏和米质优,适宜金华农区种植,符合金华的稻作和膳食习惯。关键栽培技术为适茬早播,短龄移栽,足丛匀株,适时搁田,控氮增钾,好气灌水,综合防治,严控稻曲病危害。  相似文献   

19.
协优中1号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其母本为不育系协青早A,父本为恢复系中组14。该组合具有熟期早、抗稻瘟病、米质优、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10年2月6日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协优315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协优31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分蘖能力较强,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重庆丘陵地区制种,平均产量达2.63 t.hm-2,高产田块达3.00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