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乐亭县水产中心技术推广站承担的河北省渔业产学研一体化科技示范项目—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高效生态多茬接续养殖技术示范,于2016年2月在乐亭县向光海水养殖场的2个工厂化养殖车间共2046m2水体开始关键技术内容的实施。2016年2月23日调入第一茬优选南美白对虾苗种130万尾,苗种标粗后分池投放到62个33m2的水泥池示范养殖。通过前期的池塘改造、苗种选优、标粗分池及入车间前养殖用水处理、室内养殖用水生物调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海淡水大宗养殖品种,在山东省水产养殖业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山东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迅猛,特别是南美白对虾设施化养殖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中成为主导发展趋势。养殖模式由最初的育苗室改造养殖,扩展到专业工厂化养殖、小棚土池养殖、大棚高位池养殖等多种设施化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河北省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发展迅速,该养殖模式是一种节水、对水环境污染小、饲料利用率高、渔药使用量少的一种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但在实际养殖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还不成熟,换水量大,热量损失大;对虾病害防控技术还不完善,病害频发,导致产量低,甚至绝产,经济损失巨大。2017年,唐山滦丰养殖有限公司与河北农大水产学院合作,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生态养  相似文献   

4.
<正>南美白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因其成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目前,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一般在海水中进行,需要采取淡化标粗过程才能较好的在淡水池塘中养殖,如何在淡化的过程提高苗种成活率是淡化标粗成功的关键。南美白对虾室内淡化标粗的技术已有前人做过比较多的研究,然而成活率高低各有不同,况且全国各地养殖条件、气候千差万别,长春养殖南美白对虾较少,摸索一套适合长春的南美白对虾的室内淡化标粗技术对于长春的水产养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上海市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南美白对虾的习性,结合上海地区气候条件,依托上海海洋大学发明的大容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生物活菌的优势,因地制宜,创新推广了南美白对虾"专池培育标粗、适时精准分稀、及时投放小型肉食性鱼类、全程调控微生态环境"的养殖模式,是目前上海郊区南美白对虾采用前期温棚标粗、后期外塘养殖的一种高效模式。为总结成功经验,促进技术交流,更好地推动  相似文献   

6.
舟山市水产养殖部门为探索海岛地区多种模式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于2002年有选择性地扶持养殖大户开展南美白对虾高密度精养,帮助构建工厂化标准虾池并全过程指导养殖生产。现将其中主要示范点定海区旭旺养殖场3年(2003~2005年)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有关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予以推介及研讨。  相似文献   

7.
李兆军 《河北渔业》2019,(7):20-21,29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都是采用水泥池淡化标粗。利用水泥池投资大、成本高,而且在水泥池内培育虾苗密度大、风险大,间接增加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本,更增加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标粗新模式,2018年在河北黄骅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虾苗土池淡化标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南美白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盐度广、口感好、抗病能力强和产量高等优点,深受广大老百姓欢迎。南美白对虾室内淡化标粗的技术已有前人做过比较多的研究,然而成活率高低各有不同,况且全国各地养殖条件、气候千差万别,长春养殖南美白对虾较少,摸索一套适合长春的南美白对虾的室内淡化标粗技术对于长春的水产养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19年6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盐度广、抗病能力强和产量高等优点,20年来深受我国北方老百姓的喜爱。南美白对虾是北方甲壳类养殖的主要优势品种,2015年以来,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工厂化温室繁育苗种淡化标粗技术已较成熟,实现了北方传统养殖一季向两季模式的转变,振兴了渔业经济,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我国沿海及内陆水域全面展开,已成为水产养殖重要品种之一,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病害频发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人们开始探索各种高效养殖模式,以预防和减缓病害发生。放养优质苗种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苗种标粗可通过对养殖用苗种的集中培育,淘汰体弱个体,避免劣质虾苗直接放养育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万夕和研究员:江苏南美白对虾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思考 江苏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现状:产量30万吨,温棚15万只,精养池塘25万亩,鱼池套养模式30万~40万亩,"一产"产值150亿~180亿元,从业人员超10万人. 目前的主要养殖模式可分为小棚养殖、大棚养殖、池塘精养、池塘混养、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循...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生物絮团结合生物膜调水技术,在一个个移动式支架养殖池里,建起养殖跑道,养出高产南美白对虾……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室张家松博士向《海洋与渔业》记者介绍了一种投资小、产出高的对虾(主要针对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目前已经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推广运用,市场反馈效果较好,改变了大家对工厂化养虾高成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 水产养殖用药现状1.1 养殖方式的发展增加了对渔药的需求 水产养殖走过了从粗养到人工精养的过程。目前,精养模式较多,如南方的高位池养殖,北方的大棚养殖,工厂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精养状况下,放养密度较大,如南方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达到20万~30万尾/亩,在这样高的密度下,粪便残饵聚集池底,极易造成水体恶化,从而滋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昌吉州四家单位养虾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实现总产值452.5万元,亩利润5500元。总结、分析、提出了虾苗集中标粗、分户饲养和适度发展南美白对虾温室大棚、工厂化养殖对策,以化解新疆距离虾苗产地遥远、运输时间长、虾苗成活率低,和有效养殖期短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养殖是一种高密度、养殖条件可系统控制的养殖模式,因此产量高,且加强了养殖病害的人工防治效果,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广西区北海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有12万多亩,其中已有近万亩采用集约式工厂化养殖,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使单位水体发挥最大的生产效力,促进北海市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持续发展,广西区北海市科委组织有关单位系统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最适养成密度、饵料种类的合理配套和养成管理的试验研究,并且初步建立了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俗称白虾、基围虾,属于广盐性热带虾类,能在盐度0~35中生长,因此沿海和内陆均可以养殖。近年来,由于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大面积推广,华东淡水养殖区的养殖面积急剧增加,同时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区域新兴了大批以南美白对虾淡化为主的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的幼苗孵化必须在盐度20以上的海水中进行,杭州湾地区虾塘的盐度普遍在5以下,所以在虾苗下塘前的淡化标粗中间培育环节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淡化标粗环节水处理及日常管理规程。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俗称白虾、白肢虾等,隶属十足目,对虾科,滨对虾属,该虾肉质鲜美,具有生长快、适盐性和适温性广,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低,抗逆性强,病害少,能密养高产、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深受养殖者青睐。随着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工厂化养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养殖模式,但养殖从业者盲目地增加放养密度,造成饲料系数高,水质难于控制,生长慢,病害多,引起对虾生长率和存活率降低以及养殖水体环境恶化[1]。因此,选择适合生长的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养殖至关重要。笔者在莆田南日岛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不同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及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适宜养殖密度,以期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技术,使单位水体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持续发展,我们在东营市海星浅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养殖面积4200m^2,共产对虾19576kg,平均每平方米产虾4.7kg,实现产值539834元,获利税282650元。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山东省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将南美白对虾养殖作为渔业结构调整的主推品种,通过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经验,组织召开现场会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企业典型示范,重点推广南美白对虾大水面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模式,着力推动日照市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化发展。去年日照市五莲县迦南美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河滩水淹地建设标准化池塘25个,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20.
彭敏  肖珊  李咏梅 《中国水产》2009,(10):44-45
“南美白对虾良好水产养殖规范的研究与示范”是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广西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组在编制广西地方标准“南美白对虾良好池塘养殖规范”(已发布,标准号为DB45/T609—2009)的基础上,选择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万尾示范基地作为示范点,建立起南美白对虾良好池塘养殖规范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