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种植的优质常规籼稻品种,提高水稻种植效益,2021 年、2022 年连续 2 年在文山市新平街道茂地村以文山本地水稻品种文稻 11 号为对照,对 5 个常规籼稻进行了品种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云航籼 2 号和文稻 28 号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文山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筛选适宜江苏中粳稻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特对有发展前途的14个水稻新品种(系)集中进行展示、比较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连粳6号(连云港农科院),淮稻5号、淮稻9号、淮稻10号、淮稻11号(淮安农科院),盐粳11号(盐城盐都农科所),镇稻9424、镇稻88(镇江农科院),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黄淮稻区种植且具有优良加工品质的水稻早熟品种,对近年育成的加工品质较好且早熟的11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连粳15号、垦稻808、临稻21号、徐稻10号、临稻16号产量均达600kg/667m~2以上;连粳15号、润农11、徐稻10号加工和外观品质达国家二级稻米标准。综合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表现较优的品种有连粳15号、临稻21号、五粳04136、徐稻10号、润农早稻1号、润农11。综合食味品质、生育期、抗性等因素,连粳15号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沿淮地区种植的粳(糯)稻品种,2019年凤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华粳123、宁粳8号、宁粳9号、当粳8号、润稻118、徽粳722、武运粳31等10个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华粳123、宁粳9号等表现突出,产量高,抗性好,成熟适宜。  相似文献   

5.
申粳 1221 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低剂量电子束处理秀水 128 选育的特早熟粳稻品种,于 2017 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上海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 137d,产量较高,综合抗性较好,米质达到 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在上海可作“国庆稻”推广。  相似文献   

6.
2020年河南省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种植结构,筛选适宜河南省不同粳稻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2020年河南省种子站对征集到的20个优质品种进行了展示。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沿黄稻区产量及品质均优于豫南稻区;郑稻24、获稻008、晶光17、豫稻16共4个品种在不同稻区丰产性好、品质优,适宜区广,可在沿黄稻区及豫南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培育适合在上海市种植的香软优质常规水稻,本研究分别以‘青香软粳’和‘宝山香稻’水稻为软米基因和香味基因供体亲本,以目前上海市主栽常规水稻品种‘秀水134’为回交亲本,结合香味基因和蜡质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培育出香型软米水稻新品系‘上师大21号’。‘上师大21号’水稻总生育期比‘秀水134’对照短3~4 d。比较分析‘秀水134’和‘上师大21号’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两者差异都不显著(p0.05)。两者主要产量性状比较发现,尽管‘上师大21号’水稻结实率极显著低于‘秀水134’水稻(p0.01),但‘上师大21号’水稻结实率也已高达92.62%,并且两种水稻的单株重差异不显著(p0.05)。稻谷品质指标检测显示,‘上师大21号’两项外观品质和两项食味品质都明显好于‘秀水134’水稻。  相似文献   

