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椿根插繁殖可采用粗0.8~2.4cm的根作插穗。0.3~0.5cm的细根宜用平埋方式,覆土厚1~2cm,成苗率可达85.7%。硬枝扦插,在窖藏前用IBA500mg/L或NAA500mg/L处理插穗;或在扦插前用2,4-D50mg/L处理插穗,均可提高生根率。插穗在扦插前用IBA100mg/L的酒精溶液速蘸,插后20d再用IBA1000mg/L酒精溶液速蘸,生根率可达89.5%。嫩枝扦插因极易腐烂而难于成功。在扦插生根过程中,镰刀菌、色串孢菌、假丝酵母、链格孢菌及地霉菌等弱寄生病原真菌,均可能侵染插穗,使其腐烂,应注意防治。香椿植株有内生菌,在一定条件下亦可导致插穗腐烂。经鉴定,内生菌属于欧氏杆菌属(Erwiniasp.)。  相似文献   

2.
紫叶小檗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紫叶小檗的嫩枝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地小檗扦插繁殖的障碍之一为植物体内含有小檗碱。当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插穗24h后,生根率可由11.7%提高到55.0%。植物生长激素NAA和IBA都能明显提高紫叶小檗嫩枝插穗成活率,而应用0.1%高锰酸钾处理插穗24h后再用生长激素处理,效果更佳。100~150mg/L的NAA和IBA处理者可使成活率达95%以上,高于150mg/L的生长激素处理对嫩枝生根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扦插基质、插穗和激素三个因素对西洋杜鹃扦插繁殖的生根率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西洋杜鹃扦插繁殖用嫩枝或半木质化枝,基质用珍珠岩与泥炭土体积比1:1,激素用IBA,NAA混和各占500ppm为最佳处理组合。扦插生根率达95%以上,并且生根多,粗壮,分布均匀,15天开始生根,30天可移苗。  相似文献   

4.
无刺大果沙棘优良无性系嫩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无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育苗,采用ABT生根粉处理,人为控制棚内温湿度,插穗生根率达85.5%,成苗率达92%。  相似文献   

5.
应用生根激素处理1414杨嫩枝扦插育苗试验表明,用ABTI号生根粉和a-NAA处理插穗,生根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比清水对照提高68.3个百分点,且ABTI号处理插穗较a-NAA处理提早3d萌发不定根;用ABT3号浸根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7%,比对照提高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新疆杨嫩枝扦插及生根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杨采用嫩枝扦插方法,借助全光喷雾育苗器,插穗以ABT生根粉浸泡处理,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生根率,且根系发育良好,移植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根激素处理1414杨嫩枝扦插育苗试验表明,用ABT1号生根粉和a-NAA处理插穗,生根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比清水对照提高68.3个百分点,且ABT1号处理插穗较a-NAA处理提早3d萌发不定根;用ABT3号浸根后移栽成活率达97%,比对照提高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板栗扦插繁殖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研究了板扦插繁殖技术,插穗生根特性,嫩枝扦插不定根形成的细胞组织学基础和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板栗嫩枝扦插,经HL-43生根剂(自制)处理,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生根率可达80%以上;插条生根率与母树年龄、枝条木质化程度呈负相关;扦插时间以5月中旬~7下下旬最适宜,8月后生根率下降;插条部位以中部条生根率最高,基部条次之,梢部条最差;不定根主要发生于韧皮部和维管形成  相似文献   

9.
猬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猬实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野生花木,为国家级保护植物,研究表明,嫩枝扦插是其繁殖的主要途径,选择ABT2^3生根粉和NAA,用100~200ppm浓度处理插穗生根率达74.0%~77.8%种穗部位与生根率成正比,使用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温室扦插苗应在气温高于10℃的室内越冬,露地扦插苗在床内覆土越冬保苗率及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大石早生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速大石早生李的苗木生产,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长15 ̄25cm,顶部带3 ̄4个叶片的半木质化嫩枝,用250mg/L萘乙酸溶液处理插穗基部30s,在扦插床内保持温度25 ̄28℃,湿度85%以上,30%的透光率,生根率可达87%,扦插45d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于5 ̄9月份不同时间扦插,以8月份生根率最低,其他月份生根率较高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