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气候、土壤与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测定结果显示,该县茶叶茶多酚含量34.22%,氨基酸含量4.2%(其中茶氨酸含量高达3.26%),茶多糖含量4.2%,香气相对总量最高达65.88%。较高的氨基酸含量和香气相对总量,使该县茶叶口感舒适独特,天然花香浓郁。在历届茶叶品比大赛中,该县茶叶多次荣获大奖,尤其是"圣水毛尖"曾多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茶杯"一等奖、"鄂茶杯"金奖。"圣水绿茶"已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相似文献   

2.
竹山县是湖北省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茶产业是竹山县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和精准扶贫第一产业.文章总结了竹山县近年来在茶叶产业规划现状、茶园基地建管、生产车间建设、技术引领、质量控制、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多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以期为茶产业系统化建设提供发展措施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为抓好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农户建设永久的"绿色银行",目前十堰地区部分县市掀起了新一轮茶叶产业建设高潮。为做好新一轮的茶叶产业规划,我们围绕"提高茶叶产业效益"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们提出要将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作为提高茶叶产业效益的关键性措施,凡是适合建无性系茶园的地块,尽量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但在实际规划时,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有的主张重点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有的认为要  相似文献   

4.
<正>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茶叶是竹山县特色主导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目前茶叶的市场与消费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竹山茶叶必须立足竞争、面向市场,围绕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果断地走转型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是竹山茶叶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在竹山县,如果说起"陈世和",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若提起"肖家垭",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因为爱茶、懂茶的竹山人都知道,"肖家垭"不仅是竹山茶叶的知名品牌,还是竹山茶叶的品质象征。在很多商家感觉产品供过于求、销售困难的情况下,肖家垭茶场的早春名优茶却多年保持热销,尽管每千克价格在4000~6000元,每年仍被大家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茶树原生地之一,黔东南州群众种制茶喝茶历史悠久,茶文化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以黎平、雷山、丹寨三县为主的茶叶生产加工主产县。黎平茶、雷山茶、丹寨硒锌茶、台江苦丁茶等茶产品得到了省内外茶叶消费者的认可,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本文将从如何进一步发展好黔东南州生态富民茶叶产业角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走进湖北省竹山县双艳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茶叶基地,山坡上、旱地里、村民的房前屋后,全是郁郁葱葱的茶园,茶叶散发出的醉人芳香沁人心脾。如今的竹山县双堰村已成为麻家渡镇最大的早春茶种植基地,这与当年的返乡创业青年,现在的竹山县双艳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竹山县第十届政协委员贺勇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田智仁  徐雪云 《茶业通报》2007,29(3):103-103
鹤峰县是国家农业部首批授予的"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近年来,鹤峰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高起点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熊承家 《茶业通报》1998,20(3):9-10
英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我们按照"农业抓产业,产业抓茶叶"的发展思路,把茶叶作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县现有茶园3866.7hm2,年产干茶千万斤,茶叶收人过亿元,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7.4万户,转移农业劳动力9.l万人,县乡财政收人的21%、农民人均纯收人的37.62%来自茶叶,有8万农民靠种茶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实践证明,英山的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为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步伐,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共念茶叶经,齐做茶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竹山县决定抓住"精准扶贫"以及"秦巴片区特色产业开发"等重大政策与项目机遇,争取近三年内,在管好现有茶园基础上,拿出当家田地再新建一批高标准茶园。继续建设高标准茶园,首先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但在新建茶园上,目前竹山干部和农户思想并不是高度一致。到底还该不该搞大规模茶园建设?还有没有地方搞茶园建设?拿出当家田地建设高标准茶园到底值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太湖县属典型山区县,山地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无污染。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为发展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茶叶产业已成为太湖县一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9年全县茶园面积6万亩,预计产量达1000吨,产值达6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翁昆 《茶业通报》2005,27(1):29-29
做紧的茶叶便于保持品质;做紧的茶叶便于“物流”;做紧的茶叶便于消费。  相似文献   

13.
幸育毅 《贵州茶叶》2004,32(3):8-12,19
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通过各级茶叶管理部门、茶叶企业、茶农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改变观念,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广和发展名优茶,加大茶园基地建设,加快茶叶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近几年来国际国内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的比较分析,结合贵州省茶叶的实际情况,从8个方面提出如何打造贵州茶叶产业,为加快贵州茶叶产业化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太湖传统农产品,是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县十五个乡镇,十一个乡镇产茶,涉茶农户近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3,茶农12万,涉茶从业人员20万。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1628.14t,茶叶总产值1.49亿万元。2012年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89座,年加工能力2300t。自2010年以来,全县新建、改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37座,每座年加工能力20t以上,其中寺前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t。全县茶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通过几年发展形成了北中、寺前两个产茶大镇,其茶园面积分别达1667hm2、1066hm2。北中镇望天村是本县茶叶专业村,全村有12个组701户茶园面积206.7hm2,户户种茶。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茶叶》是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学会主办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学术性季度内资,共设有"综述·专论"、"研究·技术"、"经营·文化"和"其它"四个栏目。热忱欢迎广大茶叶科研、教学、科技和生产、经营人员和茶叶爱好者投稿!  相似文献   

17.
挖掘历史文化,做响茶叶品牌;依托自然优势,做优茶叶基地;调整生产结构,做强产业龙头;健全营销体系,做大茶业市场;强化服务理念,做活发展机制。从五个方面推进修水县茶产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茶叶》是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学会主办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学术性季度内资,共设有"综述·专论"、"研究·技术"、"经营·文化"和"其它"四个栏目。热忱欢迎广大茶叶科研、教学、科技和生产、经营人员和茶叶爱好者投稿!  相似文献   

19.
正错那在藏语意为"湖的前面"。该县属藏南山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马拉雅区,地势北高南低,康格多山以南地区海拔递减,相对高差7000多m,最高海拔7060m,最低海拔18m。部分地区适宜茶树生长。2014年由安徽省委组织部组织第一批科技援藏队结合错那县发展茶产业的需求,对错那县主要茶叶产地——勒乡的茶叶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研采取现场查看、走访茶农、核实资料、抽取样品分析等方法,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境内海拔高相差悬殊,气候与生态环境特别适合生产优质香菇。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竹山县代料香菇栽培快速起步、迅猛发展,不少企业、农户通过种植代料香菇,实现了创业就业、脱贫致富;但也有一些企业、农户效益欠佳,甚至出现亏损。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对竹山县代料香菇种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一、竹山县种植代料香菇主要问题1.产业发展速度偏快,基地布局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