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晒种 要选择晴暖天气,将精选的种子在席子上摊薄,连续翻晒2~3天。这样既能促进种子后熟,降低种子含水量,又能增加种皮透性和种子吸  相似文献   

2.
5ZW—1000型种子制丸机(见图1)是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和前机械工业部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适用于蔬菜、烟草、花卉、油菜等中、小粒种子的制丸作业。它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主要规格和技术参数已在本刊2000年第2期作过介绍,现将该机的使用技术简要说明如下。1.使用前的准备(1)安放设备应停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如在室内作业(也可在室外),房间应装有通风设施。将加液管道可靠地连接,移动搅龙支架应放在加粉器搅龙出口的适当位置,以便使粉剂正好落入锅体中。(2)调试在断电情况下,用手转动传动三角带,检查运转是否正…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磁场种子处理、电场种子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用于玉米、大豆、高粱、小麦等作物的种子处理.鞍山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选择大屯中心示范农场,对玉米播前种子处理栽培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磁场种子处理可使玉米增产22%,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增产18%,电场种子处理可增产9%.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机》2004,(11):27-27
这种特殊的种子输送系统(STS),可以使播种机同时施播8—36行,减少充种时间,使农民能将时间更多地用在实际的播种上。第一次使用的操作者都反映,通过减少种子箱的充种时间,每天可多播种100多公顷。当用液压驱动的吹送机给种子箱加压时,随着播种,种子流人各行的种子箱。保持每个播种单位的重量在一个减少了的常量上,可使种子的人土深度统一。本系统可用于玉米、豆类或小颗粒播种中。  相似文献   

5.
1.晒种在玉米播种前,选晴天将种子薄薄地摊在晒场上(注意不能直接摊放在柏油路面或水泥晒场上,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种子),连晒2~3天,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促进种子后熟,改善种皮透性,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利于壮苗、增产。据试验,播前晒种比不晒种的玉米,出苗率提高13%~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省咸宁市成熟的桂花种子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桂花种子油,考察了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对桂花种子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桂花种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1,超声功率220 W,超声时间40 min,提取温度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桂花种子出油率三次提取平均值达到25.4...  相似文献   

7.
红枣苗木机械化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特别是枣树适应性强,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发芽晚并且具有多次发芽等特性,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优良树种。干旱地区冬寒、夏旱、春季多风等自然条件适合于发展红枣产业,现结合几年来培育红枣苗木的经验,总结出红枣苗木农机化培育技术。1种子的处理机播红枣要进行播前种子处理。要选择充分成熟的种子,以提高发芽率。播前将选好的种子以1:1的清水浸泡2~3天,然后在背阳干燥的地块凉干。2地块准备枣苗对土壤的条件要求不高,对土壤适应性强。播种红枣要选择PH值在5.2~8,盐分低于35%的土壤。在秋季准备地…  相似文献   

8.
现代物理种业工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是优质种子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增产的根本内因。传统种子播前处理容易造成土壤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大的弊端和局限性,在实际农业生产上的开发与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形下,物理技术开始在种子处理方法上得到研究与应用。为此,介绍了现代物理种业工程技术及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冷等离子体种子播前处理技术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作物育种新方法,将冷等离子技术真正应用于种子的播前处理;最后,总结了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建议,旨在为现代物理种业工程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作物考种对单粒种子质量测量的特殊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单粒种子自动称重装置,能够实现单粒种子质量的自动测量及对一批种子的质量谱分布测量。测量过程中,该装置将实时显示每粒种子的质量,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质量阈值将种子分为两类;测量结束后,将两种类别种子的数目、种子的总个数、平均质量、标准差、总质量滚动显示在单片机控制的液晶屏幕上,并在LabView开发的程序中显示质量谱分布的柱状图。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磁场种子处理、电场种子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用于玉米、大豆、高粱、小麦等作物的种子处理。鞍山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选择大屯中心示范农场,对玉米播前种子处理栽培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磁场种子处理可使玉米增产22%,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增产18%,电场种子处理可增产9%。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佩特库斯科技有限公司(PETKUS Technologie GmbH)成立于1852年,是世界上首家种子精选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今天佩特库斯已经发展为全球种子、谷物处理与加工技术以及饲料加工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涉及领域包括种子加工与干燥设备、种子清选设备,种子处理,包衣和丸化设备,谷物干燥与贮存设备,混合饲料加工设备。目前,公司在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设有分公司并在保加利亚、法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相似文献   

