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奶牛肠便秘,临床上以结肠便秘最为多见。1991年8—10月份,我场地区由于受气候影响,在牧草缺乏水份情况下,有些养牛户在地边放牧,使奶牛吃了喷洒农药的牧草,此期间全场有86头奶牛发生结肠便秘。我们根据泻下通肠的理论,采用“上泻”与“下通”的疗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86头病牛全部治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一、试验目的: 我场进行了尿素代替部分豆饼的饲养实验,目的是探察其对产奶量及对牛只健康因素的影响和经济效益。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二、试验方法: 1.供试奶牛:选择我场进口澳大利亚奶牛20头,体重估测约480公斤左右,营养状况中等。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其牛群情况见表一。  相似文献   

3.
黄旭 《中国奶牛》1994,(4):40-41
奶牛霉败饲料中毒的诊疗安徽淮南乳品公司奶牛三场(232035)黄旭1990年春季淮南乳品公司奶牛三场,从2月底到3月底的1个月中,奶牛零星地发生了霉败饲料中毒,共14头,发病率占成母牛的4%死亡1头,经调查研究,认为霉菌及其毒素中毒。一、发病经过我场...  相似文献   

4.
硫磺软膏治疗奶牛钱癣病1996年5月,我场奶牛发生钱癣病,40头奶牛被感染,占全群牛只10%,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患牛的眼眶、口角、面、颈及胸腹侧壁皮肤上生有小结节,表面生鳞屑,逐渐扩大呈隆起的圆斑,并形成界限明显的灰白色、石棉状痂块,痂上有残留少数无...  相似文献   

5.
奶牛吃了新鲜小青菜造成亚硝酸盐中毒较为少见。现将我分场发生的一起全群52头奶牛发病的情况报道如下: 一、发病经过:本分场共52头奶牛(其中成母牛20头,青年牛32头),7月初因无青草而补饲小青菜,每头每次约15—20斤,至中毒发生前已喂了半个月。7月15、16两  相似文献   

6.
<正> 奶牛发生“流行热”后,有明显碱储下降,酸中毒现象,此尚未见文献记载。我场于八三年八月十九日至九月二十二日在牛群中暴发“流行热”,历时35天。当时存栏黑白花奶牛760头,共发病443头,发病率58.29%,死亡11头,死亡率2.48%。在该病流行过程中,我们发现病牛有酸中毒现象。发病后第10天我们用“量积法”抽查病牛血浆 CO_2结合量,第11天后对新发病牛基本实行普检。受检牛211头,371头次。  相似文献   

7.
我场于1984年1月从丹麦引进黑白花怀孕母牛361头,育成公牛1头。经过一年多来的饲养观察、报告如下。一、有关丹麦奶牛及其原产地自然条件与饲养管理概况丹麦奶牛毛色为黑白花,花色分明,外貌清秀。骨骼坚实而细致,体格较大,头稍长,颈粗细适中,体质结实,四肢均称。肌肉发达、丰满。腰背平直,臀部较宽而平。乳房发育良好,乳区呈盆状。蹄形好,蹄质坚实。  相似文献   

8.
奶牛冬痢多流行于10月至次年4月,是奶牛的一种季节性、爆发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由于饲料的改变及气温的急剧下降,可突发本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染迅速,呈急性经过,严重腹泻,便血,奶产量显著减少,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为特征。本病原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有报道为牛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和空肠弧菌所致。据报道,冬痢在重庆市某奶牛场中曾发生过。我场于2002年1月22日首次爆发本病,据调查,是我场建场51年来首次发生本病。1发病情况我场现有黑白花奶牛58头,发病29头(均为成年母牛),发病率为50%,其中,拉稀便15头,占51.7%,拉血便14头,占48.2%,死亡1头,…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原因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胎衣不下是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我们新洲奶牛场自1985年以后,奶牛胎衣不下逐年明显增多,已构成奶牛生产的一大威胁。现将我场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 (一)1984—1988年奶牛正产、早产、流产以及胎衣不下发生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饲料营养对腐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蹄病是奶牛3大常见病之一,常以变形蹄和腐蹄为多见。近年来,我场饲养的新西兰黑白花奶牛也普遍发生了蹄病。据统计表明,凤凰奶牛场1988年奶牛腐蹄病的发病头次高达75.37%。因蹄病淘汰造成的损失很大,严重影响了奶牛生产的发展。奶牛发生腐蹄病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以本场近几年实践,从饲料营养方面分析对腐蹄病的影响,为今后更好预防蹄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奶牛焦虫病是季节性5—8月份所发生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从1995年6月1日开始,我场陆续有38头奶牛发生焦虫病,发病率高达 20%。由于诊疗及时,预防得力,至6月25日,治愈35头,此后,再没有出现新发病。  相似文献   