8.
凉山州因缺乏稳定、高产、优质的红米稻品种,于2016年引进5个红米稻品种与本地红米稻品种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海拔栽培试验,考察其丰产性、稳定性和抗逆性,依据稳中选优的原则,从中筛选出两个适合凉山州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红优五号和洋县红米两个红米稻品种表现出较优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适宜在海拔1500~2100 m的生态气候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如皋.市良种场在相同培管条件下种植的宁粳3号、武运粳19号、镇稻413号、通粳2018号、南粳44号、武陵粳1号、2674号7个品种稻谷的产量、质量、品质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后,筛选出宁粳3号、武运粳19号、南粳44号、通粳2018号4个品种,它们不但产量高,且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适合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应我市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特引进各科研单位新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鉴定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镇稻11号、南粳45、南粳41优系、宁粳3号(对照)、南粳5055、武运粳24号、武运粳19号、HQ-2、W013、盐稻9号,共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水稻具有育种效率高、繁制种成本低、丰产优势强、品质相对优等优势,近年来在以重庆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稻区得以迅速发展。为明确重庆市两系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统计了2006—2015年10年间重庆市两系水稻的种植面积、主推品种及两系品种的审定情况。结果显示,10年间两系稻在种植面积上呈明显的增长态势,2014年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7.2%,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水稻品种是‘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在品种推广上,两系主导品种比例由2006年的5.9%上升到2015年的31.3%,且两系主导品种全为优质稻品种;在品种审定上,10年间重庆市审定(认定)的两系稻品种几乎全部为市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重庆市内农业科研单位在两系稻品种审定上一直保持着零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滨海盐碱地耐盐水稻种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滨海盐碱地种植的耐盐高产的耐盐水稻品种,选用5个品种(系),分别为盐稻10号、盐稻12号、南粳9108、11k93-1、11k93-2,在滨海盐碱地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观察不同耐盐水稻的耐盐性及其种植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盐水稻在产量、耐盐性、返青活棵快慢、抗病能力均有差异。整体理论单产在350.2~461.8Kg/亩;耐盐性依次为:盐稻10、11k93-1、11k93-2 > 盐稻12 > 南粳9108;其中盐稻10号耐盐性较强,返青活棵快,综合性状;11k93-1、11k93-2 耐盐性较强,有赤枯病斑,正常生长;盐稻12号耐盐性一般,返青慢;南粳9108耐盐性较差,返青慢,部分点片盐害枯死;结合土壤盐度数据分析,耐盐水稻种植能有效的降低土壤盐度;在整个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盐度控制在3‰以下,种植前后土壤脱盐率在65.41% ~ 74.22%。该研究可为滨海盐碱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及其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筛选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优质水稻品种12个,在浙江北部长兴县开展了比较试验,了解其品种间的特性差异,为优质稻米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参比品种有软香2号、秀水香1号、青香软粳、润香5号、润香3号、长农粳1号和宁香粳11品种,较符合浙北地区不同生产主体在优质米开发上对品种的需求,其中宁香粳11品种在产量、熟期搭配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可作为浙北地区冬种免耕直播油菜的前茬水稻品种开发利用,建议进入下年续试和开展小区域试种示范,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从生育期、分蘖率、有效穗率、产量和病虫害发生情况5个方面研究旱稻品种润农1号、润农2号、润农3号、润农4号、文稻4号和文稻8号在贵阳市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文稻4号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文稻8号单产最高,为326.35kg/667m2,可选择在不方便排灌的坡地上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红色边疆农场、龙镇农场共3个地点进行了14个水稻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熟期和产量等的比较,鉴定出黑糯2号、黑粳1808、龙稻301、黑粳13、绥粳329、中科651、垦稻1927、龙粳1951和龙盾3952共9个品种,这些品种熟期早,能安全成熟,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黑粳10号,适合黑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新兴县、广州市两个不同生态区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广东早稻种植的越级稻品种(组合)为野籼占8号、桂农占、胜泰1号、培杂泰丰、玉香油占、中早22和天优998。初步筛选出适宜广东晚稻种植的品种(组合)为钱优1号、天优122、GH-7、华优86、天优998、野籼占8号、玉香油占、协优315、丰源优272、桂农占、胜泰1号、培杂泰丰、博优998。  相似文献   

17.
宁88(原名宁03—88)是宁波市农科院以宁2—2/宁98—56为母本、秀水1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审证号:浙审稻2008003号)。  相似文献   

18.
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稻返青至成熟期进行-8~-10kPa 的间歇控水对寒地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控水处理增加了垦稻12号的穗长;增加了两品种的单穗重;增加了两品种上、中部一次枝梗数和上、中部二次枝梗数,降低了两品种下部二次枝梗数。减少了两品种收获的每穴穗数,且垦稻12号的穗数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加了两品种的穗粒数、结实率;增加了垦鉴稻5号的千粒重,降低了垦稻12号的千粒重;增加了垦鉴稻5号的经济产量,降低了垦稻12号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21,(2)
以18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贵州冬种区开展一年两点随机区组试验,并综合评价适应性和品质,为贵州冬种区筛选适应性好、品质佳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生育期方面,滕育1号、中薯1号、兴佳2号、华薯1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品种生育期较短,适宜在贵州稻-薯水旱轮作冬种区种植;黔芋8号、华彩1号、新大坪、早大白、大西洋、云师特、黑美人等品种适当早播可基本满足薯-稻茬口衔接,其余品种生育期较长不适宜在贵州地区种植。适应性方面,黔芋8号、早大白、滕育1号、中薯1号、兴佳2号、华薯1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大西洋、华彩1号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在较好等次及以上,黔芋8号和大西洋在两地均适宜种植,滕育1号、中薯1号、兴佳2号、中薯5号、华彩1号适应地区是黄平,华薯1号、早大白、费乌瑞它适应地区是荔波。营养品质方面,大西洋、华彩1号、滕育1号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大于0.7,综合营养较好,其次是黔芋8号、华薯1号、早大白、中薯1号、兴佳2号,主栽品种中薯5号、费乌瑞它的综合营养较差。外观商品性、蒸烤食味口感方面,腾育1号、黔芋8号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华薯1号、兴佳2号、华彩1号的综合评分与对照品种评分相当,早大白、大西洋、中薯1号综合评分略低。通过试验初步得出,18个参试品种在生育期、产量、品质上的差异显著,筛选出黔芋8号、滕育1号、兴佳2号、华彩1号、华薯1号等综合表现优良的新品种,这些优质品种在贵州稻薯轮作冬种区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可加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0.
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洁  杨学辉  何海永 《种子》2006,25(8):14-16,21
利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抗病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6个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瘟性。结果表明,参试病菌群体对各个品种的毒力以及不同稻区的病菌群体对同一品种的毒力均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毒力频率较低的4个品种:汕优多系1号、Ⅱ优多系1号、金优431和金优多系1号。用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了品种搭配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