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峰 《农村电工》2003,11(8):23-23
1配电网布局合理化的含义配电网布局合理化的含义是指在预测或已知的负荷下,变电站的座数和各个变电站的出线回路数、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以及线路供电半径应合理,变电站的位置应靠近负荷中心,以使电网建设投资最省,电能损耗最小,运行维护费用最低。2配电网布局合理化的具体要求2.1变电站的出线一般不多于6回。这是因为与其他多种回路出线的方案比较,只有6回出线才有最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210kV配电线路的经济供电半径。确定10kV配电线路的经济供电半径的原则是:在这一供电半径下,单位供电面积所承担的总计算费用为最小值(总计算费用包括35…  相似文献   

2.
1 技术降损的方法和措施 1.1 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及安装位置 对农村综合用电的配电变压器,一般应能满足实际用电负荷的最大值,最多不超过10%;对季节性较强的农业排灌变压器,则宜按平均负荷的2倍左右选择;用电负荷峰谷差较大的场所可采用子母变压器供电方式,根据能耗最低的原则投入不同容量的配电变压器.由于农田排灌专用配电变压器用电季节性较强,当进入不用电季节时,应把闲置的配电变压器从高压侧断开,以减少电能损耗.配电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在确保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不超过500 m的前提下,位于或靠近负荷中心,且地势较高、安全可靠、进出线容易、交通运输方便的场所.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配电网与输电网不同,各段线路上的负荷电流相差很大,尤其是农村高压配电网一般是干线分支的辐射形式。这就产生了一个如何确定各线段导线截面的问题。如各线段都采用截面较大的导线,电压降小、电能损耗少,但要加大线路投资,如何平衡投资和损耗涉及到整体地确定一般经济电流密度的问题,在此不作讨论。本文重点是对实际已经确定布局、线路路径和导线总投资(线材总量已定)的电网,如何配置各处导线的截面,即怎样确定各线段导线截面的比例。2理论分析我们现在分析高压配电网的一路出线,条件是:①供电范围内各负荷点的负荷…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这样抓降损节电的一、合理规划。结合大电网的布局情况,把35kV变电站分布在各用电区城的负荷中心,使10kV配电线路以辐射状向用户供电,合理选择线路走向,确保线路末端在最佳供电半径内。二、技术革新。逐步淘汰高能耗变压器,高压设备和电能表-采取分散...  相似文献   

5.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 )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超大供电半径线路较多 ,线路的送电距离超长 ;迂回供电和“卡脖子”线路较多 ;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分散 ;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 ;主配电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量不匹配等。( 2 ) 供电设备老化 ,损耗严重 :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大量使用 ,早期农村架设的1 0 k V线路的线号较小 ,导线截面小 ,载流量大 ,超过截面允许载流量 ,线路损耗较为严重 ,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3) 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 ,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  相似文献   

6.
1对用户供电的设计应“高压延伸”农村过去变压器大都安装在远离负荷中心的村外,供电半径大,有的地区供电半径长达2km之多,这样就增加了损耗。农网改造时把10kV线路延伸,使变压器安装在负荷中心,供电半径不超过500m,设计中消除迂回线路,通过实例可以看出高压延伸后降低了损耗。  相似文献   

7.
在配电台区中 ,变压器担负着配电和送电的重要任务 ,是配电台区的中心枢纽 ;配电台区的线路网络则为变压器的传输电能的通道。科学、合理的线路网络结构是变压器的安全、优质和低损供电的重要保证。而三相负荷平衡既是衡量台区线路网络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也是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三相负荷能否平衡 ,不仅关系到变压器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而且关系变压器供电的损耗率。1 三相负荷平衡降损的原因三相负荷平衡降损的实质就是通过改善或改变配电台区线路网络的结构 ,使三相负荷平均分配 ,从而达到减少变压器损耗的目的。这一点 ,…  相似文献   

8.
1对用户供电的设计应"高压延伸"农村过去变压器大都安装在远离负荷中心的村外,供电半径大,有的地区供电半径长达2 km之多,这样就增加了损耗.农网改造时把10 kV线路延伸,使变压器安装在负荷中心,供电半径不超过500m,设计中消除迂回线路,通过实例可以看出高压延伸后降低了损耗.  相似文献   

9.
张民 《农村电气化》1999,(10):23-23
1 低压线路降损措施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着线路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大,导线线径细,配电变压器远离负荷中心,迂回线路多等问题。随着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电网输送功率的增加,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一些旧线路严重超载,使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增加,致使线路末端电压在用电高峰时较低,极易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由于线路损耗与通过导线的负荷电流的平方及线路的等值电阻成正比,即:ΔP=KI2R式中 K——常数   I——负荷电流   R——线路等值电阻若要降低线损,就必须要减少负荷电流…  相似文献   

