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韩萍 《玉米科学》1996,4(1):053-053
“八五”期间玉米新品种获奖成果“八五”期间国内27个科研单位承担了“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选育”研究课题,广大科技人员努力攻关,协同作战,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八五”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成绩显著刘建功,谢方灵,杨晓东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85-003-01)课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39个单位389人事加攻关研究。通过5年的攻关,共育成棉...  相似文献   

3.
国家[八五]大豆育种攻关进展及[九五]育种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八五”大豆育种攻关进展及“九五”育种设想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邱家驯,盖钧镒,宋启建,游明安一、前言“八五”期间大豆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在高产、抗病虫、优质三个内容上育成大豆新品种64个,符合计划指标的品种58个。其中高产品种A2个,平均单产1...  相似文献   

4.
《玉米科学》1995,3(1):037-037
玉米新品种吉单204吉单204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88年以外引系478为母本,自选系吉853为父本杂交育成。试验结果表明:吉单204属掖单2熟期,平均亩产650公斤左右,比对照增产10%以上。1产量表现1992~1994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5.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花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课题计划会在郑州召开 1992年11月26—28日在郑洲召开了“八五”国家攻关“花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课题计划会。承担任务的12个单位都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国家科委召开的“八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工作研讨会的精神,总结交流课题进展情况,研究和部署1993年课题阶段性验收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就“如何加速花生新品种转化为生产力”进行了专题研讨,同时参观学习了河南省农科院及经作所的改革开放经验。  相似文献   

6.
“八五”国家攻关马铃薯课题(85—004—03)1994年工作会议纪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课题工作会议,在农业部科技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所的大力支持下,由黑龙江省农业...  相似文献   

7.
九江市“八·五”期间棉花新品种选育实施情况高立明,傅小平,卢列健,聂训兵,张玉玲(九江市农科所马迥岭332101)1991年我所开始主持全市棉花新品种选育“八五”攻关课题.并组织了由彭泽棉科所、都昌县农科所、江州乡农技站、彭泽棉花原种场、白华乡农技站...  相似文献   

8.
“八五”国家攻关课题“花生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于1991年12月16~18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一次协作攻关会议。该课题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下设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选育”,第二个专题“花生亲本材料创新和育种新技术应用研究”。会议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经过认真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所是江苏省大麦育种的主要单位,在“六五”、“七五”期间先后选育出盐辐矮早三和苏啤一号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麦品种,为我省大麦科研、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八五”期间主持了省“八五”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高产、稳产饲用大麦新品种选育)和省科委攻关项目《应用生物新技术选育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等课题,同时参训国家“八五”攻关大麦育种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五年来,全面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和技术指标,通过了省科委的验收,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现将“八五”期间我们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以…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棉花新品种选育暨区试联试工作会议纪要1994年12月25日,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牵头在九江市召开了1994年度全省棉花新品种选育暨区试、联试工作总结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参加全省“八五”棉花育种攻关各承担单及区试、联试点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共28人...  相似文献   

11.
常熟市农科所自1984年参加苏州市科委组织的水稻育种协作攻关及江苏省“八五”、“九五”农业重大攻关项目———太湖稻区早 (中 )熟晚粳新品种选育 ,以及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选育”以来 ,围绕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育种目标 ,经过18年努力 ,先后育成了“太湖粳1号”、“太湖粳2号”、“常熟黑米”、“常农粳1号”、“常农粳2号”5个水稻新品种。同时还获得了一批很有希望的苗头品系。2001年有8个品系参加全国、省、市区试、品比和联鉴 ,还有172份材料正在鉴定选拔之中 ,选育各代材…  相似文献   

12.
我所在“六五”、“七五”的基础上,“八五”继续承担全国高产、优质、抗病油菜新品种选育攻关任务,预期选育出1~2个立夏边成熟、双低、产量与中油821相当或增产、适合湖南生态条件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通过5年攻关,育成了双低、早熟、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系91-1,提供了89-9和89-3016两个双低新品系参加省优质油菜区试和全国优  相似文献   

13.
吉单275由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2000年育成.该品种需≥10℃积温2550℃左右,属中熟品种,2001-2006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适宜在北方春玉米区吉单261、四单19等适应区种植,是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科学》1995,3(1):052-052
玉米新品种吉单209吉单209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1988年以8902为母本,吉853为父本杂交育成。经两年所内产比于1991年开始陆续进入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几年试验结果表明,吉单209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病性强,能够适应较宽...  相似文献   

15.
邱一彪 《玉米科学》2002,10(Z1):097-097
自 90年代初以来 ,四川省为加快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选育出更多更好的杂交玉米良种为生产服务 ,在玉米育种攻关的基础上 ,由省农业厅牵头 ,再和各地市州农科所联合起来 ,共同进行玉米联合育种研究 ,实行“资源共享 ,利益均沾”的运行机制 ,大大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短短五年时间 ,全省玉米联合育种取得重大成效。全面超额完成“九五”下达的计划指标 ,对推动四川玉米生产跃上新的台阶做出了巨大贡献。1 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九五”全省各地市州农科所共选育成功优质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 16个。其中突破性品种 4个。…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滇丰1号”的选育魏云南省种子公司良繁科王玉兰,王铁军,保丽萍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一、滇丰1号的选育经过滇丰1号系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82年以群选1号为母本,清华大豆为父本杂交,经过6年七代系谱法选择选育成的。1987年各性状基本稳定。1...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吉853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自交系黄早4和自330杂交、混粉后组成窄基群体,选育出了配合力高、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新自交系吉853。用其作亲本,育成吉单180、吉单321、吉单209等玉米新杂交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吉853已成为吉林省玉米育种的骨干自交系之一。  相似文献   

18.
赣棉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在“八五”攻关期间选育的陆地棉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抗逆于一体,2000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列入了国家新品种展示计划,还被农业部列入“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2002年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2002~2004年连续3年确定为江西省棉花主栽品种,累计推广lOOkhm^2,覆盖江西大部分棉区,并辐射到湖北、安徽等周边地区,成为80年代以来第一个走出江西,推向外省的棉花新品种。现将赣棉1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推广应用表现及效益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棉花耐旱碱育种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七五”至“八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期间,共选育出棉花耐旱新品种5个,累计推广面积20.4万公顷。本文从育种和鉴定方法以及新品系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棉花耐旱碱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耐旱碱品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吉单321     
吉单321由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1990年育成,现为生产试验示范新品种。一、产量和生育期1994-1995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联合区域试验,25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opkg,比对照本育9增产8.7%;1995年省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9596kg,比本育9增产7.2%;1994年大面积示范平均公顷产量9600kg,比本育9增产11.0%。吉单321属中晚熟单交种,出苗到成熟126天左右。生育期需)10T活动积温2650t左右。二、适应区域该品种可在我省肥力较好的中熟、中晚熟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及内蒙古哲盟等部分地区种植。三、栽培技术要点建议种植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