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江县大栗港镇茶场位于桃江县大栗港镇郑家坳村,为大栗港镇镇属企业,共有茶园面积8.67hm2,1972年建园,品种为安化群体种。去年生产茶叶104t(其中黑毛茶100t),销售收入42万元,除去各种开支21万元,获得纯利21万元,每667m2产值3230元,获纯利1615元,今年茶场承包主张建中又承包了县茶叶研究所茶园4hm2和鸬鹚渡镇淘金山茶园7hm2,承包茶园面积达到了20.33hm2,生产茶叶185t(其中高档名优茶5t,普通绿茶20t,黑毛茶160t,预计纯利42.6万元,每667m2纯利1397元。茶场现已将承包的县茶叶研究所和鸬鹚渡镇淘金山茶园的4.33hm2无性系良种茶园改造为良种繁育母本园,自繁自育,用于自己建园种植,逐步增加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场的生产,今年已扦插茶苗2000万株。  相似文献   

2.
1 基本情况鹤峰县国营走马茶场始建于 1 95 3年冬 ,所辖国土面积 6 72 hm2 ,其中茶园面积1 0 0 hm2 ,森林面积 46 7hm2 ,森林蓄积量约 2万 m3。总人口 6 2 9人 ,在职职工 2 6 8人 ,行政管理人员 8人。拥有固定资产近 5 0 0万元 (不含森林 )。现有完整的红茶、红碎茶、绿茶、名优茶和特种茶的粗、精加工生产线 ,年加工能力在 40 0 t以上。年销售收入近 5 0 0万元 ,每年可为国家缴纳税费 5 0余万元 ,是恩施州的一个集种植、收购、研制、加工、销售等综合经营为一体的茶叶专业示范场。47年来 ,鹤峰县国营走马茶场从在一片荒郊野岭的官鼎上崛起…  相似文献   

3.
涵江茶场茶园面积17.33hm2,采摘面积13.33hm2。2002年茶叶产量15t,产值30万元。茶园主要分布于葛洪山西南向海拔300m上下的树林间,形成茶林结构的生态茶园。在茶场东向、北面建立护园林带,茶山顶部和陡坡处营造护坡林,茶山道路种植护路林,构成一道林带一片茶园的布局。全场建成10条护园林带,林带面积10hm2,把17.33hm2茶园环抱其中,空气湿润,云雾环绕,呈现一派林茂茶绿良性生态环境。涵江茶场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多。1992-1994年,福建省地质勘察技术院对葛洪山土壤母岩进行勘察分析:葛洪山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有利于名茶品质的形成,土壤中富集了…  相似文献   

4.
谢继金  廖天宝 《茶叶》1997,23(4):8-10
1996年羊岩茶场产茶5.8万公斤,产值210万元,创税利45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该场每年春茶开采期比山下茶园推迟15天,没有一个茶叶推销员,可是茶场年年生产的数万公斤茶叶却销售一空。其主要战略措施是:第一,把开发名优茶作为实施茶叶品牌战略的基础来抓;第二把提高名优茶质量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来抓;第三,羊岩山“茶叶商标注册和统一包装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稳步快速发展的羊岩茶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继法  朱朝安 《茶叶》2005,31(2):116-118
浙江省临海市羊岩茶场,位于海拔780多米的羊岩山区,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无任何污染。现有职工28人,茶园面积1500亩,茶叶加工厂房4000多平方米,实现加工机械化。2004年生产羊岩勾青为支柱名优茶70多吨,产值1500万元。茶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定点服务企业,中国茶叶学会首批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辛崇恒 《中国茶叶》1995,17(1):10-11
山东日照市从1966年开始试种茶树,到目前茶园总面积已发展到3.7万亩,成为山东省茶叶的主产区。 日照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尚适宜茶树生长。茶叶自然品质优良,具有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特点。该市地处淮北茶区的最北端,由于冬季气温低,冬春常干旱,茶树萌芽迟,茶叶采收时间短,茶园单产低,加上单一生产炒青茶,故而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日照市农业局果茶站从1991年开始实施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万亩茶园高产优质开发”试验项目,在“南茶北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3年的技术改进和发展名优茶生产,已使全市0.9万亩投产茶园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与1990年相比,1993年茶叶总产量达到607800kg,增加177165kg,增产41.1%;总收入1293万元,增加691万元,高档茶产量35000kg,增长13.43倍,收入319万元,增加304.3万元;1~3级茶比例达95.6%,提高了10个百分点。现将茶园的配套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平江县发展良种茶园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凤姣 《茶叶通讯》2002,(1):47-48,F003
平江县地处湘东北 ,产茶历史悠久。 90年代以来 ,随着茶类结构的调整 ,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名优茶 ,良种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 ,全县有茶园 3 3 3 3 hm2 ,2 0 0 1年总产干茶 1 2 90 t,总产值 1 3 2 1 .1万元。其中良种茶园 1 40 0 hm2 ,已经开采 40 0 hm2 ,产名优茶82 t,产值 73 8万元。每 667m2产名优茶 1 4kg产值 1 2 3 0元。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 42 % ,名优茶产值占茶叶产值的 56% ,是我县种植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研制开发的“福寿毛尖”、“时丰银毫”、“连云山金针”先后被评为省、部级名茶。平江县的良种茶园蓬勃发展 ,名…  相似文献   