10.
许正立  张长青 《农村电工》2009,17(12):36-37
农村10kV线路损耗与电能质量一直是供电企业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有关科研部门、学术团体围绕此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容量选取和位置选择等与10kV线路的无功优化降损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有多种算法介绍。  相似文献   

11.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而配网线损不管在损失电量的绝对数量上 ,还是在电网的损失比例上 ,都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因此 ,配网的降损显得尤为重要 ,配网现存的问题归纳如下 :(1) 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在配电网中 ,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 ,或线路迂回供电 ;配网线路没有随着负荷的发展 ,伸入到用电负荷中心。以上这些问题 ,在国家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后 ,有些问题已逐渐消除 ,但并没有全部解决。(2 ) 一些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 ,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尤其在农闲季节 ,白天用电负荷小 ,经常轻…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临漳局实际情况 ,谈谈在“两改”中加强降损节能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措施。1 技术措施(1) 合理规划 ,认真组织实施 :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为原则 ,对全县电网的布局和结构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改造 ,新建 1座 110 k V变电所和 2座 35 k V变电所 ,消除了供电半径不合理 ,迂回供电的线路。现在全县共有 2座 110 k V变电所 ,9座 35 k V变电所 ,35 k V线路输电距离不超过 2 5 km,10 k V线路供电控制在10 km范围内 ,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运行经济的供电网络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更有利于降损节能。(2 ) 改造线路 :对运行时间长 ,线径…  相似文献   

13.
正1调整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工作现状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由于0.4 k V配电线路负荷接入采取单相二线制、二相三线制原因,在不同供电时段,很多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负荷产生不平衡现象,易发生单相过负荷现象,配电变压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损耗。变压器在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时,由于变压器绕组压降不  相似文献   

14.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1)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不匹配等。(2) 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早期农村架设的10kV线路的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损耗较为严重,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则表现的尤为突出。(3)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农闲季节时,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可知,农电网络的电能损耗以其低压系统的损耗占绝大多数,一般约占整个网损的55%左右。可见减少低压系统的电能损耗是降低整个农电网络损耗,提高其经济运行的关键。 今设有某农村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现对其采用两种供电方式的功率损耗及负荷末端电压降进行分析、计算、比较。  相似文献   

16.
O.4kV线路及设备的改造是目前农网改造的重点,农电体制改革又对农网改造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合理布局线路,合理选择主材,才能使农改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确保农改质量.1 低压线路的布局1.1 负荷分布规程要求,在选择配电变压器位置时,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但实际上村庄的负荷中心一般是人口密集、房屋集中,位居于村庄的内部,1OkV高压进线不太方便,安全隐患问题也较为突出.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庄已经或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个规划好的经济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多靠近公路等交通方便地带,离村庄仅有一段较短距离.因此,大多数村庄实际上有两个大负荷点,一个是村庄生活用电,一个是开发区工副业用电.整改前的配电变压器选址,一般较随意,主要考虑了10kV电源的方位.所以,在改造农村低压电网时,应尽可能把配电变压器置于村庄与开发区中间部分,向两侧出线以减少供电半径,并靠近便于维护地区,一  相似文献   

17.
在低压配电网中,电能损耗是十分惊人的,该文从降损节能的角度考虑配电网中导线截面的选择,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适当增大导线截面以减小电能损耗,从而达到多供少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线损过大,供电部门损失严重,农民负担过重,这是目前农村用电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据统计,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高压损失率超过20%,这主要反映在10kV电力网中。低压损耗更为严重,有的地区损失率高达70%。造成这种高损耗局面的主要原因表现在:1农村电网结构不合理由于电力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农网建设资金奇缺.电网建设缓慢。目前,全国平均每县35(63)kV变电站4座,由于变电站布局不合理,迂回和T接供电线较多,供电半径大,因此线路损耗大,这是造成农网损圩的主要原因。2电力线路不合格农村低压线路都由用户自建,许多用户…  相似文献   

19.
1做好电网规划和改造,提高技术线损管理水平(1)以"多布点、小容量、短半径"为原则,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增加10kV出线数目,缩短供电半径。(2)对10kV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城网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线径,并考虑城网长期规划,主干线采用95mm2导线;农网按电压损失法选择线径,一般年用电300万kWh以上线路主干线采用75mm2导线,最  相似文献   

20.
农网35kV变电站多为农网改造的终端变,其供电范围为1-3个乡,改造前主要由10kV线路从县中心变送电,不仅供电半径大、电压低、电能损耗大,而且不能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和负荷发展的需要。因此,兴建35kV变电站成为农网改造的重要内容。由于农村用电负荷往往偏小,因此,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至关重要。容量选择小,不能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容量选择大,造成变压器空载损耗大,起不到降低损耗,同网同价的要求。如何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呢?本文主要谈谈用负荷增长曲线法来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