12.
奶牛大肠杆菌性乳腺炎,以前在我场没发生过,1980年以后陆续发生,共发病13头,死亡4头,发病率4。06%,致死率30.8%。本病多发生在6一9月份,分娩后30一80天、1一5胎、8一8岁经产母牛多发。  相似文献   

13.
1991年7月31日—9月2日奶牛流行热暴发期间,我场共发病奶牛594头,复发166头次,累计发病760头次,发病率为108.57%;流产73头,流产率为31.74%;因病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则无法统计。流行热对奶牛流产的影响 (一)不同怀孕月龄病牛流产情况(见表1) 表1表明,重胎牛最易流产,尤以孕期在6、7、8三个月龄最为严重。经显重性t检验P<0.00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中旬,舞钢市畜牧局接到本地某奶牛饲养场的求助电话,称其场内有数十头奶牛发生疾病,畜牧局立即派专家到现场会诊。1基本情况该场有36头奶牛,专家赶到现场时,2头奶牛已经死亡,另34头发病奶牛表现出口吐白沫、腹泻、兴奋狂躁、肌肉震颤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牛的皮肤霉菌病又称钱癣。1986年6月20日赤峰市饲料公司三眼井奶牛场自哈尔滨市养禽场奶牛隔离场运来进口丹麦黑白花奶牛80头(其中22—28月令怀孕青年母牛79头,种公牛一头)该批奶牛在从丹麦运至我场前曾在哈尔滨市隔离40天。来我场后发现有3头奶牛(牛号5255、5078、4830)有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临床中,采用来苏儿原液治疗奶牛的钱癣病136头,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一)发病情况:我场1987年以前没有牛的钱癣病,自1987年12月从西德引进黑白花奶牛后,奶牛的钱癣病在我场流行。牛的钱癣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皮肤上出现境界清楚的结痂癣斑。发病部位覆有灰白色皮屑,患畜发痒。本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成、幼畜均可患病,而一年龄内的幼牛最易患病。 (二)临床症状:在我场136头病牛中,有132头是3—6月龄的犊牛,4头是成年牛。患牛的发病部多在头部的眼脸、上下唇、面颊及耳,其次是  相似文献   

17.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据有关资料报道,恶性卡他热以发热、发病率低、致死率高,主要是以头部及胃肠道粘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炎,同时也出现眼球炎并常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呈散发,偶尔也有地方性流行。1989年5月31日至6月24日,我场黑白花奶牛发病3头,死亡3头,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等,我们怀疑3头病牛是头跟型恶性卡他热。现将发生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我场17队养奶牛户李至义带6头奶牛于今年3月底从纳河县来  相似文献   

18.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原有奶牛200头左右,采用传统的栓系饲养和手工挤奶。1987年底农牧渔业部畜牧兽医司在我场投资扩建而成现在的南京奶牛原种场。1989年6月基建基本完工,饲养规模500头,现已发展奶牛400头,1中成母牛200头。为了跟上现代养牛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我场在奶牛的散放饲养和机械化挤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过近一年的生产实践,奶牛散放饲养和机械化挤奶的优越性已初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9.
日粮结构与奶牛肢蹄病发生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 ,日粮营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肢蹄病的发生。而这一点常常被基层奶牛场的技术、管理人员所忽视。为了探讨日粮营养与肢蹄病发生的相互关系 ,现将我场1999年 7~ 9月与 2 0 0 0年 7~ 9月的肢蹄病发生情况及同期的日粮结构与营养分析对比如下。1 因肢蹄病而淘汰、死亡的奶牛与日粮结构1999年 7~ 9月 ,我场因肢蹄病而淘汰、死亡的奶牛共 15头 ,其中包括蹄底溃疡 6头 ;关节炎 6头 ;蹄叶炎 3头。 2 0 0 0年同期 3个月 ,因肢蹄病而淘汰、死亡的奶牛有 5头。其中包括蹄底溃疡 3头 ;关节炎 1头 ;蹄叶炎 1头。        …  相似文献   

20.
每年初霜后奶牛在伏翻麦茬地放牧,常因过食霜冻小麦苗而发生瘤胃臌气。仅1990年9月29日至10月20日,我场扰有45头奶牛因过食霜冻小麦苗而发病,死亡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