8.
下祝茶场是福建省闽清县偏远山区的乡办茶场,海拔700多米,1965年办场时面积700余亩,分布十几个山头,十年动乱,茶园几乎荒废,1982年全场垦复改造前年产量不足5吨,年产值仅1.5万元。为了开发偏远山区经济,1982年全场低产改造,经三年努力改造了300亩成为高标准茶园。从此下祝场狠抓茶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经过十二年的努力,该场发展成为闽清县先进企业,年产值百万元,年经营额三百余万元,茶园亩产由7-5公斤提高到105公斤,亩产值由27元提高到1350元,分别提高14倍和50涪,尤其近两年茶叶市场疲软时,该茶场在竞争中仍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处大别山东南丘陵地区的安徽省潜山县糖岭茶场,自1981年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推广应用茶叶科学技术,增加生产资金投入,大力开发顺应市场需求的名优茶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2年来,全场平均亩产由30多kg提高到105kg,亩产值由100多元提高到1133元,亩纯收入由30多元提高到431元,其中三园(丰产茶园、良种茶园和密植茶园)亩产值达2000~3000元,亩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其效益不仅在全县国营与集体茶场中名列前矛,而且已跻身于全省茶场的先进行列。1992年在潜山县召开的省茶叶学会与会代表参观该场后,充分肯定了他们坚持科技办场,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与效益为核心进行名优茶系列开发的经营路子。本文对该场开发生产名优茶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经营策略作一  相似文献   

10.
加强茶园越冬管理提高春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茶园集中分布区,现有茶园主要分布在日照、青岛、临沂三市10余个县(市、区),总面积为15.1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7.215万亩,茶叶总产量275.2万kg,总产值19264万元。名优茶产量82.56万kg,占茶叶总产量的30%;名优茶产值12906.88万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7%。 1976年,山东发生了自1959年“南茶北引”以来的首次茶园冻害,随后又发生了1979年、1983年两次较大  相似文献   

11.
袁镛 《茶叶通讯》1993,(2):39-40
国营茶铺茶场地处洞口县境内,属臣陵地区,场内土层深厚,pH值中性偏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茶树生长。茶场现有茶园2700余亩,但近三四年来,害虫连年猖獗发生,造成成片茶园被毁,产量不断下降,1990年产干茶20万kg;1991年产干茶19万kg;1992年干茶产量为15万kg,较1989年以前减产46.4%左右。茶铺茶场茶叶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边界村民的哄抢也是原因之一,但害虫为害猖獗是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我县茶业发展现状1.1茶业基地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1)2002年全县茶园面积4066hm2,比1994年翻了一番,其中:垦复面积1000hm2,新种或改植1000hm2,茶园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过去荒芜半荒芜的茶园,现在都变成了生长良好的高产稳产茶园。2)茶树品种有了很大的改良,新种或改植换种1000hm2茶园都是无性系良种,如九龙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等。3)2002年全县茶叶产量2350t,产值2390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89.8%和305.5%。4)名优茶得到长足的发展2002年全县名优茶产量达到430t,产值760万元,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比1994增长12.35倍和13.5倍,5)茉莉花…  相似文献   