12.
为考证包衣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特对玉米种子包衣试验,得出如下结论包衣种子对提高保苗率、降低病株率有明显作用;包衣种子对幼苗各项指标及生长发育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种子用户在作出购种决策,采取购种行动时,从表面上看是种子用户的个人行为,但这种个人行为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会受到种子用户的自身因素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外界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宏观因素如政治、经济、科技等,都对种子用户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微观因素是指种子用户的相关群体和供种单位的因素。分析影响种子用户行为的因素,对种子生产经营单位正确把握用户购种行为,选择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业生产中种子精选的需求,设计了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实现流水线式种子上料、检测和分选。该装置由上料装置、检测单元、分选单元和控制系统组成。上料装置通过两级振动实现籽粒的平铺,配合传输带完成籽粒的单粒化。检测单元由高速工业相机实时获取种子图像,并传送至上位机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和种子在图像中的位置,控制分选单元完成分选。利用搭建的装置采集了1 200粒正常种子、1 200粒霉变种子和1 200粒破损种子的图像,使用HALCON软件提取了单粒种子的18个颜色和12个形态特征,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判别分析,分别构建了种子霉变和破损的检测模型,并利用搭建的装置和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分选速率大于300粒/min;其中霉变种子的分选准确率高于95%,破损种子分选的准确率高于89%。  相似文献   

15.
种子分级比重精选加工工艺有别于现有种子精选加工工艺,是将种子先分级加工,然后各级种子再依次进行比重精选及后续加工的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成品种子的净度,提升整条加工线生产率20%以上.  相似文献   

16.
1.适时采收种子的外壳(或外表)颜色变深,呈干褐色,籽粒饱满、坚韧、有光泽,即为成熟的种子,可选择晴天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早,种子瘦小,发芽率低;采收过晚,种子消耗较多养分,且容易脱落,下雨天还容易在穗上发芽,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棉种图像精选方案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棉种精选算法.精选作业前,先设定种子通道工位;精选过程中,使用首帧差分阈值分割的方式提取种子区域的二值图像,然后在原图像的种子区域计算红色像素数并判断红色种子,通过分析二值图像判断破壳种子,最后对种子图像进行微分处理并去除边缘像素判断裂纹种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判断出缺陷棉种,速度快、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8.
浅析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各类作物种子在播种前通常有一个对种子的选择和处理过程,选种和种子处理对其发芽、生长、产量以及果实的营养成分有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在农作物播种前利用等离子体发生设备对种子进行处理,使  相似文献   

19.
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种子分级的主要依据。在农业生产上多采用精量播种,为了减少缺苗断垄,播前必须做好发芽试验,选用高质量的种子,确保农业用种安全。种子发芽率是指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出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怎样搞好玉米种子室内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技术概况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世界各国普遍对实施“种子工程”都十分重视 ,中国亦把实施“种子工程”作为科教兴农和实现跨世纪农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同时在实施“种子工程”中又把种子加工和种子包衣作为启动点和突破口来抓 ,提出了“反弹琵琶” ,从中间环节抓起带动“两头”的实施步骤。本文仅就种子包衣技术的概况及发展等作如下浅析与探讨 ,供参考。一、种子包衣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种子包衣技术是以种子为载体 ,以种衣剂为原料 ,以种子包衣机为手段 ,将种衣剂均匀有效地包敷在种子表面上的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目前广泛使用的种衣剂主要为化学农药种衣剂 ,通常是由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