13.
张丽娟 《茶叶》2004,30(4):229-229
玉山镇属磐安县的茶叶主产区,近几年来名优茶生产蓬勃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大幅度增加,名优茶加工机械推广迅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2003年底,茶园面积491公顷,其中良种茶面积76公顷,年产茶叶175.8吨,产值1481.46万元,其中名优茶129.3吨,产值1451.8万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500元,农民收入中有一半采自茶叶。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名优茶取代大宗茶成为产业支柱,尤其是最近20年以来,名优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2011年全国茶园面积234.4万hm2,茶叶产量155.7万t,毛茶总产值728.9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67.6万t,约占茶叶总产量的43.4%,名优茶产值560.3亿元,约占总产值的76.9%,名优茶在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浙江省,名优茶产值甚至占总产值的92.0%,可见发展名优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浙江苍南县有茶园面积49646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20000亩左右,年产茶叶884吨,生产茶叶有龙井、碧螺春、春毫、雪龙、毛尖等名优茶,有温炒青、烘青、珠茶等大宗茶.全县采摘茶园平均亩产为44kg,平均亩产值529元,但各地差异很大,发展十分不平衡,最高的亩产达350kg,亩产值达4150元,而最低的亩产仅20kg,亩产值250元.其中五凤乡坑口茶场、前垟茶场和普尾茶场3500亩高效丰产茶园平均亩产值达到2260元,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总结这三个茶场的经验,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在发展“一优两高”茶业中,围绕着“投、降、增、提、促”五个字(即合理投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品位、促进销售)做文章,通过“四改进、二进行、一开拓”七项措施来实现,这也是苍南县发展茶叶生产应走的路子,现将这七项措施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6.
班昕 《中国茶叶》2009,31(9):39-39
临沭县是山东省“南茶北引”工程的重点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50hm^2,茶叶产量185t,其中名优茶产量161t;茶叶总产值1512万元,其中名优茶产值1450万元。全县现有大小茶叶加工厂42个,全部为民营企业;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270多台,其中约92%是名优茶加工机械。众所周知,茶厂是连接茶园基地和茶叶产品的重要生产环节,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我区传统的经济作物,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群众有丰富的种茶、制茶经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茶园面积达到6667hm2,在全国排名第18位,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特别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乡村茶场陆续解体,茶园先后承包到户经营,在管理、加工与市场开发上严重滞后,导致面积萎缩,效益低。据统计,我区现有茶园面积1920hm2,其中可采摘面积1767hm2,全区茶园中乡、村集体茶园面积587hm2,占全区茶园面积的30.6%,分散到户茶园面积1333hm2,占全区茶园面积的69.4%。  相似文献   

18.
1 基本情况五峰是湖北省重点产茶大县之一。 1 999年 ,全县茶园面积 5 0 76 hm2 ,居全省第 4位 ,茶叶产量 2 5 77t,产值 46 0 0万元 ,税收 6 0 0万元。与 1 994年相比 ,茶叶产量增长 40 % ,其中名优茶增长 2 .7倍 ,茶叶产值翻一番 ,税收增长 1 .37倍 ,综合效益居全省第一。预计2 0 0 0年全县茶叶产量 2 70 0 t,产值 6 2 0 0万元 ,茶叶税收 6 0 0万元 ,其中名优茶 1 1 2 0 t,产值 35 0 0万元。目前我县茶叶正由面积零星分散、作坊式土法加工、无正规品名、品牌的原始粗放生产向区域布局、专业生产、精品名牌的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 1 998年…  相似文献   

19.
我们钱王铺大队,现有水田598亩,茶园251亩,其中投产的茶园171亩。一九七二年粮食总产达68万斤,平均亩产1453斤;茶叶总产299担,平均亩产175斤。一九七二年大队的集体收入154292元,其中茶叶收入40835元,占大队总收入的26.46%。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松溪县松源镇西门村茶场,在1985年以前,是一个茶叶单产、茶园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一直居于全县领先地位的先进茶场,80年代初曾受到过省委主要领导的好评.可是,近几年来,该场由于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反复变更,影响了茶园的管理,造成茶园树势衰败,水土流失严重,一些边远地块茶园长年抛荒失管等问题出现,导致生产大幅度下滑,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集体收入锐减,到1992年全场430亩茶园仅产茶1100kg,产值9.08S万元,上交利润1.62万元,与1985年时相比,其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为了扭转茶叶生产严重滑坡的局面,1992年底西门村村委会在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之后,决定转换该场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实行茶园租赁制,将现有的430亩茶园全部租赁到户经营管理.现将该场推行茶园租赁经营的做法及成效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